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时常因为朋友圈有新消息而习惯性点进去看一看?你会不会刷着微博,回神过来发现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你会不会因为发了朋友圈没有人给你点赞而焦虑?你会不会因为朋友圈在销售便宜的东西而不停囤货?
对,我就是这样的,这让我想到李笑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有的人一年就好像过了几辈子,而有些人一天就像过一年,一年过成几辈子。”人与人之间的时差真的很重要。
造成时差的原因之一,在于深度工作和浮潜工作的工作状态,这里的工作不是单指工作,而是一种是否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这其实是一篇关于《深度工作》的复盘。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就曾因为以上情况,常常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打扰、分心,以致无法专心工作与生活。例如,工作期间常常因为一条信息去回复,回过头忘记做到了哪一步,导致常常出错;而且回信息变成了聊天,当聊完天,时间过了,工作就此落下;又例如,每个临睡前都习惯刷微博,越刷越兴奋,不知不觉早睡变成了晚睡······以上问题数不胜数。这就是浮潜工作导致的结果,消息碎片化,且容易上瘾,注意力被分解。
而深度工作,也就是把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快速掌握新鲜的复杂事物,帮助我们从容地面对信息科技不断地冲洗,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难以复制的真实的价值,成为不被取代的稀缺性的人才;能够帮助我们刻意练习高水平的技巧,晋升为所在领域专业级的精英;能够让你抑制住碎片化注意力的分散,克服网络时代的自我管理危机。
于是,我在2019年初改变了策略;1、关闭朋友圈;2、关闭大多数手机APP的信息推送;3、上班期间手机调静音;4、睡觉前关机。
改变状态之后,我能够更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学习、生活,工作上效率更高,生活中更注重当下。最主要是,我还保住了我的钱包(作为朋友圈一半以上是微商的普遍现象来说,这一点应该不需要解释了吧),物品不再盲目囤货,买为即用,提高其使用率,丢掉/捐出利用率低的物品,用空间控制物品的数量······我好像偏到“留存道”的课题了。
《深度工作》书中提到提到,深度工作的状态是当下最稀缺的能力,我们为什么变成穷忙族,总是在不断重复中越陷越深,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处在浮潜工作状态,认为忙碌代表生产力,认为多面手即优势,于是把把时间、精力全身心投入进浮浅工作中,并把它坚持了几十年,这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我很努力,而且从不停歇,那么辛苦,为什么我还是什么都得不到我想要的成功?
扪心自问:你的努力的状态真的对了吗?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深入工作呢?
书中提到了几个方法:
一、选定适合你的深度哲学:
1、禁欲主义哲学: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实现深度工作最大化。
2、双峰哲学:指将时间分成两大块,分别用于深度工作和其他事物,例如一些人牛人常常会固定时间去闭关。
3、节奏哲学:指将深度工作转化成常规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段对一件事情进行深度工作,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上班族。
4、记者哲学:指随时可以插入深度工作,围绕目标专注去做。
二、习惯化
通过养成严格内化的习惯,实现最大化的深度工作效果。
三、要有大手笔
当你在完成生命中非常大的目标时,舍得投资你的全部精力和资金,提升任务的重要性。
四、不要独自工作
在恰当时机寻求协作,可以推动深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像经商一样执行
明确最高目标;抓住引领型指标;准备醒目计分板;定期问责。
以上是深度工作给我带来的改变,其实也引来另外一些问题,例如,当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一脸惊愕地看着朋友在聊着我没听过的事情,而且还被反问:你没看她的朋友圈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这么做是对是错?
《巨人的工具》说过:当你有选择的时候,请两样都选。
《格局逆袭》2也说过:不要非黑即白。
其实,我们可以结合两样优势去开展。
书中也有提到这个问题,倡导深度工作,但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天24小时都处在深度工作状态,而是利用浮潜工作去解决日常琐碎的事情,利用深度工作去做重要、跟随你的热情、兴趣爱好的事情。当你累了大半天,可以利用空档碎片化的时间,适当放松心情,而不是单纯的消遣。可以刷微博,跟随当下时政信息,但是这期间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现在处在浮潜工作状态,并随时能够拉深度工作状态。
最佳的方案是一天安排1~2个小时深度工作,这样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息,都可以回到良性循环的过程,相互补充、充电。这样也能更效地利用每一天的脑力耗能,更利于坚持。
所以,如果你发现很久没有我的消息,发现很久没看到我的赞,请原谅我处在深度工作的状态,但我偶尔会打开朋友圈,看一看大家的近况。
最后,用子木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你的状态决定你的感受,
你的感受决定你的观点,
你的观点决定你的选择,
你的选择决定你的行为,
你的行为会带来一次次的结果,
一个个结果就会串联成你的命运。
让我们刻意练习深度工作这种稀缺的能力,在我们内在价值日益提升的同时,我们的外在价值也会不经意地上扬。
以上来自UP读书会的复盘,其中一些观点摘自于子木。#UP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