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孩子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帮助,但也要守住自己的边界

父母为孩子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帮助的时候,也记得要守住自己的边界。而这个边界就是“自我”。之前看到过一些社会新闻,说的是一对夫妻含辛茹苦的将自己的儿子供养长大,儿子也很出息,出国留学之后定居到了加拿大。头几年儿子没结婚的时候每年都会回来陪老人过年,后面儿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与家庭之后就基本只能靠电话联系。最近的一次见面都是十年前儿子的父亲心脏瓣膜手术,儿子带着妻子、孩子回来陪过几天。上次老太太在洗碗的时候突然晕倒,幸好老先生及时打了120,但老先生人一急心脏病复发,也幸好是在医院。就这样两位老人扶持着在医院养病。他们说现在是动的了,等以后动不了了就去养老院。

还有另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寡母独自将孩子培养成才,孩子大学毕业后还供着留学。学业结束后孩子直接就业在了当地,工作稳定之后结婚生子定居到了国外。老母亲想着自己一个寡妇竟然也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心里十分高兴,准备收拾东西也跟着孩子定居到国外。这时候孩子寄来了一封信和3万美元汇单。信里说:妈妈,我们还是考虑了一下,觉得您不能来美国,但是您的养育之恩我不能忘,所以按照市场估值,我应该支付您2.7万美元,这边寄给您3万美元整,以回报您对我这么多年的爱。寡母看后嚎啕大哭,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希望与寄托到结果会是这个样子。但,幸好!寡母一直是一位乐观坚强的人,她将孩子寄给她的“养育费”全部用来环球旅行的经费,用自己走得动的时间去看看世间的美好。

昨天晚上,好学家刚好看了一部印度亲情电影,电影的名称叫作《老爸102岁》,电影讲的是75岁的老人巴布跟自己102岁的老爸阿米达普一起生化,他生活作息规律,洗澡控制在15分钟内,会定时14分钟,会在门上、镜子旁贴上标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关水龙头,会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跟自己的医生时刻保持联系,总之他是一位切切实实的75岁老人,不管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而他的102岁老爸阿米达普却与之截然相反,他乐观、开朗、期待每天不一样的事物,喜欢坐在三轮车上,跟来自不同地区的三轮车夫聊天,以便以此来环游整个印度,会跟儿子巴布用不一样的冰箱,哪怕冰箱里放的是冰激凌、巧克力等不能吃的食物,但对他来说,打开冰箱的那刻很爽。所以虽然他102岁,但他的心理却永远保持着26岁。

影片开头就是102岁的老爸为了能够挑战中国长寿老人的记录想将自己的儿子送进养老院,因为他认为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老头会影响他愉悦的生活,阻碍他的长寿。75岁的儿子面对这样无厘头的老爸只能屈服,他不得不完成老爸要求的所有任务,比如给死去的妻子写一份长长的情书,与医生断绝联系,剪掉陪伴自己近60年的小摊子,去小时候老爸带他去过的游乐场,去他经常带着儿子去过的教堂,说到巴布的儿子就不得不说说为什么他会变成现在这样。原来巴布也是同以上的故事一样,含辛茹苦的将儿子养大,送到了国外。相同的套路,儿子成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国,电话更是基本上没有接过。75岁老人想要孙子的一张照片都是乞求,甚至在老伴重病、去世都没能等回儿子,最后儿子在巴布与阿米达普矛盾大爆发后回来也是惦记家产。对于这份爱,老人一直是被施舍的状态。

102岁的老爸说:当儿子已经长大变成混蛋,那么记住他的童年就好。

102岁的老爸说:我不会让你的儿子打败我的儿子。

102岁的老爸说:只要活着就别死去

有这样的父亲,75岁的儿子终于觉醒,在机场痛骂了自己的儿子让他滚回国外。但这并不是高潮,原来整个影片都是有隐情,102岁的阿米达普之所以会要求75岁的巴布做各种事情是因为自己被查出脑瘤,他希望在自己命不久矣的这段时间内让儿子变回原来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巴布。

这部影片集温情、感动、笑点、智慧于一体,作为"关注素质教育培训服务"的平台-好学家想说:他教会了我怎样去看待生死怎样去看待变老,怎样去看待亲情,更重要的是怎样去看待自己。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在以前,我对有孩子的同事说过:你有儿子,但你不是你儿子,你不能替他决定一切,也同样不能让他记住你一切,只要他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圈子,你的生活也许只有他,但他的生活不再只围着你,你会经历他对你说:妈妈不告诉你、你别管,你会经历他在门上贴“请敲门”字条,他甚至再大点会反锁自己的房门,那个时候你再感觉孤独就已经晚了。

所以,推荐各位家长去看看这部影片,同时也希望你们要记住守护自己的边界。当你老了,面对周遭的事物变化都能笑对失去,当你老了,不必因循守旧,有些东西该割舍就要割舍。当你老了,一直知道把快乐寄托在自己身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为孩子提供精神与物质的帮助,但也要守住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