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牌大学毕业,你凭什么淘汰我?

作者:枫九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到了,作为一名HR,最近接到了一些求职者的求职申请。

由于我们是做设计分析的专业公司,对学历和个人能力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淘汰了数位求职者。

他们中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让我忍不住拿来分享。


小丽是一名甘肃的姑娘,通过某招聘网站了解到我们单位有招人需求,于是搜到我们公司的网址,找到电话和邮箱。

这通常是网上搜索职位的一般步骤,也是了解求职企业的最快速最简单的方法。

接到电话的时候,我不由得眉头一皱。

小丽的声音很甜很糯。如果不是招聘销售或前台,企业都不太喜欢招这样的小姑娘,尤其是以效益放在第一位的私营企业。招这样的傻白甜进来干什么,卖萌吗?

我本人入职也不过一年的时间,所以有大学生来求职,我通常会和颜悦色的给一些机会。

我要求对方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小丽说,她现在在郑州,自学流体方向设计软件,做了一些例子,但没有相关项目经验。但是特别想从事这一行,所以想到我们这种专业做设计的公司工作。

我说,那没有问题,我们对学历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你只要有学习能力,能做项目就行。

小丽……(不说话了)

我接着给她机会:你学的是什么软件?Fluent还是STAR?

小丽看到有提示,很开心:就是你刚才说的呀,我会用 Fluent。

我:那你前处理软件用的是什么?

小丽:就是Fluent啊,Fluent自带的软件。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很明显小丽不懂分析设计。


可能是小丽对自己说的也不满意,又补充了一句:哎呀,我也不太懂,我是替我妹妹问的。我还有个问题,你们公司给发多少工资啊,能不能有一万?

尽管小丽的话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还是尽心尽力的回答:我们公司是私企,以效益为主。如果你能给公司带来效益,那么我们有项目奖:如果你带来的效益足够高,别说一万,就是十万也能发给你:如果你项目完不成,软件学不会,那可能连试用期都过不了。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多少工资的问题,在此不做出讨论。可能有很多能力出众,或者自己创业的,月收入两三万都有,但对于传统型企业,白领等上班一族来说,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工资一开始并不会给太高。

一般刚毕业的研究生工资也不算高,大约比城市的平均工资稍微低一点。

面对工作,小丽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

虽然知道没戏,我还是很客气的告诉小丽,先把简历发过来,我们看完会考虑要不要给发面试通知。小丽也算有自知之明,之后再无消息。


小薛打来电话的那天,我正在跟一堆数据做斗争。

其实在企业里就是这样,大家手头都有自己的活。如果要打电话,最好提起列清自己的问题,思路清晰,长话短说。

HR引导询问,这样的情况真的不多。

虽然我当时思维混乱,但小薛的的话让我眼前一亮。

没等我发问,他详细介绍了他的学历、专业、毕业以后去了什么单位、做过什么项目、因为什么原因想要辞职、想应聘什么职位、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等等,言简意赅。

随后我又问了他几个诸如流体方程、软件设置等稍微难一点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接下来,他在确定了我已经初步认可他以后,问出了一个让很多应届生很羞于启齿的问题:他想了解一下我们单位的工资水平。

很多人觉得问出这个问题很为难,其实有时候我们作为HR更为难。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自我评价非常高,一般的企业根本不屑于去。像小丽那样自己本事平平,张口一万闭口八千的大有人在。工资给的低一点几乎招不到人。

自信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至少要对自己本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吧。

其实如果感觉到公司对你有意向,应该主动开口询问。如若不然,等到HR问你期望薪资多少,就被动了。

对于这个问题,当年的我在经过多次血淋淋的教训后,是这么回答的:你们这样的大企业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薪资计算方法,我是全日制毕业的研究生,按照正常的标准来就可以了。

如果公司确定录用,就会发来一份协议,会详细标明薪资组成。然后可以根据工资数额决定去或者不去。

但是小薛情况不同。

他还没从上一家单位离职,请假过来面试是有成本的。如果我们公司给出的薪资没他现在的单位高,那么他完全没必要来面试。

有一年工作经验与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成长的并不只是专业知识。


小薛的电话打动了我。

但是否录用不是我说了算。所以我拿着他的简历,和我对他简短的正面评价去找领导汇报。

我给领导附加的话:“这位求职者说话流畅,思路清晰。因为他对象的原因想来市里工作,我简单问了几个流体相关的问题都对答如流,可以看出确实是做这一行的。”

简历上很多个人闪光点都得不到体现,这就体现出电话交流的重要性。如果求职者可以打动HR,那么HR不介意替求职者在领导面前美言两句。

两天以后,小薛打电话过来询问进度。我说领导已经看过了,这两天就会有消息,请稍安勿躁。

挂了电话,我就去找领导汇报,领导随后安排把面试写入下周工作安排,并发给小薛面试邀请函。

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很忙,日理万机。如果在公司不是很缺人的情况下,领导是不会把求职申请放在心上的。

很多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后就石沉大海,并不全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标准,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领导忘了。

事情一拖再拖,最终拖黄了。

所以面试者最好在投递简历的两三天后,打电话咨询一下进度,最次也应该发祝福给HR一个提示。

最终小薛也没能成为我的同事。

因为工资不符合他的预期。

在我看来,这件事还是比较合理的。小薛对他的工作能力、薪资要求都有很明确的认知,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能要到什么。

如果把找工作比作交易的话,谁都不想把自己贱卖。

小薛至少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


毕业前找工作的那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恐慌的迷茫期,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然后就听到了师兄师姐们的那句经典的万金油:“听从自己的内心,想从事什么,就去找什么工作。”

这是句大实话,然而并没什么用。

我要是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还来问你干啥?

我也知道没人能正面回答我,因为回答是要担责任的。事关前途,万—哪一句话把别人引偏了,人家能恨你一辈子。

不想遭人恨,也不想自己的一番好意起到反作用,所以选择沉默。

我当年最希望得到类似这样的答案:


(本表格仅供参考)

这样的表格,每位有职业梦想的年轻人心中都应该有。

表格内职务栏里可以请教往届的师兄师姐。同一个专业的相关就业方向虽然很多,但很多大学生迷迷糊糊的毕业,他们并不清楚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有哪些,这样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这些职位的统计,很明显同专业师兄师姐的经验更有参考价值。他们会透露出工作上的一些外人不了解的细节,有可能这些细节会成为你喜欢这种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工作的时候,总是对工作有很美好的憧憬。所以当毕业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赤裸裸的摆在面前的时候,那巨大的落差,足够让人难受到怀疑人生。


很多人稀里糊涂的毕业,找的工作不是很顺心,想跳槽却发现,工龄不满一年的毕业生,虽然还保留着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但现在的很多制式化招聘的情况下,想通过校招找一份称心的工作很难。如果通过社会招聘,自己又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其实是没有关系的。

毕业的第一年,是职业认知最好的养成期,应该沉下心来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自己。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工作都不给编制,企业和员工用合同维持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说,员工可以自由选择老板。

跳槽,也成了职场上的常态。

如果在毕业的三年内,可以结合表格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远比在一个岗位上浑浑噩噩的虚度三年要强的多。


作者:枫九,枫叶即思念,飘落你我间。自由写手,一个向两百多斤努力的小胖纸(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两百多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名牌大学毕业,你凭什么淘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