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妮科特、梅兰妮.克莱因大集结

时间:2016年5月8

地址:大溪地

图片发自App

你与孩子心灵的距离,决定了他走进世界和别人的能力和距离,孩子的世界需要有你的走进,需要你走进的他的世界里,把他带到外面的世界里。

      家庭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你离孩子有多近,你是否有走近孩子的能力。

而家庭教育真正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因家庭和我们父母的存在而拥有丰满和细腻的感情世界,你能否与孩子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决定了你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教育的结果。

无论我们对孩子寄托了多少的期待和多大的希望,如果我们没有走近孩子的能力,没有懂得孩子的能力,不能与孩子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那么我们所谓的教育和给予,有很多时候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越努力越痛苦,越希望越失望,越爱越孤独,离孩子越来越远,没有建立在紧密的亲子关系前提下的教育,都可能是苍白和无力的,不会给我们想象的美好,还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无奈和委屈。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都被赋予了人性和生命的灵性,正是这种人性和灵性,让虽幼小和脆弱的他拥有了创造无限生命成长的可能,而所谓教育就是让这个幼小的生命找到他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这个世界因为有你而不同,真正可以让这个生命找到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就是他生命的贵人,而最大的贵人,就是父母。

  我看完这一段话的时候,我再一次进入了沉思,自客体关系以来,这课上的比自体心理学更难受,犹如一张错综复杂地图展现在眼前,如果说自体分析是一把精微的手术刀,那么客体关系就是一把屠龙刀,不仅挥向自己,也挥向了所有的关系,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字眼:中国人富不过三代,一个笨妈带坏了三代孩子等等…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有太多的问题和苦恼,为什么我们教育出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家庭教育真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情感教育,其实父母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爱,拥有爱,学会爱的能力,让他可以更好的去爱世界,爱别人,爱自己。

   如何有的爱能力呢?看客体关系视角下的【早期心理发育】在最早期母子关系最早期的这一级如果受到破坏,孩子早期的塑形就留下了很多缺陷与【成年期心智中的关系建构的能力】

图片发自App

案例1:从外星球重返地球zl

第一次:来到现场像石头一样僵硬,孩子是僵化的(老T判断通过座位判断母子关系,另外发现这位母亲的意识太好了,能够看到孩子的问题,可以持续去帮助她,母性是充满力量的,这位母亲也进了C&B15班一起学习)

第二次:感觉比第一次更加僵化了,老T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这个孩子像是来自外星球,因为在现场与这个孩子完全找不到接口了,这次他的位置,坐到对面长沙发的最边边,头也不抬,不像之前还能抬抬头,这次是怎么引导都很难打开话题了。

老T澄清:我们重新再次来合作,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因为你需要交朋友,你渴望交到朋友。

回到上次的话题:(看老T如何建立关系,如何建立客体关系)

上次你来是早上,这次来是下午,你看看周围有什么不同?(还是低着头)你试着看一看你的左边(他勉勉强强稍稍动了一下,开始有点松动)问了两边才开始说,第一遍都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多了一个人(把孩子的边缘化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反映了孩子现实检验的反应能力都表现了出来,观察的贴切性)

但是某些孩子的观察贴切性是很弱的,也许有的孩子会说:我看到一盏灯,因为上次没有看到(对于某些孩子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对于有些孩子在现实检验性的这个环节也是残破的,灯是安全的,因为他不需要对话,因为多了一个人万一要相互介绍,对于这个孩子这点是不敢说的)

接下来:老T开始问:你在这一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一段关系的建立中不要轻易的放弃,对方不接纳你,对方对抗你,他还坐在那里就不要放弃,在咨询中不要轻易去放弃一个人。

    T引入形象对话:有一天与妈妈一起去吃饭,你会吃什么水果?(不说话,老

T开始引入:)香蕉,橘子,西瓜,(T有直觉他会喜欢西瓜,他点点头,大概数了20种水果,整个过程中就是点头,摇头)在这个过程中zj说了一个重要的水果,也许你们都不爱吃火龙果,不喜欢吃但是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吃,(在形象的体验中找一个个的切入口,很不容易,当他说我喜欢吃,体验又出来了一层)这中间很考你的心智,如果你确定要建立这个关系就不要轻易的放弃,一定要想办法,不断的安全的去接近,不要轻易的破掉对方的边界)

第二次引入:我们用水果来形容一个人,你看张老师,郑老师的形象,气质最想哪种水果?你跟我说说,我们在告诉你,你像什么水果?)

像菠萝,一开始吃不好吃,越吃越甜,越吃越好吃,郑老师像橘子,甜丝丝的;

zj说像:苹果,甜甜的,(孩子没有太多反映)

T:像山竹,外面是很硬的客,不知道往哪下手、很硬,给人很多的错觉,但实际里面是非常甜美的,好吃的(孩子使力点点头)

T:在孩子的心中对老T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用这样的方式把客体关系建立起来了。

(把母亲叫进来,教母亲去建立关系,怎么去教育孩子,母亲与孩子原本品质关系的是非常棒的)

母亲参与进来,首先请母亲来猜,在他们彼此心中对方都是什么水果?(这个孩子都打开了,笑眯眯的)整个治疗结束:从外星球重回星球人。

最后17岁的孩子,5句话:总结

@张老师和郑老师很温柔,感觉不是坏人

@没有妈妈在我也能自己思考的

@与老师的互动很开心

@偶尔环境的改变也不是坏事

@感觉能适应能人慢慢的交流

如此细微的聆听到客体关系的建立的艺术,人与人是那么远,这么近。

这个孩子与母亲有基础性的关系,而有些孩子看似很活泼,但是在早期的母子关系已经破损了,这场客体关系的建立,在关系层面上不要看表象的关系,在外围的关系中,我们看不到核心人格的内核,也看不到本我的核心基础,这也是我们成年心智最重要的一个机制。

图片发自App

虚假自体的形成:为什么孩子早期会那么多的顺从?是因为被母亲的意志与焦虑所格式化了,这种孩子最容易内化母亲的动力学,比如焦虑。

恶龙的产生:首先要花大量的经历去接近,安抚他,因为他会不断的撕咬,这是因为内化了一种缺陷性攻击,这只恶龙抵拒着我们在人格层面很难做更深层次的修复。

图片发自App

为甚什么我们怕黑?关于黑屋子故事:是我们对于黑暗的恐惧,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人在黑屋子里走不出来,在黑屋子持续紊乱,习得性无助,无论怎么带也很难带起来,这是被恶龙吞没的一颗顽石。

图片发自App

@退行和攻击:(易形成施虐与受虐)母亲的类型不同,养育中的孩子曾受的风险不同。

@神经质母亲:焦虑,情绪管理无能。
@母亲对孩子的理解无能将让孩子定位低能:这是否意味着一个母亲她意识不到孩子在想什么?甚至她根本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某些言语与行为已经植入了孩子心中,导致:孩子自我认同的问题(如果早期的自我认同有问题,会牵扯未来到社会认同,早期的自我认同来源于母亲,社会认同是来源于父亲)。
@着急的母亲:孩子不在身边会非常想念,但是孩子在身边高强度的打压着孩子,掌握不好边界。
@第四类母亲:三种母亲的总集合。
图片发自App

@真话与假话,秘密是一种分裂的表现,秘密越多防御越多,向外连接就越封闭。

图片发自App

@孩子成长中的内在动力建构的品质:孩子早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不是以成绩来评判一个孩子的优秀程度,也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这样很容易剥夺了孩子的乐趣与兴趣,一定要培养孩子受挫能力。

@枯竭感,早衰,心智折损:一定内观要看到心智折损,这种折损会以投射的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

@真实性:内观自己,比如你看待一件事情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把干扰的条件放下,体验真实的感受。

@虚假性:是什么路径在干扰你?是什么一直在干扰你呢?那么多的干扰怎么能不影响你,你怎么能不发展出一套迎合的,妥协的,放弃的人格机制。

比如:偶尔发发牢骚,需要我们去看到那种拉扯的分裂机制,这个路径中是什么在干扰着你?

图片发自App

@原生家庭的破坏,首先会破坏心智,所以心智与关系是紧密连着的。


图片发自App

在微信中如何展现一种浪漫主义:在偶尔的晒吃晒喝以外可以晒一点你的感受与领悟,未来慢慢的可以晒一点你与这个世界的对话,这也意味着生命在不断的进化与进步,微信是你的人格档案,是一种生命形态。

客体关系是一种潜在的空间:客体关系更有边界,更平等,更有私密的空间,我们都有私密空间,不能随意闯入,在关系中不是付出与得到,而是有全勤投入的状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让步:是一种主体的澄清。

图片发自A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真实经历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反思,我们对母亲的印象?我们是否还在抱着非常原始的关系去看自己母亲?你有没有真实的去感受你的母亲?

用一种比较原始的眼光去看(在客体一致的情况下,我们看待那个原始的模式与现在关系模式有多大的差异?我们是否还是停留在原始的关系中?在经历中,你所真实感受的就是你起伏的那个过程。
@想象的人物:我们所经历的都都在按照我们的经验去格式化了形象,对一个人的想象是常态——经验的格式化。
@边界:我们是否有反思的能力?是否有心理学思维,给彼此那个空间感,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我们与自己的想象也是有边界的,不要抱持我们所想象的东西,有反思的能力不容易去侵犯对方。

@一直在等待那个人:等待那个人可以与你交流,给你带来激情,活力、你所等待的那个人就是你所想象的那个人,就是理想化的形象,也就是荣格理论中男人心中有个完美的形象阿尼玛,女人心中的完美形象阿尼姆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有个完美形象的追求,但是边缘化人格障碍的人是没有完整形象和想象的那个人,因为他们的形象是破损的,破裂的。

dd提问:我们自己的经验格式化会对真实性的判断有巨大的干扰,那如果我遇到一个新的人,我就会把旧的格式化带进去,我应该如何处理这个干扰?

T:先不要忙着处理干扰,而是先看到这个干扰,你跟他相处了几个回合以后,你会自动的有个隐性的比对,这个人和我之前相处的某个人很像,我们要做的是看到这个进程,如果能看到进程,边界就出来了,为什么很多人在关系交往中有很多想象在里面,甚至有些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跟我之前以为的一点都不一样,反过来我们想想,他凭什么会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呢?如果那样,那么让我们看到里面有太多的个人主观意识和很多格式化,挤压了彼此很多的空间。

dd的提问引出案例:

之前说到的案例,一位母亲在微信朋友圈晒孩子的优异的成绩,曾在咨询中,老T给了他三不要的提醒,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过份的话。最近孩子状态不好,被痛打了一顿,也就接上了dd的提问,小孩子犯了一个错误,不要以自己的以为的状况或意志去评判,指责,要求,警惕孩子,因为也许你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就武断的下了判决书。

孩子做作不专心,东张西望的,原本20分钟可以做完的作业用了2个小时才完成,家长看到这情形很生气,痛打了孩子一顿,岳母们都在家,看到这情况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原本做好饭菜,也不吃了就出去散步了,当家长打完后气头也消的差不多了内心开始很内疚,孩子在旁边一直哭,叫孩子一起坐下来吃饭,平息后开始问孩子,说说今天怎么了?孩子说:今天在课堂上被老师罚站了,老师还要求请家长来学校(其实是孩子被吓到了)为什么呀?因为在学校发生了一件事情,同桌的小女孩站起来趴像前一桌拿东西,这个孩子用手撮了一下这个小女孩的屁股,恰好这一幕被老师看到了,老师不能容忍,当场在课堂上孩子就被罚站。家长一听,错打了孩子,老师的这样的做法是很容易伤到孩子自尊的,家长想老师这个做法到底对不对?不对应该怎么办?怎么与孩子沟通呢?因为T提醒(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是非)

      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他可能会无限放大了会创伤孩子的一个小事件,因为小孩子不懂,或许他只是觉得是好玩,但是老师放大了事情本身(一个孩子要健康的成长是多么的不易,最伟大的老师一定是父母,也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小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不要被我们成人化的理解,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幻想,不要轻易的阻碍孩子的幻想能力,但是一定要在现实的链接层面关注他,提醒他,而不是打压他,作为父母不要以焦虑的方式破坏孩子的幻想,可以尝试更多的与孩子交流:假如这个幻想在现实中会发生什么呢?(留给彼此,留给事件一点幻想空间,也留给现实一点空间)

Sh提问:家长需要做出点什么反应呢?

T假设:如果是我,我会跟我的儿子讲

      首先:一定要问孩子感受,这件事情你怎么看?(一定不要去强化情景,比如:当时老师除了对你罚站以外,有没有揪耳朵?扇你耳光?(在这种创伤性的情境中,还要看老师的反应,有没有在语言上的呵斥:严重一点就是比如这是流氓行为,轻一点的比如人家是女孩子,你还不害羞)——不要回到创伤的情境中,更不要粗口骂老师,应先把老师这个人物先放下,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假设孩子说:想不通, 是什么想不通呢?(如果他想不通,暂时也回答不了他,就先别回答,先关怀他,用一种调侃的方式与他交流,摸摸孩子的脑袋,搂着他的肩膀跟他说:以后不要这样做了,毕竟人家是女孩子嘛,无论对方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不要这样做了。

      这么细腻的一个过程,感受到孩子是如何在父母呵护并正确指导的情况下茁壮成长的,也再次验证了,孩子最伟大的老师一定是父母,有相对开放完整人格结构的父性与母性,这样的家庭,孩子是幸运的)

投射性认同:

好的认同与坏的认同,他的理智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控制不了,恐惧,愤怒,攻击,投射到一个客体身上去(在治疗中来访者会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生活中,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投射到他的身上)投射性认同决定个体、伴侣和家庭的发展,并且它们在团体、社区、艺术和媒体中也起到作用

西格尔:“投射性认同是将自体的一部分投射到另一个客体的结果。”

施泰勒对投射性认同的定义:它是一种原始机制,其中自体的一部分被投射出去,进入到客体里, 投射性认同的目标有(1)除去自体的这个部分(2)攻击客体(3)与客体的一种原始的交流。

结果有:(1)自体和客体间缺乏分离(2)对客体的觉察方式发生改变(3)因丧失了被投射的部分,自体被损耗了(投射是一个精神机制,但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灵状态)

人际心理互动中的操作分成三个阶段:(1)去除自体的一部分,并给其他一些能接收到的人(2)迫使其他人体验这个部分(3)然后再把它从其他人那里拿回来。 投射性认同的目的:(1)防御:自体与自己不想要的部分保持距离,并认为这是其他人身上的。(2)沟通:通过迫使接收者体验到一系列类似自己的感受,自体感到被理解。(3)客体联接:在与足够独立的接收者互动中产生投射,同时由于接收者与自体并非迥异,能容忍一些错误的知觉,从而产生一体的感觉。(4)心理变化的通路:投射之后再内射,自体被接收者改变,这种情况常常在母婴关系、婚姻关系或者患者——治疗师关系中发生。

科恩贝格: 投射性认同:(a)将内在经历中无法忍受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b)和被投射的部分保持共情(c)通过防御内在经历中无法容忍的部分,试图控制客体(d)无意识中诱导客体与它被投射到的部分产生实际的相互作用。

接纳:投射性认同是个无意识的内心过程,其中的冲突包含在自体中或被投射到一段关系中。接纳进一步指出配偶双方都参与了投射性认同这一过程,用现代术语来表达就是,双方都同时是投射者与被投射者。所以接纳将婚姻描述为一个互动的令人满意的共谋系统。 投射是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它包括了:  (1)表达某种不能被接受的内在心理体验。  (2)将这种体验投射到某个客体上。  (3)对被投射的部分缺乏共情。  (4)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力量,会和这个客体保持距离或疏远它。  (5)这个客体不会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  (6)与压抑相关,而不是分裂。  (7)这在神经症中很常见,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性防御机制。

愤怒恐惧是最强的情感反应,一定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受虐与施虐结构:在关系中无休止的拉扯,没完没了的纠缠,让我们看到关系的关闭性,少谈一些主义,多做一些实事。(走出你的经验格式,看到更多的思路,路径与可能性)与一个人的关系是多维度,一个人关系层面越多,层次越高,他的关系层面会更高,成熟的人有更高平台的对接,不在片面的看待一个人,不要误判:经验系统,关系系统,让经验导致了关系的封闭性。

下一季进入新的单元,用客体关系的视角去穿越电影,去分析电影中的关系,看的立体,看的清晰,帮助我们理论应用性的学习更深入的去探索。

图片发自App

最后分享一点:T与杨阳对话,如此简单的话语,却令我湿润了眼眶,被一种温柔的力量包裹着,再一次提醒自己用力的艺术。

T:最近可好?

yy:很安静,能安静的笑着看身边人的喧嚣,能安静的看自己的悲伤和感动,一点都不躁动。

人格缺陷的修通和修复,是在面对心智的挑战,人格的挑战时,你能否去面见他,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妮科特、梅兰妮.克莱因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