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要,首要扶阳除湿!

图片发自App

常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气色差、稍微活动一下就乏累……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却说不上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是体内阳气减少惹的祸。

现代人或因环境、生活、工作的压力所迫,或欲望所使,或随波逐流,在每天不断的耗伤自己的阳气,更可怕是直至伤及根本,疾病丛生时仍浑然不知。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很多疾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

阳虚体质可通过以下6个常见症状判断:

1、畏寒怕冷,抵抗力差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就会畏寒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对季节转换特别敏感,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

2、气色较差,精神欠佳

没有感觉到自己生病,但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不红润。

女性阳虚,面色往往发白、缺乏血色,且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月经不调;男性表现为腰部酸痛、精稀早泄等。

3、食欲不畅,容易腹泻

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就开始拉肚子,尤其以晨起腹泻多见,甚至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当阳气不足时,进入胃中的食物就无法很好地消化,从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4、容易外感,鼻炎反复

鼻炎不只是鼻子的问题,也不只是呼吸系统的问题,而是免疫力下降、正气不足在鼻部的体现。

鼻炎患者多在秋冬季或春季发作,一般会在晨起时加重,根本原因就是阳气不足,常表现为鼻流清涕。

《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述“肺寒”之病理过程可以引申于此,所谓“肺寒饮冷则伤肺”,这是中医治疗慢性鼻炎的核心所在。

5、容易疲劳,多汗多尿

稍微一活动,哪怕上三层楼就会感觉心慌、气短,还特别容易出汗,夜尿频繁。

6、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

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此外,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阳虚者,两眼无神,精神萎靡,面色无华,懒言少语,怕冷,喜热,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脉沉细,缓慢,无力,虚大,漂浮。

阴虚者,两眼有神,精神亢奋,面色红,多言语,怕热,喜冷凉,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脉粗,快,有根,有力。

当然这些症状中有很多复杂交错,多有表现,但是要看实质,凡有一样属于阳虚症状,就要细细诊断,不能以阴虚火旺断,而随便下去火药。医圣张仲景立方的时候还告诉后人,即使是体内有热气,需要凉药去除热气,也要用甘草,或者白术等,温补中焦脾胃的药,只为保住脾胃之气,以免伤到阳气。现在的很多中医,一味的寒凉药,只是说患者火大,克伐阳气,遗祸病患。更有西医者,不论什么病,都用抗生素,不知道抗生素是寒凉药物,就是杀死体内的病菌、病毒,为什么能杀死?就是寒凉,杀死他们的同时也是杀死自身免疫力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随便滥用西药,克伐自己的阳气,会遗留好多问题。

7个坏习惯损伤阳气

1、常吃生冷甜辣的东西

现代人受西方营养学的影响嗜食生冷水果,由于冰箱的普及,人们为求刺激口腔好食冰冻食品,尤其喝冷饮之风流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

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故夏季应饮食清淡、温食热饮,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饮来解暑,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会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消瘦等症。

喜食甜腻厚味,人体无法运化致痰湿内生,湿为阴邪,且重着粘滞,阻碍阳气的运行,导致阳郁阳虚证;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过分的耗散,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2、爱吹空调冷气

单位、商场、家里都有空调,人几乎一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加之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出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损伤阳气。

3、休息不足

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

如果经常熬夜看球赛、打牌、唱歌、玩游戏等,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慢慢耗散。

4、缺乏运动

长期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

5、滥用西药抗生素

当前国内医疗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性属寒湿,口服主要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而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管,还会伤及心阳,引起水气凌心证。

激素则使人的肾阳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显,其实是肾阳的透支,损害到人体的远期健康;还有其他的化学药物若去除糖衣或胶囊后都呈苦味,苦味伤脾胃阳气。长期服用西药必定脾胃阳虚。

6、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现代人的性生活比以前明显增多,这和是商业社会有关,因为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电脑、电视、书籍、杂志无处不在宣传男女之事,《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现在到处是可欲,目见耳闻使人体的肾阳长期浮越在外,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表现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7、清热养阴,中医流弊

近五百年中医药的历史是温病学独领风骚,不可否认它的功绩,但它的盛行导致滥用苦寒清热,导致阳虚体质普遍。

外感病大部分是感受风寒,有极少部分确实是热邪伤阴证,短期清热有效,但久用必伤阳气;而慢性病主要为阳虚证,或者阳虚为主要矛盾。故陈修园提出“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当代李可老中医也说:“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无一二。”

当前滥用清热药的原因一方面为医生的辩证不精,另一方面则是用清热药比较“安全”,误用清热养阴药产生的副作用具有隐秘性,短期不会被发现,长期使用则大伤阳气。

五招保护、补充阳气

那么现实生活中怎样保护阳气,补充阳气呢?

一、加强运动

所谓动生阳,静生阴,但是不能过量,运动到出微汗为止,大量运动也会散失阳气,太极拳、五禽戏都很好,有的人知道运动好,大量运动大量出汗,反而越运动越疲乏,就是消耗阳气过多的原因。

锻炼可活血助阳,但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前应该先热身。锻炼也要根据体质、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病,如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的中老年人,运动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以免寒冷诱发症状急性发作。锻炼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出汗要马上擦干,尤其是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外套。

二、起居正常

晚上11点子时前睡觉,有足够的睡眠才能让五脏六腑得到修养,夜晚阳气要回归体内温养五脏,睡眠时心肾相交,产生能量,所以要重视睡眠,才能补充阳气。老人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可使头脑清醒、机智灵敏。

三、注意饮食

要不吃,少吃寒凉的东西和冷饮等,这些克伐阳气最快,也是不知不觉之间,有很多凉茶,简直是杀人于无形,喝多了,克伐体内阳气,为害不浅啊!如果想在饮食上补充阳气,可以选择鹿茸、人参、黄芪、枸杞、三七等温补的药物,与公鸡、羊肉、牛肉炖汤,每个星期或者隔段时间食用,至于药性,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几味药的作用。

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冬季对应人体的“肾”,而五味中的咸入肾,冬季宜适量多吃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还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如羊肉、桂圆、栗子、大枣等。

四、节制房事

徒弟问广成子(得道长寿的人)何以得长寿?广成子说,戒女色。徒弟说那活着有何意义?确实如此,人不能无色,但不可纵欲,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不产生萎靡不振、浑身无力就行。

五、背部、足部防寒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中医还强调“寒从脚下起”。

暖背、暖足在寒冷季节尤为重要。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30~4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生之要,首要扶阳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