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与投资,我一直搞错了2018-10-05

从去年6月份开始接触投资,到如今,我一直搞错了投资的概念。

一提到投资,首先让我想起来的人物,就是股神巴菲特。这让我潜意识中将投资与证券划伤了等号。于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几乎清一色的购买了证券类书籍。从一开始读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到后来读彼得林奇和约翰涅夫的股票投资,到陈江挺的《炒股的智慧》,再到后来看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再到看瑞·达利欧的《原则》,再到现在的霍华德马斯克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天呀,一路走过来,我一直在看证券方面的书籍。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个属于连锁反应。首先,我潜意识中将投资和证券(尤其是股票)化了等号,这让我一开始就去读证券类书籍。然后,因为书籍之间会有封闭性,即你看自我认知的书,该书就会引用到其他同类型书籍观点,会让你接触到其他同类型的书。这样子,我就会在这种类型的书里面,越来越加深这个观念。所以,我从开始投资到现在,一直在看证券类书籍。

当然,这个在美国可能问题不大。因为美股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它可能代表着整个投资市场的最主要的部分。但是,中国却不是这么回事。中国A股从2008年6000点,到现在,过去了10年,股市居然还在3000点之间徘徊。中国的股市,根本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投资市场。而我,却一直拿着美国那一套股市理论,在研究中国股市。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些研究没有半点用处。相反,它能起到一些启发性作用,但我还是应该致力于研究中国的股市,而非美国。

不过,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投资真的只有股市吗?在中国,最好的投资,应该是房地产。而我在这一年的时间,却错失了这一个最好的时机。当然,中国还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这个跟美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想在中国好好的做好投资来,就必须立足于研究中国经济,而非捧着美国股市的书,研究着中国的投资。

当然,投资除了股票、债权、信托等投资以外,其实也可以有实业投资。这里,我不是说风投,而是自己切切实实的去进行实体产业的投资。这方面,是我很容易混淆的。我早些时候,简单的将投资分为证券投资和风投,因为风投的风险太高,我自动将其屏蔽了。现在想想,我真的是井底之蛙。

以电商为例,我如果开拓更多的电商领域,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产业投资。或者,如果我跟杨柳方能有好的合作,我也一样可以实现产业投资。再者,女性美容行业,如果我找得到好的合伙人,也是可以做到好的产业投资。这些需要我有比较好的项目分析能力和选择合伙人的能力。我一直受限于京东这个小圆圈,就如唐僧一直在孙悟空画好的圈圈里,虽然不会遭到妖精的伤害,但是也让自己受困于此。因此,安排好电商的工作,找到合适的人,承担起京东的重任,对我来说,相当重要。而对于其他产业的投资,也是如此。我需要做得是,进行项目分析,然后让人去落地实施。

金融领域的投资,同样需要跟进,只不过我需要转变自己的想法,主要进行稳健的,长期的投资。我接下来,需要着重去分析中国经济现状,找到好的时机,好的投资项目,去缓慢推进。对于闲置的资金,我可以放置在稳妥的理财项目中,比如银行的理财,或者稳健的P2P中。一旦某个投资产品出现机会,我再把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不急躁,不急功近利。

确定了这个想法,我需要做的,就是大胆的走出去。多跟别人谈谈,多跟别人尝试合作。不走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业与投资,我一直搞错了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