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时长与精力有限,如何将其最大化,是我最在意的问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我们的欲望也随之增加,焦虑却也只增不减。从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组建一个小家庭,有一套小房子,感觉这辈子就值了;现在不仅寻思着当个创业者,甚者,想着今天创业,明天就能上市;但大多数人却是恐慌与迷茫,当发现人工智能已逐步取代简易劳动力的时候,当发现自己的同龄人正在抛弃自己的时候,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
于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成长。
进入知识付费时代,很多人陷入不断学习的怪圈,不管什么知识和技能,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都要去“学习”,但结果却发现,除了搭进去的时间和金钱,自己貌似也没太多实际收获。
Why?
是因为我不够投入吗?不够认真吗?
No!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不适合,或者更确切地说:不适合当下的你。
此时,我们就要运用“断舍离”来给思想瘦个身。
因为唯有聚焦,才能使得我们在某个领域或某件事上足够投入与专注,才能真正有所得。
那何谓断舍离呢?
在我看来,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剖析与升级的过程。
“断舍离”的概念来源于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虽然本书是在说物品整理术,但其实这一概念,在我们的思想层面,也极具实用意义和价值。
书中提到: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减少是第一步要做的,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这就好比,对于我们而言,学习很重要,学习什么内容更重要。断=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或是不需要的信息;舍=处理掉心中的杂念和过多的欲望;离=摆脱对“学习”的执念,认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新东西才能成长的执念。
第一步,我们要为自己的学习欲望进行瘦身。那么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呢?也就是内容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1.需要问自己:这个信息对我当下的事情需要吗?以当前应用场景倒逼学习内容,马上有回馈的是值得使用的;
2.核心的通用技能,才干是值得投入和保留的;
3.未来的能力。
此处着重讲解第一点:如何判断该内容是否是当下需要的呢?
前提是了解自己。
当你越明确自己是哪种人,处于哪条赛道,我们就越能够不做无谓的比较,从而更好地聚焦自己的方向。就像斯蒂文,万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你没有兴趣,你怎么斗得过人家?人家那些有兴趣的人,他们在自己有兴趣的领域里面都是疯子。
只要找到自己梦想和天赋相重合的部分,去发展它,你就更容易获取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首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一生的追求或者说使命是什么?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这个期望需要我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随后,运用MBTI来内观自我,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天赋。两者的交叉就是需要你重点学习的。至于核心的通用技能,才干及未来能力,在此不做赘述。
此时,你要学习的知识,便会缩小到一定范围内,你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聚焦在一起,这样的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除此之外,结合MBTI测试结果,通过自我观察,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几种方式,从而将我们的时间、精力最大化。
例如外向的人更适合以小组讨论及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吸收知识,内向的人更适合一个人安静的学习及思考,他们更喜欢独立的空间和独自完成任务。所以如果你是外向型的,你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沙龙或是工作坊来提升自己,可以以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形式进行探讨学习;如果你是内向型的,你可以选择网上的在线学习,反复思考与回顾,遇到不懂的问题,再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请教。
除此之外,你更注重课程的内容细节、事实依据、按部就班?还是喜欢灵活的、有趣的、不断探索的教学方式?如果是前者,很多时候我们在想象力方面会有所欠缺,也不擅长归纳和总结,这个时候需要一些简单可操作的步骤或是能够辅助我们进行举一反三和联想的工具或技巧;如果是后者,那我们的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能力稍强,但常常停留在意识层面,很难落地,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梳理全局、明确目标与计划。
在明白了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后,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最后,补充一点:其实在了解了自己的优劣势之后,如果我们对于自己需要的技能不是很感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从侧面学习团队合作,只要在你的团队里面,找一个和你类型互补的人,充分发挥其优势,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方向。
看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重点吧:
1.运用“断舍离”给自己的思想瘦身——找到自己需要的技能;
2.结合自己的目标愿景和MBTI的测试结果,找到重合区;
3.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学会优势互补。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丝启发,让你在这个似光速发展的时代,不那么焦虑。
愿我们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