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何用?
我叫“猫布笑笑”,喜欢猫却不敢养猫的违常女性,也是文化土著本主,今年特么想看展,在年初疫情开始时,心理莫名的想看展,什么展都行,不挑剔。北京上海去不了机票太贵消费不起,深圳香港疫情期间不开放,只好在家里书籍和视频纪录片来慰籍慰籍。因为想了解《清明上河图》看了《宋朝美学10讲》录纪录片,想了解西方艺术史看了蒋勋的《西方艺术史》《艺术概论》和傅雷《西方艺术史20讲》。看综艺时看到美院教授说国画意境时,我脑里出现了陈情令最后一集兄弟两人各奔东西时的翠绿空阔山顶和一泻千里的瀑布场景,第二幅画面是琅琊榜里的琅琊山,烟雾袅袅,奇石峻峭,松挺竹高,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静境。人是奇怪的物种,不是想描述外表的畸形八怪,而是心理的七十二变,变得莫名其妙,不知索然,想和妈妈聊聊怀我时在做什么?怎的这样怪异?在8月份前一直没看到艺术展,但在书和视频中观看艺术作品时,我的情绪枷锁像是微微的有被松开,那种疼痛感有所缓解。
“为什么艺术展是土著人内心需求的呢?”艺术是肉眼可见的幸福,当你在艺术作品前矗立时,瞬间被唤起的愉悦体验感会被保存下来,滋养你萎靡的心,修建你大脑里裂纹斑驳的突触,在你困顿艰难时第一时间支撑你的功率强大的充电站。
艺术展上你有开怀大笑的机会
追溯最早被本猫看见的艺术作品是庙宇里的弥勒佛,小学时期,一大早被母亲大人从被窝里揪起来,送她和贡品去庙里,一脚抬起踏入高高的庙宇门槛时,被前厅卧躺着的弥勒佛惊到,笑得前翻后仰,声音大到正厅里的主持阿师傅都能听到,一般的弥勒佛雕像是和蔼的迎客式微笑,而这尊弥勒佛的笑及其夸张,即和谐又巧妙,笑态中眯缝眼的弯曲程度似满弓代发时状态,鼻子在过度弯曲的两眼间特别精巧,而比平常弥勒佛夸大2倍的嘴唇和牙齿占了整张脸的四分之三,眼睛鼻子嘴加上卧躺的姿势整体特别巧妙诙谐,看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还没发展好时画出来的那种笨拙感,可又很讨巧,憨萌憨萌的,视觉撞击很有力使人映像深刻。本来被早起想发飙的情绪一扫而空,压根没早起的这件事情了。巧到有一次看到岳敏君老师的作品展,瞬间想起小时候看到的那尊弥勒佛。艺术不止是缓解紧张和抚平消极情绪,它还帮你连接大脑里其它作品,整合修建脑中的资料库。静待着你想起时似传送带上物品悠悠而来,慢慢停在你眼前。
2019年好多的老艺术家,建设国家得力的老功勋们相继去逝,让人惋惜不已。2020年对谁来说都很难,天灾人祸不消停,在天灾面前人们都是弱者无法逃脱,而人祸这项“沟通”是永远排在第一的技能。看到#初三男生被妈扇耳光3秒后跳桥自杀#;#十三岁孩子本小区杀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等等,压垮人们的到底是什么?在他们做之前的那几秒里内心有没有可调节的阀?有没有看到过类似当前情绪的艺术作品?缓解紧张和抚平消极的冲动?自己没法表达或排解时,大脑有没有出现一张星辰大海的画面?瞬间觉得个体的渺小,死不死都渺小的,何至于去死?他们真这样无法抵抗么?当我们消极的情绪染黑全身时,心力都耗尽,大脑都干枯?你死了可世界还是一样呀,我们只有随时随刻的补充自己的心力,脑力才能自己调节好,去和世界沟通。所以我们需要在身体里建设功率强大的充电站,以备需时蓄力发电,不至于殆尽。而然,特想看的艺术展,或许正给我身体建设充电站。
艺术展上重新认识自己
我想我是想象力无限而勇气有限的违常(违背常规)人,记得小学时期县城里也有书画展,那时没有展的这一概念,如果真要说说理解“展”字,那就是某某皮革展,某某小商品展,很接地气,墨绿的;大红的;漆黑的;满脖子带假毛领的皮衣是展会主角,认为这就是“展”的印象。而文化宫;青少年宫;新华书店楼上挂的书法,山水画,是为了给路过的人看着方便而已,三五小孩总是安房间形状边走边快速看一遍,偶尔也会被某一个拉着去观看某一幅他认为有趣的画,“你看这幅画,像不像电视基站那座山?尖尖的地方就是山顶基站,石头这么陡峭一定就是。”“不是啦,石头质地都不一样,这种石头拿你老爸的铁锤来都敲不碎,电视基站那座山都是松松的石头,手都能扳碎好不啦!”有人介意看看谁画的?像是认识很多画家似的,都走到楼梯口了真还有人跑回去看高喊“潘天寿”。“那一定就是电视基站那座山,潘天寿老爷爷是我们本地画家,也许他小时候爬过这山,肯定就是。”这么坚定的认为的人是我,结果呢,就是那位同学不让我坐他自行车后座,自己回家了,(其它三位不是同个方向)我只能走路回家。回家后还是不爽,傍晚跑回展会询问,发现不知道该问谁?就在展会的楼上一间一间办公室问,终于有人和我说“这样的画,一般是画家想象的意境,不一定是某座具体的山,潘天寿是我们县城人没错,但是他也不是一直只在官庄生活工作呀,“小小宁”快回家吧,我要落班了。”郁闷郁闷的又走回家。
直到最近,何香凝美术馆在展“家在娄水边——从“四五”到近代娄东专题展”,再次碰见山水画,房子,人,船,路径,树,都是装饰点缀,而石山在我眼里是主角了,画中的山石雄伟大气,屹立坚定,正气凛然不可冒犯的样子。想起小学同学说的手都能扳断的石头梗,这样的石山用现代的技术来开采怕是也不太容易吧?站在画前看了很久,发现技法都不同(不懂专业理论技法只能感受性的观察)。看似都是外轮廓加阴影(好像也不能说是阴影),但是笔触的方法表现不一样。这一张多数的松树给了山石形加固了下来,应该说是增强了形。比如从下往上看第一栋房屋左侧上方从岩石壁长出的松树,粗壮的树干反而显岩石力度质感。而再看(从下往上)第二处房屋前的石山,斜坡上一排的松树,也是增强了岩石整体外形,想象一下没有松树,光秃秃的样子,岩石山的外形感受性上像是弱下去了。视觉上对比,就看没有长松树的岩石,如最左上的远景山,虽说因远关系是虚了点,但是没有松树的样子外形上也是虚的,再看看最右上文字下面的这根石柱,光秃秃的也不显力量感,外形上也是弱化的。
这一张多数的松树给了山石形加固了下来,应该说是增强了形。比如从下往上看第一栋房屋左侧上方从岩石壁长出的松树,粗壮的树干反而显岩石力度质感。而再看(从下往上)第二处房屋前的石山,斜坡上一排的松树,也是增强了岩石整体外形,想象一下没有松树,光秃秃的样子,岩石山的外形感受性上像是弱下去了。视觉上对比,就看没有长松树的岩石,如最左上的远景山,虽说因远关系是虚了点,但是没有松树的样子外形上也是虚的,再看看最右上文字下面的这根石柱,光秃秃的也不显力量感,外形上也是弱化的。
上面这幅画的岩石,因为有棱有角用的多,却显石头的质地坚硬性
这一幅视觉上整座石山温柔起来了,岩石上的细碎有弧度的线条增添不少的柔美感。貌似爬起来也容易些,或许可以在岩石顶上面坐下吹吹风。
这幅石山更有意思,它有细碎的线条,也有弧度的线条,但线条之间更加杂乱,却让人能感受到岩石分层,层层叠加是风吹雨打?地壳运动后留下的那种感觉?观看时总想着脑海里搜索这岩石的结构是什么?构造是什么?有哪些物质长期堆积形成的?还是地壳运动前是大海等等?
这幅画的石山,像是岩石聚众合唱练习彩排似的,在观感上岩石的质地,坚硬度和上面几幅画比弱了。
2013年在西藏旅行时看见过同学所说的那种手能扳断的石头,司机停车叫醒我们说可以下车去垭口拍照了,按我们地区说法就是两山间的山坳口,一下来看似石山,而在往上爬的时候脚踩着的地方都是碎石子,风一吹,有些自动往下滚,司机提醒往左边一点避开就行。
岩石的艺术作品,它让我与自己和解,有时真的是经历太少眼界太窄,造成自己内部纠结,堵塞。而沁心的是我对岩石的好奇驱使自己去挖更多细碎不连接的东西,一一把它规整起来,整合存储,把七七八八的心癌打扫打扫,重新建构了自己和谐的内心,平整的情绪。这样感悟那些自杀的人们是否有过呢?希望不要再有那么多的人因消极冲动做出伤害。
艺术展上你能矗立作品前深入脑力运动
艺术产生的审美愉悦伴随着智力运用,它不仅仅随着已有的理解力,同时也伴随着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使得作品能够被理解,被观察,被辨别。
一件事情从悄悄发生蓄大到爆发,你是否在一开始就有察觉到?像是天空之城里的天空那棵树,地面之上枝繁叶茂鸟语花香,地面之下,错综复杂价值欲望充斥着利益寻衅。也像这幅作品,光源取消时,就是暗夜里的亡灵出来作妖。光源打上后,色彩变活了就是小精灵,灵动而可爱。艺术作品总能引发观者脑力运动,虽说视觉神经是动力源,但也带动了其它神经一起,相互作用着。
矗立在这样的作品前,能想到什么?“孩子总是吵吵合合没事的”。“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都是自己重新认识世界的一次动机。观察作品,作者创作动机,是我们可以印证的答案。然而,也可以有千人千面的答案不是么?艺术可以从功能上定义,也可以从形式上定义,契合观看作品时心境就好,符合观者的情绪引发正面思考就好。
最终的答案
“为什么文化土著爱上看展?”这个问题我在比厄斯利的话中找到了,他在回答“为什么审美经验的特质是有价值的?”问题里说到艺术消费的7种功能:
1.缓解紧张和抚平消极冲动;
2.解决子我的小冲突,有助于自我整合与建构和谐;
3.提高洞察力和辨别力;
4.拓展想象,并且借助想象增强以己堵人的能力;
5.有益精神健康,但是更多的是作为预防措施,而非治疗手段;
6.培养相互同情和理解;
7.为人类生活提供典范。
文化土著就这样莫名的和大师的话融合,艺术是夸张的,抽象的,人为的,恶意的,有意的,但是观者却是千姿百态,人人看到不一样的心境,语言,隐喻,暗喻,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