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学早期的研究方式就像寓言故事里那个在路灯下疯狂寻找钥匙的人,路人问他是不是掉在这个地方了,他回答说其实是丢在家里了。但他却一直在路灯下找,因为“这里的灯光最明亮”。
——生物化学家Arther Komberg
这段话引自《众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这本书第一次让我意识到:作为早早选择了文科的学生,当年错过了什么。科学真的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未知充满了挑战,走向未知的每一步也都充满魅力。
这本书出自科学家之手,但文字却超越了一众人等,2011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其中启示颇多,似乎始于科学,又不仅止于科学,引发人多方面的思考。人类有很多下意识的行动,在诸多领域都有共性。比如对癌症治疗的多年探求,其实是在对癌症成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人类的勇气,是人类的不得已,即便不明所以,我们仍要前行。其间有科学家的殚精竭虑,也有无数人的生命铺在了前行的路上。
关于“灯光最明亮”的这段话,描述了诸多科学家对癌症成因的求索。这似乎也折射了其他领域,人们忙忙碌碌、孜孜以求的,大部分是在灯光明亮处,而并不是回家寻得钥匙。
最近和朋友们就留学讨论颇多。时机也刚刚好,是4月10号刚过。留美的家庭往往被两个时间牵动:3月10号和4月10号。3月10号是绝大部分私立美高放榜日(有的可能略有提前);4月10号是留学生通知学校是否接受offer的最后期限。到了4月10号,基本尘埃落定,签约、付定金或学费,动作已经全部完成。除了少数签约后仍在观望是否有更好机会的家庭,基本已经是签证和行前准备的开始。
孩子上学的每一个战场似乎都竞争激烈,热闹无比。今年似乎录取尤其惨烈,孩子们分数之高令人咂舌,托福110以上司空见惯,SSAT也颇有些牛娃考到99%分位左右。可是录取并不见得怎样理想。最让我震惊的是波士顿某学校,我从来不知那学校到底如何,也未去过。但是今年据说收了600份国际生申请,托福105以上的有200份左右。波士顿另外一所寄宿学校,在waiting list上的托福分数也是105以上。这和对癌症治疗的探求几乎是同一个逻辑:一种化疗药疗效不行,就来鸡尾酒疗法,几种一起上,至于这是否符合生物学本身的逻辑先放在一边。我们不懂癌症的成因,但要先谋求有效杀死癌细胞,对人生命本身的意义忽略不计。在升学领域,我们谋求被录取,托福100分不足以有足够优势,我们继续刷,不到110绝不止步。至于那所学校里是否真的存在孩子学习的独一无二的适合因素,我们并不完全予以考虑,我们往往基于一些模糊的认识,就让孩子穿越考试的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往往有孩子和家庭认为自己没有被某学校录取是一种失败。这真的无从谈起,学校和学生始终是双向选择,你不选学校,学校不会认为是自己办学的失败,只会看自己的市场策略和学生定位,以及整体的匹配度;学校不选你,那也可能只是帮你规避了去不合适学校的风险。如此而已。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可为什么参与这个市场的诸多高素质、高知识层次、高学历的家长都下意识地追逐了这个潮流呢?以前百思不得其解。《众病之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这里是“灯光最亮处”。我们内心里是明白钥匙在家里的,可是大家都在路灯下找,我们不敢独自回家。在“灯光最亮处”,即便怀疑自己的徒劳,众人的徒劳毕竟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参与感。
曾几何时,学校被赋予了无限的意义和想象。可学校到底对一个生命的成长提供了哪些不可替代的成分,以至于人们趋之若鹜,生恐落后呢?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一点不励志,只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焦虑和惊恐。生命成长需要的东西很多,足够的爱,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百折不回的勇气,系统化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思考力,亲人,爱人,师长,朋友......这个单子可以很长。学校可能在知识提供方面比家庭有绝对优势,也可以提供选择师长和朋友的潜在空间,又或者在其他方面亦有贡献,但是结论是显然的:如果这个单子上是我们教育需要采购的全部商品,学校不是唯一的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中,就产品的全面性和质量而言,很难绝对说这所学校一定优于其他学校。那我们这场追逐究竟为了什么?
生命的本源只是生命,就像癌细胞也只是细胞。抛开了这些,一些无谓的伤害必然产生。我们在生命中拥有一个孩子,是多么值得感恩的事。这孩子爱你,健康,有活力,向往和追求美好,这一切,已经好到不能再好。孩子是今生美丽的遇见。能在一起度过那些美好的、闲散的、忙碌的、或者艰难的时光,都是生命的本意。我们在其中看到爱,看到成长,这些都是神迹。
如果我们受了一场教育,只学会了追逐,学会了比较,学会了成王败寇,这生命,无论如何是浪费了。人的智慧是拿来思考的,不是拿来贩卖的。人的勇气在追求人类福祉方面,才更有光辉,而不是仅仅追求金光闪闪的人生简历。“灯光最亮处”看起来最拥挤,却真的难有人生的钥匙。
小的时候一直以为自古华山一条道,句式是:不如此,便完了。比如,不考上大学,便完了;没有好工作,便完了......后来渐渐明白,人生广阔,一切是合力的结果,没有一种单一的力,会让人真的把人生过到完了的境地。一切皆有美好,有希望,哪怕是生命终结,亦有无限爱和祝福。给了这种广阔认知,并根本性扭转了我生活轨迹的,恰恰不是在学校时形成的观念,而是以后不断地被有智慧的人启迪,不断地在生活中反思和求索。人的成长一生之久,很多时候,这些成长只是无人能见的化茧成蝶,根本不在“灯光最亮处”。
向《众病之王》的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致敬。优秀的学者、优秀的作者本身就是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可能教一门课,可能教几门课,但是他不要你申请,也不会拒绝你学习,更不要收你学费。可教化之功,源远流长。如果可以将自己点亮,我们自己,就是“灯光明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