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自保并不意味着自私,并不是侵占他人的利益。
而面对喜欢侵犯他人的人时,就可以运用“自保”的策略,我不侵犯你,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侵犯我,因为我是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人是自私还是乐于奉献他人的,随着见的人多了,发现这个问题是没有确定性答案的。
我们的文化一直倡导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在媒体报道上,也经常看到一些好人好事。甚至为了救落水儿童而牺牲自身性命的事迹都有很多。
当我们听到这些事迹的时候,常常感叹人性的善良,人类的奉献精神。
其实说到奉献、说到利他,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的例子,生育了小孩子的人,他们在养育新生婴儿的过程中,大人一般都是没有自我的。
他们的自我是围绕着脆弱的婴儿而转。这确保了新生婴儿可以得到足够好的照顾。
而新生婴儿照顾者的睡眠时间、娱乐时间、经济支持、个人空间都有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
新生婴儿的父母毫不自私,一边劳累又一边快乐地照顾孩子逐渐长大。
关于“人是自私还是无私”这个话题,我认为和“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话题一样,结果都是见仁见智的。
一般而言,每个个体都掺杂着自私和无私,善和恶的。也就是自私和无私同时存在,善和恶同时存在,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境显示不同的结果。
在某些情境下,人会照顾自己更多一点,在另一些情境下,人会照顾他人多一点。
人性的复杂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都会使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
而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自保”。
自保这个词是我从一位敬重的老师那听来的,而且是无意间听到的。那时老师在和别人交谈,我听到了这个词以后感觉非常的震撼,而且影响了我以后的很多人生选择。
因为随着心理学学习的深入我常常感到有一些人甚至包括我自己,自我很弱,为自己考虑很少,为别人考虑太多。
这类人经常自我忽视,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身体层面,都对自己不够重视。“自保”的能力很差,不够自爱。
他们很容易自我枯竭。因为他总是往外给出,而没有补给,生命能量会越来越枯萎。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老祖宗就给出了一些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二章中是这样写的: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有道的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但不自显高贵)。
庄子在《人世间》这篇文章中,写到: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古时的至人,先充实自己而后才去扶助别人。如果自己还未立稳,哪有余暇去纠正暴君的行为呢)
我们看到这就是古圣先贤的观点,人要学会自爱、自保。
但是自爱、自保并不意味着自私,并不是侵占他人的利益。
而面对喜欢侵犯他人的人时,就可以运用“自保”的策略,我不侵犯你,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侵犯我,因为我是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不会自保的人是很难长久的。所以自保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是应世必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