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研读四(1:18-25)

四、十字架的道理看似软弱和愚拙,却彰显神的能力和智慧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 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 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 神, 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 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 神的智慧。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哥林多前书 1:18-25)


赞美诗《你是我永远的救主》

“十字架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就是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稣基督,通过自己被钉十字架的方式,把自己献上为赎罪祭,还清一切信他之人的罪债,将自己的信徒从罪恶里买赎拯救出来,脱离永死的刑罚,从而与 神和好。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第三天复活,是神能力的彰显,给所有信徒复活的盼望和永生的确据。正如《圣经》约翰福音3章16节描述的“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于灭亡,反得永生。”十字架的道理,在不信的人看来愚不可及,无法理解,但却是神大能的彰显!根据圣经背景注释介绍,保罗时代的罗马人认为,只有奴隶才可以钉十字架而死;犹太人也视它为可耻的刑罚(申21:23)。被视为“救主”的,通常是神祇、君王、富有的庇护人,或行神迹的人。罗马社会是以权力和地位建构起来的;权力集中在男性的一家之主手中,或在有钱人和权贵身上……等。认为一名钉十字架的软弱至极的人有能力,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合情理,而今日不信基督的人也认为如此。

罪人的得救完全是出于 神白白的恩典,即使这个世界上最有能力和智慧的人都不能靠自己的得救,因此 , 神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为的是让所有从亚当这个系统而出的人因着基督耶稣的救赎成为新造的人,进入基督这个系统的里面。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惟有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献祭赎罪才能做到。在耶稣的十字架下,这世上所有的智慧都变成了愚拙;所有能力都变成了软弱无力。世上一切有智慧有能力的人都当仰望被钉十字架且死后第三天复活的耶稣基督,才能得救!神就用这个人所当作愚拙的“十字架的道理”拯救一切谦卑信靠的人, 神的智慧在此显明。

犹太人要看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犹太人认为能行 神迹才代表 神的同在,那是神人的一个标志。甚至在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那些看热闹的犹太人还说:“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可15:30,路23:37,太27:40)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弥赛亚是大有能力,并且能行神迹救自己的。希腊人和犹太人可能都想证实神迹,但保罗在这里区分犹太人和希腊人,是为了修辞的果效。这两类人都认为十字架是软弱和愚拙的。耶稣真的软弱和愚拙吗?当然不是!四福音书记载了太多耶稣的能力、智慧和神迹。耶稣完全有这个能力和智慧救自己,但是他选择做一个默默无声的替罪羔羊,祂降世的目的正是如此——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拯救出来。若耶稣基督从十字架上下来了,那么,亚当里的罪人就无法靠着救主基督得到新的生命。

在经文中,保罗用“神的愚拙”和“神的软弱”来作反讽:神最少的智慧仍超过人最高的智慧。反讽是修辞学常用的模式,实际上,在 神没有愚拙和软弱, 神是全能全知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沉默和顺服,正是他作为救主的体现,表面上看似软弱的牺牲,恰恰能使罪里那些看似刚强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因着祂的牺牲有机会使罪得赦、得新生命,这就是 神的软弱比人强壮的原因所在。

因此,保罗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基督就是“ 神的能力”和“神的智慧”的肉身体现。基督被钉十字架的道理看似软弱和愚拙,却在永恒中彰显神的能力和智慧。十字架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对于蒙召的我们来讲,是神的能力和智慧彰显的同时,更是 神爱我们的最高峰的体现……


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片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哥林多前书》研读四(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