读了上千本书,我总结了15条影响人生的观点

今天是2020.2.29,仿佛是凭空多出的日子。

恰逢休息日,在这如获至宝的多出来的一天里,我翻看了那些年的读书笔记和观点记录,其中有的成了我的人生体验,有的成了我现阶段的信条。

在今天,整理之后把筛选的部分分享给你。


| 阿花

编辑| 阿花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01  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阿花详谈:自由意志这个问题,是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困惑着我的。“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哲学命题。

而当我翻开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看到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

弗兰克尔是个传奇的人物,他作为犹太人经历了纳粹时期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家人之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重获自由后他展现了对生命生机勃勃的追求——

作为心理医生开创了“意义疗法”,67岁还学习驾驶飞机,80岁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于我的意义,是他探讨了一个终极问题。在这般炼狱的痛苦之中,当一个人被剥夺了财富、名利、尊严、自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还能追求什么?

弗兰克尔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你还有选择,你还可以选择。

现代人们偶尔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甚至进入无望的深渊。

当脑海里闪过一丝“做什么都没有,我真的只能这样了”的念头时,弗兰克尔这句话总会给我勇气。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我永远可以有选择。

02  真正的幸福只有一种,此刻觉得幸福,未来也觉得幸福。

阿花详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老一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它仿佛一句不容置疑的人生信条。

是啊,勤劳、刻苦、延迟满足有什么需要值得怀疑?

直到我看到了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教授Tal Ben-Shahar的《幸福的方法》和Ti mothy Ferriss的《每周工作四小时》,这个观念开始被解构。

Tal Ben-Shahar说:“我们总是对成功的公式深信不移:牺牲现在的快乐,才能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他在提醒我们,不要做一个不快乐的忙碌奔波者。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知乎上有一个火爆的问题:“为什么那些月薪25k的人却活得像2.5k?”引来无数共鸣,总结了两个关键词——时间和空间的不自由

《每周工作四小时》的作者Timothy Ferriss直接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人生方式,他倡导“移动办公”,并提出“迷你退休”的观点。

把“闲暇退休时光”分配到你的整个人生,而不是愚蠢地把休息和享乐统一延迟。

不论是Tal Ben-Shahar还是Timothy Ferriss,他们都展示了新的生活方式——别谈苦尽甘来,我要的是既享受当下,又期待未来。

这个观点也让目标导向的我开始学会享受过程,真正体验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03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阿花详谈:这个观点来自于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我们人类天生不喜欢因果不明的东西。从原始时代开始,我们就开始用故事、神灵去解释当时超越我们认知的自然现象,以求得那份安全感和掌控感。

我在研究创造力的时候,总结了一句话:创造力的本质其实就是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和世界,都需要这样的创造力。人生就是一个自己创造和自证预言的过程。

所以,当面对未知的事物和尝试产生胆怯,派克的这个观点也在提醒着我们:“冒险,检验着芸芸众生。去冒险吧!”

04 永远坚定地告诉自己“我是个有价值的人。”

阿花详谈: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但是,有时候童年的伤痛就会让人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自卑以及容易被他人伤害。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

我身边常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遇到不断用负面评价去损害和降低他自我价值的人,那个人也许是他的父母、朋友、伴侣。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对自己说这句话,也许会让我们在社会环境中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05  生活中的悖论:工作节奏越快、越繁忙,就越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中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以思考和抽离。

阿花详谈:这个观点来自Greg McKeown的《精要主义》。他倡导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逃离的空间,以便从不重要的多数中分辨出重要的少数。

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少得可怜,我们一定要拥有把自身必死的命运放置于重要的事物上的勇气。

这和奥勒留的《沉思录》提出“随时回归内心的城堡”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前不懂奥勒留作为罗马皇帝和哲学家,写下这句话时身上那种感性的温柔。如今才知,给自己的生活留白,是一件多么重要却又容易忽视的事。

快节奏和高压力下,我们无法清晰地思考。在我们心每个人的心里,一定都要留有一座理想的自我岛屿。

06  过着合乎自然和心中理想道义的生活。

阿花详谈:富兰克林有一本笔记,清单列出自己要遵守的道义并每天检查自己是否做到。正直、勇敢、明智、真诚、坦荡、仁慈...

曾经看这段,只觉得是圣人之行,离我们很遥远。

但如今,当见了太多学识渊博却一朝不慎的人、太多进入某个体制便放弃妥协随波逐流的人,终于知道坚守自己的道义去生活是多么重要的原则。

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容易得多,避免人生出现道德让步的唯一方式,就是坚决不要让它开始。

07  你的成功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决定的。

阿花详谈:一个人并非有能力就可以成功,以及很难靠出卖自己的单位时间获得财富,这也许是进入职场后学会的第一课。

这个观点来自《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这里的成功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指的是我们从所属社群中争取来的回报。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多由社交网络完成,它需要借助杠杆的使用。常见的杠杆有互联网、人力、资本、声望、时间等。

这个观点于我而言最大的启示就是,个人无形资产(信誉、口碑、人脉、渠道)比有形资产重要得多,也更值得去积累。


08  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必将消亡,多段式人生即将登场。

阿花详谈:这个观点来自于《百岁人生》。当我们每个人平均可以活超过100岁,我们将如何规划我们的人生?

它于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我们要更具有创造性、适应性以及迎接流动的人生节奏。

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经常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敢于放弃你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包括你的经验、学历、知识、甚至你的三观。

很多人越活越窄,只是因为他们舍不得和自己过去的经验说再见。自我更新和善于接受新事物将成为每个人首要的生存技能。

09  世界上最好的动机,就是和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一起创造一项伟大的成就。

阿花详谈:最近看《乔布斯传》觉得很感动。里面这样描写他的完美主义——

在开发iMac的时候,为了设计出完美的塑料外壳,他带着设计团队跑去了一家生产糖豆的工厂参观,只为了学习如何把半透明色彩做得更有活力;

为苹果零售店设计店面装潢的时候,他觉得浅色木地板太过平庸,一定要花高价进口一种精挑细选过的灰蓝色石头;

最好玩的是当他癌症恶化住院,在重症病房里昏迷了几天刚醒来,医生要给他戴上面罩,但他居然嫌那个面罩太丑不肯戴,还要求医生拿来五种不同的面罩让他选择。

果然,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从不妥协。

而当他们终于完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产品,就拆开了电脑主板盖,里面刻下了团队每一个人的名字,尽管这个客户是看不到的。

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合拍的团队并和一群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才是一份美好的工作必要追求之一啊。

10  达成目标的五个步骤:设定目标-认识问题-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

阿花详谈:这个观点来自于达利欧的《原则》,这五步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

第一步考验认知,剩余步骤更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学习力。

如果真的掌握了达利欧这五步,每个人都可以无惧任何项目和无惧未来的问题,总能在一团混沌之中,快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并解决问题。

用战略思维规划人生,把有限资源分配到人生目标,再用这五步指导,人生理想也就这样阶梯式实现了。

11  做一个专业的犯错者。

阿花详谈:达利欧同时也鼓励大家理性地把自己的错误和反思记录下来。

他认为,从人生和事业上获得的经验不要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理性进行记录和总结。

这也许就是“复盘”的重要性吧。我有一次复盘了自己至今的整个人生线,竟意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自己从小喜欢的其实就是现在一直坚持在做的,比如每7年就会有一次人生大转折等。

关于从犯错中如何成为一个快速学习者,达利欧还提出了一个学习与改进的方式:大胆的目标-失败-学习原则-提高-更大胆的目标。

12  学会不带评判地自我觉察,这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阿花详谈: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对你大吼:“你怎么说话说成这样?你刚刚为什么没有那样做?你就是比别人差!”

我们也许会勃然大怒或者认为对方是个疯子。但是,那个人是自己呢?那个人就这样每天在脑海中对我们自己呼喊呢?我们却就真的信了。

从脑科学层面来看,每个人的大脑里的确存在两个自我,试图影响我们。

关掉那个自我评价的声音,试图让自己成为旁观者去看待每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或者情绪。

这的确很难,我也还在努力。但这样不仅会让我们更加勇敢,也会让我们离了解自己又近了一步。

13  每个人都应该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阿花详谈:这个观点来自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这本书虽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这个观点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人的确无法靠一套思维模式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从这几年的实践中,个人觉得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几种学科模型有: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哲学、艺术。


14  所谓的情绪或状态问题,大多都是身体健康和精力的问题。

阿花详谈:我们常常说的自我管理,其实就是包含这三种: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选择管理。

其中精力管理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它不仅仅是指要保持运动、合理的膳食、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高质量地休息。

《睡眠革命》里提出了“R90睡眠法”,即我们的睡眠是由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约90分钟。

比如如果晚上12:00睡觉,你10:30就要开始进行睡前准备;第二天7:30起床,你就睡了完整的5个睡眠周期。如果当天熬夜,就按照自己睡3-4个周期来推算时间。以周期计算而不是时间会拥有更优质的睡眠。

身体疲惫一般最大的原因是大脑疲惫。目前已知让大脑休息的其中一个方式是正念冥想。

疲劳会以对他人缺乏善意的形式表达出来。每个人精力充沛的世界,生机勃勃的世界,就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15  婚姻是一个人的事。

阿花详谈:我们常常会听长辈们念叨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我们总是忍不住多了更多有条件的爱——家庭、出身、财富等。

《亲密关系》里这个观点却回归了本质——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

有时候产生的摩擦,是我们各自内心的缺口。了解自己内心的这个缺口其实就能解决,而不要责怪伴侣。

也许这个观点也有偏颇之处,但它说明了一个背后的逻辑,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爱对方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交给彼此一个更优质的爱人。

阿花后记:

今天为了更方法论,给大家分享的大部分都是工具书籍里的观点。但个人人生中,其实影响更大的,是哲学与文学,期待以后与你们分享。

你曾经从哪本书里或者哪个人那里收获了一个影响你人生、颠覆你生活的观点?请在留言区与我分享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了上千本书,我总结了15条影响人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