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三观

可能我是真的老了,居然越来越容易思考哲学问题了。最近经常在想,所谓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到底有什么用?

换句话说,哲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形而上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年轻人嗤之以鼻的“洗脑”呢?

其实未必。

樊登讲过一本书叫《生活中的哲学》,他说“学校教会了我们技能,却没有传授我们如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养成健全的人格,负起人生的责任。”

哲学教给我们的,就是这些。正是这些学校里学不到的,才构成了我们的人格。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生了孩子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脾气急还是不急,是天生的。我家孩子从一出生就是急脾气,没到七天的时候,有一次他饿了要吃奶,我就洗个手的功夫,他哭的撕心裂肺,好像饿了一天一样。

孩子越大,急脾气的性格越明显,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他不着急的观念。比如玩游戏他输了着急,我会安慰他说,没关系,下一次你就可以赢了。时间久了,他会在我输了的时候这样安慰我,也对一次输赢没那么执着了,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想,这是我养育孩子的一个很不错的收获。

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我一直觉得,逆商是一个非常需要培养的事。我老公在小时候是个很骄傲的孩子,不但学习好,在当年的农村,家境也是很好的。但青春期的家境巨变让他变得自卑,敏感。有时候我觉得,如果当初,他的父母多关注一下青春期的孩子,对他多引导安抚,他可能不会形成现在被我笑成“玻璃心”的性格,反而应该是一个大度、乐观的人。

如何解决问题,负起责任。

上大学的时候,女生们谈起来想找一个怎么样的男朋友,N的观念让当时的我受益匪浅。一个不懂负责任的男朋友,不值得你喜欢,你们也不会长久。果然,那时候都不懂负责的男生,纷纷从我们的人生中离开。最后让女生们洗手作羹汤的,都是有担当,肯负责的人。

那么解决问题、负责任这些特质,到底从哪能学来呢?我认为还是家庭教育。一个原生家庭结构稳定,父母关系正常的孩子,面对问题时,会表现出更符合逻辑的判断力,而不是头脑一热就做了不合适的决定。

所谓的三观,所谓的哲学,这些学校教不了我们的,都是家庭言传身教,从最亲近的教养人身上习得的。这么虚的东西,就是这么切实地存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言行。虚从实中来,实往虚处去。

嗯,下一步,我得学学如何给别人“洗脑”了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好,我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