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笔记7

1 觉察日记

十个孩子因为疫情居家学习,看到教室里那空空的十个座位,叹气: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正常?转念一想:尽管这一次疫情来势汹汹,大家的应对迅速,目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传染,也算幸事。早读铃声响,大家正在朗读,一个孩子跳起来大声嚷嚷:“好臭!好臭!”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诧异地看着那个孩子。原来他的邻桌呕吐了。一阵难闻的气味在教室里扩散。我看了那个呕吐的孩子,脸红红的,一副吐过后的虚脱样子。他的同桌今天居家,椅子还没有搭下来,他吐到了同桌的空位上。我马上示意那个大叫的孩子安静坐下,快速走到呕吐孩子跟前询问。原来他刚刚咳嗽得太厉害,就吐了,现在身体好些了。我请同学给他倒热水喝一点,缓一缓。立刻用纸巾盖上呕吐物,然后让全班同学拿着语文书有序出教室,在走廊上早读。喻老师正好过来,通知医务室,很快有人过来消毒,清扫。

十五分钟后,我们回到教室里。对刚才的突发事件做了一次反馈,表扬了周围几个关心同学的孩子,同时提醒大家以后遇到事情,不要慌张,马上想办法大家。大吼大叫解决不了问题。

“可是,刚刚真的很臭哦!”

“是啊,我们都闻到了很臭。呕吐的同学也知道。他本来就很难受了。如果再有人大吼大叫,他感觉影响到了大家,会更加难受的。”

“哦。那我们要怎么做?这几天咳嗽很吓人的。”

“普通感冒咳嗽和新冠疫情的咳嗽是两码事。大家不用担心的。他呕吐了,需要关心和照顾,如果你无法及时提供关心和照顾,最起码不增加他人的难受哦!遇到同学生病,可以马上报告老师,同时安抚同学,告诉他不要怕,我们都会帮助他。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去帮助他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对不起,我刚刚的本意不是要让你难受,请你原谅。”那个吼叫的小孩真诚地给生病的小孩道歉。

“没关系,你不是故意的。”

两个孩子都笑了。全班都给两个小朋友鼓掌。

复盘事情的经过,听到学生大叫,就知道出状况了,心口一紧,马上移步到现场,孩子的呕吐物确实让人难受,我的胃也一阵翻腾,面对着这么多孩子,我只能忍着,镇定地处理。看到孩子因为呕吐而虚弱的样子,很心疼。这个孩子本来就心思细腻,听到同学大叫,心里的压力会更大,因此,我需要给孩子减压,也借此机会引导其他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

2.《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笔记4:第二章:元认知高效学习五维调控技术简介(P012)

第二节:技术原理

影响学生学习的五个因素:情绪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自我管理

情绪状态解决想不想学,愿不愿主动学,能不能保证身心远离负向强化,在正向强化的状态中学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这个甜的感觉被留下来,学生就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内在动机。

知识结构应该包含两块,一块是通识性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是学科特征的知识结构。每个学科不同,知识的建构过程也不同,其中用到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应该会有相通之处。在帮助学生完善某个学科的知识结构时,应该对其他学科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思维加工厂,是需要关注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谨度。这些年提倡的深度学习,更多指向了深度。思维广度的提升,不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知识量的增加也有紧密的关联。没有大量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无从谈起思维的广度。思维的严谨在小学里可能在很多时候被忽略了。不过按照怀特海的“浪漫——精确——综合”的理论,小学阶段,侧重点是浪漫阶段,不要因为追求过于严谨的思维而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行为习惯在这里更多指向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过在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看整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小学老师重要的工作之一。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因此,需要联合家长的力量,共育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工知识的习惯养成属于很专业的内容,更需要老师的刻意训练,比如,怎么读题才叫读懂?怎么思考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怎么表达才会条理清晰?怎么检查才能查到前期做题被忽略的内容……

自我管理是大家最重视的能力,也是令众多老师和家长疑惑的地方。小学阶段,“管”与“不管”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时候该管?该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孩子怎么学自我管理?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首先需要老师的元认知能力,老师对于自己的觉察、监控、调整、规划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为了避免“说的都是对的,就是做不出来”的结果,我需要反复追问自己的疑惑之处。比如:冰山模型都知道,能够将冰山模型用到生活中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却不多。我就需要问自己:知道了冰山模型,自己的思想观念或者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理,知道了元认知能力很重要,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改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天看书,一边看,就一边尝试着想要用到学生的身上。这种做法值得警惕。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笔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