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台式教育,正在逐渐“侵蚀”孩子,多数家长仍沾沾自喜

大家好,我是Maco.

最近Maco发现了一档综艺《敞开心扉的少年》。

其中有一个孩子叫王禹然,他经常沉迷于游戏,妈妈为了防止他玩游戏给手机设置了各种密码,但是都被王禹然轻松破解。

崩溃的妈妈只好吓唬他,说再玩手机就“掐死”他。

出乎意料的是,禹然反问道:

“掐了就可以玩了吗?”

说完,然后主动伸出手让妈妈掐。

刚开始,Maco觉得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熊孩子。

但是,到后面却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在禹然的眼中,妈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虎妈”,从小到大,只要他犯了错误,妈妈就会打他。

但是,每一个“虎妈”的背后,都有一个爱拆台的爸爸。

每当妈妈不许禹然玩游戏时,爸爸口头上都会同意,但背地里却经常陪儿子一起玩游戏。

这样一来,儿子貌似有了爸爸的支持,对妈妈的教育也就不太当回事了。

这一刻,Maco真的有些心疼的禹然妈妈。

她显然是很爱儿子,希望能帮助儿子改掉各种坏习惯,成为孩子认可的好妈妈。

但是,面对爸爸阳奉阴违的拆台,一个人孤军奋战久了,就活成了刺猬,只剩下用暴力的方式去掩盖自己的无奈。

类似的新闻报道也不在少数,杭州一对夫妻因孩子作业反目,10岁萌娃哭着报警。

原因是孩子只顾玩手机不写作业,妈妈一怒之下打了他,爸爸认为妻子教育孩子的方式太粗鲁了,两个人因教育观念不同吵了起来。

在《婆婆与妈妈》中,黄圣依和她老公杨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曾出现过相互“拆台”。

4岁的儿子安麟在街舞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坐在一旁的杨子过来大声呵斥儿子:

“动作一定要标准,重来!”

“只要是合不上音乐,就不能喝水……”

黄圣依给孩子递来水,可扬子却将黄圣依拽开,让她不要管。

舞蹈课结束后,两人的争执依旧没有停止。

“拆台式教育”最终受伤害的是孩子,因为这些争吵都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的。

这些冲突多次出现在孩子面前,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阻碍孩子健康的性格发展。

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是因为我而吵架”,进而产生负罪感:听爸爸的话,觉得对不起妈妈;而听妈妈的话,又觉得是对爸爸的“背叛”。

从长远来看,他们会变得谨慎、不安和悲观,并发展成一种谄媚的性格,顽固和极端。

除此之外,“拆台式教育”也会让孩子对父母双方产生“极端化”的评价,对管教的一方表现出怨恨,对经常“拆台”的一方表现出赞美。

就像前面的王禹然在节目中,贬低妈妈的学历、智商、身材,而对爸爸却全是赞美之词。

孩子崇拜和尊敬的人应该是他们的父母。

当爸爸不断拆台,在孩子面前贬低妈妈时,妈妈也就失去了威信。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网络上求助:她表示自己的学识和赚钱能力都比不上老公。因此总是受到老公的嘲讽,说她“死脑筋”。

还经常在女儿面前说妈妈的“坏话”,言语中处处贬低妈妈。

时间长了,女儿就越来越瞧不起妈妈,不愿听妈妈的任何安排:

“你懂什么?我爸都说了不要听你这个傻子的话!”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妈妈费尽心力地管教孩子,可是讨孩子喜欢的却是爸爸。

原因很简单,人的天性是反抗规则和束缚。

爸爸“拆台式”的教育,看似解放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变得“无拘无束”,同时也让孩子变得目无尊长,不懂得感恩,阻碍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长。

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多理解,妈妈多商量!

心理学有一个的“手表定律”:

给猴王一只手表,猴群就能按照统一的时间管理生活作息。可当猴群里有了第二只、第三只手表,每个手表的时间都不一致时,猴王就失去了威望,猴群也开始混乱。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当爸爸和妈妈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失去方向。

爸爸妈妈原本就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如果这两根柱子互相拆台,不和睦,那孩子的世界就将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崩塌。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里只能有一种声音。

当爸爸妈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时,家才能成为爱的港湾,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美可玩故事】,用梦想点亮孩子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台式教育,正在逐渐“侵蚀”孩子,多数家长仍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