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技与哲学的一点思考

  如题,这几天重复听了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关于科技与佛教关系的演讲,讲大相国寺在北宋年间的浴佛节就开始使用会自动行走的小机器人的事实来告诉大家,佛教在千年之前已经开始了与科技的结合,到现代社会更有佛教网红,比如贤二。

    当然这个随想并不是想讲龙泉寺的诸位高僧学历是如何如何牛,只是李四龙的演讲中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他说,有一个科学家说“当我攀登上顶峰的时候,发现佛教高僧已经在哪里等候多时了”。大部分科学家并不相信,其实李四龙本人也坦承自己也不相信。

    演讲从佛教与科技的关系开头,其中讲了科技并不是科学,科技是被逼出来的人类智慧,是受制于人类对财富与享受的欲望,受制于国际政治与权利格局对资源配置的野心。

    关于这点的个人感想:科技是被逼出来的,是因为人类成长过程中也是历经磨难,所以才有了科学,科学主要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去研究的,比如医学治疗等,就是非常让人尊敬的基础学科,而科技产品也是欲望的产物,这就让我又想起了很早很早之前的想法(大概十七八岁),是什么推动了我们的社会进步,当时的我总结了两点:1、懒;2、欲望。

    因为懒的走路,我们造了马车,然后就有了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等,到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当然也是更好的懒,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甚至懒的开车了发明无人驾驶,所以,懒一定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欲望,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人对财富的欲望简直是赤裸裸的,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励志鸡汤、名人演讲等等等等,但是欲望是好事吗?是的,是好事,因为我们渴望活的更久,更舒服,我们的医学高度发达,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增加,从原始社会到1800年之间,人类的平均寿命从15岁进化为37岁,这期间是多少年呢,本人不太清楚,而从1800年开始,科技的发展极大的增加了人类的平均寿命,20世纪初开始到1985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0岁发展到62岁,随后每五年为一个节点,每年平均增加1—2岁不等,到现在,人类平均寿命为69.3岁,我们活的更久,生活条件更好,但是世界的痛苦也在增加。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大航海时代、一战、二战,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遭受了历史车轮惨无人道的碾压,以及当今面临的资源紧缺、气候变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因为资源紧缺大家现在都在研究太空采矿(包括腾讯也在布局),气候变暖这个话题延展到历史气候周期上,也仅是小小的一段,根据规律下一个小冰河期可能也快要到来(上一个在明末,明朝灭亡的一大主因)。

  而国际政治与权力格局对资源配置的野心,很抱歉,本人实在不敢说什么意见,平时也不研究国际新闻,不关心时事,只是知道华夏之外一片黑暗,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纳米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前沿医疗,国外开发出了杀人蜂,以后战争方式进一步改变等等等等。

    那么回归最后,其中哲学将要在以后的发展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说的哲学,不仅包含了李世龙教授演讲中的佛学,也有其他宗教以及东西方的其他哲学体系。在演讲中,李四龙教授讲佛学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人是不完美的,而佛学回归本位就是让人类趋于完美,这种完美是在精神层面的完美,立足于生命的圆满,着眼于生命的和谐,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更替。是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

    演讲到这里的时候演讲基本结束,其实何止是佛学,中国的道家、儒家,国外的宗教、柏拉图等哲学家,其意义都在于精神的圆满,虽然理论不同,但是大道终点,理都是相同的。

    科学家的终点,确实是神学,因为当科学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也只能去神学中去寻找答案,而神学,就像现在物理学一样,经常都是物理猜想一个又一个,偏偏没有验证的手段,怎么办呢,去信无所不能的神吧!

  我是徐先森,胡思乱想勿要当真。见笑见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科技与哲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