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外国语大学学生反映,学校规定大一大二学生早7点10分务必离寝,大三大四学生早7点半必须起床,没课也要下床,否则每人扣两分。
学校称:规定作息时间是为了用制度约束学生好好学习,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学生大吐苦水:熬过了高中,以为来到大学终于能够自由支配时间了,没想到还是要统一早起,这真是有点惨呐。
其实大学的中学化,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毕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竟然还需要像犯人一样被如此苛刻的制度管理乃至管制。
作为一项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在个人休息时间不能进行休息,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哪怕他的安排是睡觉。
一个自由的人,在没有任何委托、事情、课程的基础上,真的不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吗?
学校单方面又能否完全肯定这种规章一定就有助于所有人的成长,哪怕大多数人的成长。他们是否尊重过学生个人的理想追求和自我追求?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在成就理想人生的路上是否需要这种没有事儿也要早起的习惯?
这项规定一经爆料在社交网络上得以迅速发酵,我们看到学生对于这种规定产生了逆反心理,这说明,约束学生的结果不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而是让学生屈服和适应于规章和权威,让学生习惯被权威领导,而去无意识的配合,丧失了自我意识。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形式主义,培养不出一个人的内驱力。
个体意识多么重要,随着社会思想进步,许多关系都在被重新定义和审视。
学校和学生,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方服从于另一放,自我凌驾于权威的关系。
相比师长权威、父母权威,在教育中充分地尊重孩子,帮助他尽早地实现个体意识的觉醒,发挥潜能才是应该去做的事。
音乐人朴树的爸爸濮祖荫,北大教授,我国“双星计划“发起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妈妈刘萍,北大教授,第一代研究计算机女工程师。
其实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小孩的成长路线大多都如出一辙: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做科研……
偏偏,这样的家庭出了朴树这个“异类”:中考落榜、大学退学,高中学历,抑郁严重,赋闲在家2年。
北大教授的孩子,只有高中学历,说不郁闷是假的,可有一天,濮祖荫突然想明白了,这个哪哪都不像自己的儿子,才是最像自己的人。
只不过,自己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物理,而儿子朴树,将全部的热情都留给了音乐。
没有谁高谁低,只是职业类别不同。朴树爸爸,在各家孩子考入名校的时候,没有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依然任由他在休学时,每晚去草坪组乐队,唱歌。
被问到朴树没有继承他的学术之路,是否遗憾时,只是摇摇头,音乐是他的生命,正如学术是我的生命一样。
每一个活出自我孩子,都充分享有父母的包容和尊重, 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父母给与的支持能帮他披荆斩棘,找到人生方向。
其实,在见诸媒体的很多高考状元的采访一样,在耀眼的分数和响当当的名次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批同样不走寻常路的“神仙父母”:
他们有点“懒”,缺少父母权威,甚至还有点“短视”。
可正是这样“不合格”父母,用着普通得甚至有点笨拙的坚持,把孩子送上了状元宝座。
他们不会包办一切,不会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闹得家里鸡飞狗跳,他们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懂得放手,他们不会逼着孩子写作业,他们甚至会“放手鼓励”。
因为想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单靠孩子的坚持和信念还远远不够,还要有父母信任和放手。
山东高考状元孟令昊,即便是上高三,也不上晚自习,坚持每天回家练琴3个小时。
在争分夺秒的高三,投射大量时间在业余爱好上,显然有点“危险”,有点任性。
可他的父母却觉得,爱好带给孩子的,除了红灿灿的荣誉证书,更多的是静谧平和的情绪,和宝贵的身心愉悦。
父母的格局里,才藏着孩子的未来。
孩子的勇气、自律和独立,都是在父母放手的那一刻产生的。
在父母那里,只有当孩子不再是牵绊、不放心的存在,他才有机会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独立个体。
反之,自律和独立就像手中沙,你越是想要拼命抓紧,流失得就更多。
有这样一项针对4898人的调查显示,有80%的孩子坦言,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都严重被父母干涉。
学习计划,生活起居,大学报考,都有爸妈代劳……
这些父母不会懂得,被窒息的爱裹挟着被迫向前的孩子,永远没机会知道自我驱动力和自律独立为何物。
而懂得放手的父母知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独立自主,永远是比学习成绩更珍贵的存在。
放手,才是一切教育的开端。
太多被焦虑和急迫缠绕的父母,以爱之名,将爱做成了一把最严苛的尺子,抹杀了孩子的兴趣,也卡掉了孩子的多彩未来。
安德斯·艾力克森《刻意练习》中说: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发展出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潜能。
真正有利孩子成长、成才的因素,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出神入化”,反而是去除繁琐的普通,大道至简的平凡。
教育孩子,不过就是:用信任和放手,来提升孩子自律;用勤奋和自我奋斗,做好孩子榜样;用平等和尊重,赢取孩子信任;用长远和见识,让孩子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