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风起洛阳,背景设定与史实对照

风起洛阳看完了,烂尾。

后面两集就像本来拍了三集的,硬生生剪成了两集。都剧终了,这个反派还到处杀人,一个一个杀,看得鬼火大,而且这些线跟三个主角没有任何联动,就像这个导演发神经一定要交代后事一样,一个一个把角色杀掉。三个主角压根儿不知道。是不是有主角根据这些杀人现场确认武攸决身份的戏啊?拍了剪掉了?拍得稀碎。

武思月下线那段,毫无波澜,根本不能引起共情,就觉得他娘的搞笑吧。

拍着拍着旁边一堆人都不见了,就一个武思月在那里中箭?她不是扑到了武攸决后面吗?接得那么准。那武攸决就应该在她身后啊,怎么正面镜头就只有七彩的布条在那里飘啊飘,武攸决呢,那么大一个武攸决呢,她是给布条挡箭吗?还有那么多的群演呢?不是围得密不透风吗?下一秒全部消失了?就剩男女主在哪里演?

还有拿个小弓箭成功击杀女主你是认真的吗?

你要说这个忽然飞墙走壁、百步穿杨的柳十郎其实是另一个深藏不露的大反派,那还有点说服力。

不是大哥你这么强,前面打什么酱油啊?

你出来射两箭,那什么春秋道不是当场跪了吗?

你干嘛要最后五分钟才趴在那里瞄啊?

还有那武则天,在宫里那个圣旨,在大街上那个讲话,实属拉胯,就算你整不来文言文,大白话也不用说得那么社会主义吧。

还“朕有愧于你们”?愧愧愧愧……不是你搞清楚,你搞清楚,武则天,她上位的时候,已经67了,她跟唐太宗李世民表演那个匕首驯马的时候,大概15岁,她四十几岁当皇后的时候就垂帘听政了,她老公不做事的,都是她说了算。

五十年啊,整个国家的事她管了至少二十年啊,什么叫圣人,她当皇后的时候全长安的人就要尊称她与李治是“二圣”,什么叫圣,就是她武则天是全大唐所有人的神、佛、主!

当初泰山封禅,回京路上,周围十几个国家的酋长都由她接见。这还是二十几年前。

洛阳是她亲自迁的都,她定的都城。洛阳纸贵,都学过吧,那是晋朝,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天下最富最大的城市,六朝古都,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烧了一个粮仓,就搞得一堆人去皇宫叫嚷,谁给他们的胆子?春秋道吗?

演得好像没几天就家家都没有余粮,没吃的没喝的,世界末日了,要亡国了?

为什么武则天跟李治能够理所当然地用这个“圣”字?就是因为他们治下,大唐有钱啊,经济富裕,兵强马壮。

这时候为什么没有出世的名将,只有李世民时期的老将?因为不打仗啊,打也只是随便打一些小国,大唐太富了,天下太平啊,太平公主,多出名啊。

武则天为什么要定都洛阳?因为关中长安是李家大本营,洛阳才是她武则天的地盘,神都洛阳,就是她真正掌握大权的地方。你让她站出来说,朕被人烧了个粮仓,就感觉特别对不起你们,侮辱谁呢?

她敢说,洛阳敢听吗?

正史怎么写的?她当皇后的时候,李治找了几个大臣秘密商议,要去除她的后位,有宫女百米冲刺跑去告知她。她一来,李治一个屁都不敢放。

她垂帘听政,很多官员不满,都是历经了几百年屹立不倒的世家大臣,她武则天只是一个底层出身的女儿,这时候又有多少官员支持她,史书上记载得一清二楚。她凭什么,就凭她的脑子,她的本事,她的学问,她的眼光。

史书为什么不得不记载这些在朝堂上曾经支持过她的大臣名字?因为她记住了每一个帮她说话,站在她这一边的大臣,加官进爵,庇护子孙,提拔他们,器重他们,于是这些人青史留名。

武则天跟他们说,你们替朕受苦了,他们敢听吗?

什么是苦?

是她小时候母女被所有亲人欺凌吗?

是她被李世民厌恶从此不得见驾吗?

是她差点给李世民殉葬,只能把未来的希望托付给他的一个小儿子吗?

是她削发甘露寺看朱成碧泪纷纷吗?

是她回宫之后遭受的各种非议算计吗?

是她襁褓中的孩子离奇暴毙,王皇后大叫是你自己杀的吗?

是她那一天看到自己的侄女躺在丈夫的龙床上吗?

是她给了曾经欺辱她们母女的四个哥哥高官厚禄,他们却说因为你是皇后我们才做官做得不安心吗?

是她在泰山上在丈夫眼皮底下毒死侄女,四个兄长全部流放,这时候丈夫看她的眼神吗?

是那些三十年来堆在丈夫面前,无穷无尽的弹劾她、要她死的奏章吗?

是那些人几十年如一日看着她的丈夫祈求他罢黜她、杀了她的目光吗?

是她看着洛阳,想着那些流着她的血,却姓李的儿子吗?

是她看着大佛,不知道要将自己的江山交给哪个儿子才能保住这一生的基业吗?

她苦吗?

有人替她受过苦吗?

她需要别人替她受苦吗?

她会觉得她跟“苦”沾边吗?

那一天,她当着李世民的面,掏出一把匕首说,陛下我能驯服这匹马。

她以为李世民戎马一生,雄才大略,会欣赏勇敢烈性的女人。

李世民不是。

她才是。

她就欣赏她自己这样的女人。

她是非常喜欢文章的,当了皇帝后,作的诗也非常有气象。

那当时为什么不向李世民展示她的才华呢?

可能当时,她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学问。小时候被那样欺负,活下去都成问题,哪能好好读书呢?

反而认识李治之后,她的学识逐渐超过了他。当皇后的时候,已经能处理政务,直指要害了。

五十年后,她在洛阳一条街上,说朕没管好洛阳,有愧于你们,编剧扯淡。

就跟不良人是洛阳最底层的贱籍一样,扯淡。

即使挂着马伯庸三个字,我还是要说,这部剧扯淡。

武则天经营数十年的朝廷,那么多亲手提拔的大臣,就一个武攸决能做事?其他人死的?

就一个侄子的关系,他还想登基?怎么敢的?世家,氏族,皇族,他们怕的是武则天,不是他武大郎。

发个粮食就能收买人心?就能让全洛阳的百姓感激涕零?那武则天几十年拼死拼活大杀特杀干什么?

剿灭一个躲躲藏藏的春秋道,就能拿到威望,不世之功?大唐的人这么好哄?

掌管两个安保部门,就能掌握权力,调兵遣将?武则天的军费喂了狗?三省六部集体昏迷了39集?

武攸决在推车上演讲就更搞笑了。说两句漂亮话就能让六朝古都的百姓纳头就拜,贞观之治上百年治了个寂寞?

真这么简单,那佛教南北二宗的神秀、慧能还开什么坛,讲什么法,也搞个一模一样的舞台喊话得了。

当年李治武则天又千里迢迢跑去泰山封什么禅,祭什么天,直接长安洛阳东西二都轮流喊麦啊。

结合时代背景,大唐姓李,拜老子为始祖,道家就是大唐的根。自法琳护佛、玄奘取经起,佛教大盛,李治武则天都信佛,佛教就是大唐的枝叶。儒家,更不用说,科举,文治,这是大唐的血液。

李治对三家客客气气,武则天亲自请来高僧神秀,行跪拜礼,上到公卿,下到百姓,基本上都是三家都拜,这是一种精神需求,也是一种统治手段。可以说,他们的精神文化非常富足的,这就是大唐诗歌的社会基础。当然也会信外来教派,这是大唐文化的多元选择。

三个精神支柱,武攸决一样不沾,一样不通,病病怏怏,就只能趁着整个大唐的文人武将集体睡着的时候,出来做他的春秋大梦。

所以他的反派设定杀伤力非常的弱,他做的所有事情说是会破坏大唐安定,就没什么说服力。因为他根本触及不到大唐真正的要害。

所以就只能加一个超越时代的炸药设定,来掩饰剧情上的单薄贫瘠。

为什么剧里布景那么多佛教因素,剧情上的相关设定、相关台词却少得可怜呢?就只有一个反派喽啰是和尚设定,背景板的天堂大殿是供佛的。

因为实在抠不出来啊。主角团摸爬滚打,反派搞阴谋诡计,他们就是这边搞出一个问题,那边赶紧解决这个问题,都是跑腿卖力气的活,你让他们这些人怎么秀出大唐气韵啊?

内卫联坊两个都是功能性机构,跟思想文化这些,实在沾不上边。只能抖机灵了。

找内奸是吧,我先这样再那样,骗你技能,然后蹲草,一套带走。

又找内奸是吧,来,看我眼神,对个暗号,一two三,就是你了,送粮!穷过堂!散心!耶妹纸!还有你,武大郎!

好、好剧……咦,这个套路刚刚不是演过吗?又来?又来?

别跟我说主角小人物,没文化,都是官都是皇亲国戚都是大英雄,你看高秉烛墙上的字(道具),不是写得挺好吗?

也亏得黄轩演得好,瞎的都能演出裸视力5.0的气势,不然这剧真没法看了。

配角呢,大家都很喜欢权谋,那个武慎行说你赶紧弄一些朝中大臣的黑料给我,我一听笑喷了,跟武则天玩这套?

这是在武则天眼皮底下撬她墙角啊,大侄子你忘了当年四个叔叔和贺兰阿姨怎么死的吗?

相比之下,武攸决每次声东击西,不讲武德,欺骗几个正义的小朋友,都变得非常高级了。

你看里面四个涉及诗歌的例子:蔓草杂野,明火焚之。归藏凤出天下倾。连山诀。柳七娘念的那个耀天枢。

咱们再想想这些人名,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高适李商隐,对比一下你在这部剧里听到的打油诗、大白话圣旨。

简直了!

道家的元素倒是挺多,却流于表面,什么炼丹啊发药啊,不是你们是不是忘了神医孙思邈是唐朝的人,李世民时期的人,才过去多久啊,大唐的医术水平这么拉胯的吗?用炼丹代替吃药,还一堆人排队去吃?

而且太子送道家的仙丹给武则天这个剧情也怪怪的,因为武则天是一个非常非常偏爱佛教的人,她最艰难的时候,是住在寺庙里活了下来,她修神都大佛,修天堂大殿,她下令全国广增寺庙,她亲自请高僧神秀入京,以弟子礼跪拜求法,这些都是有记载的。但道教,她就没什么明确的态度了。

查的资料显示她是佛、道并重,毕竟她用的还是李唐的老臣,面子还是要给的。

说到李唐,你想啊,道教是姓李的,是李唐的根,她夺了李家的江山,道教对她来说,就是一块压在她头上的阴云雾霾沙尘暴啊。

道教是容不下她的,她要是也信道教,那就是一个笑话。万一道教说,你武周要求道,就得把李唐的江山还回来,她怎么办?

所以,她必须找一个制衡道教的力量,找一个支持她的精神图腾,那必然是佛教啊。

你让她去吃道教的仙丹,不管是长生不老还是延年益寿,她脑子瓦塌了才会去吃。

这个道理太子几十岁难道不懂吗?还敢拿道教的三无产品给她吃?

再结合这个背景,李渊李世民都是尊道抑佛的态度,玄奘取经的背景是唐朝佛教当时没有权威的理论,内部鱼龙混杂,不方便统治,到了李治才尊起佛来,因为佛教的民众基础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李治这个人其实对道佛都是“你要为我所用”的态度,他还尝试过下令两教弟子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行俗礼,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才不了了之。武则天则是大力砸钱提倡佛教。

佛教对武则天也是大力支持,为了支持她登基,连说她是弥勒佛转世的伪经都造了出来。可以说,武则天能登基,佛教在民间对她的鼎力支持占了一半功劳。

这个背景下,太子搞那么大阵势信道教,献仙丹,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武则天那句“吃了你的仙丹是不是当场暴毙”可太有意思了。

李显信道教是他以后当皇帝后,才敢恢复李唐正统的道教地位,即使如此,对佛教也是非常尊重的,剧中起码把他的智商拉低了一半,其实武则天对这个儿子的忌惮心不小,因为李显的确有点本事的,绝不是剧中那个窝窝囊囊、五迷三道的样子。

武则天对他是“皇位我可以给你,你不能抢”的态度,就这剧里,他变成了一个叉烧,我看武则天还不如传位给永川郡主呢。

真是一部神奇的布景剧,把道教黑得体无完肤,把佛教搞得虚有其表,儒家更是别提了,书面台词都这么拉胯,还敢把唐朝尊儒崇文的背景拿出来讲吗?

这个剧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些正义、英雄、保卫神都这样的车轱辘话,更有意思的是,道佛儒这三个大唐的精神图腾在里面全都是反派工具,所谓的大唐盛世全靠布景在撑着。

你看就一个“蔓草杂野明火焚之”翻来覆去喊了39集才折腾完,真正的历史对决可是这样的——

佛教出一本书(大云经),说武则天是佛祖转世,武则天立马砸钱(大云寺),说得好,支持!

道教立马出一本书(老子化胡经),说你佛教是老子(李耳)马甲,老子才是你爹!

佛教暴怒,岂有此理,我还说你老子(李耳)是我佛祖的座下弟子呢,管理员,封号……李显,叫你呢,发什么愣!

李显:啊……这个,哎呀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要吵嘛,这个这个化胡经的确有些不妥的地方,哎呀你听我说嘛,咱们老李家已经很棒啦,不用这个化胡啊化蝶来搞这些有的没的,大度,要大度啊,烧了吧。

道教一听,也是哦,我们中华正统,跟他一转学生较什么劲,散了散了。

佛教一看,这书烧得挺快,给你个面子吧,别别扭扭说了句:好啦,我承认你也很强啦,当然,跟你妈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李显:你你你你别提我妈啊!

佛(瞪眼)道(期待):你对你妈有意见?

李显: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这不比“蔓草杂野”好看多了!

都是史实啊。

稍微了解一点唐朝教派之争的背景就知道,一个春秋道,连西域那边传进来的一个十八线小教派都打不过吧。还明火焚之,这口号叫出来,怕是波斯明教第二天就能把它春秋道的地刨没了。(喵喵暴怒!暗杀你哦!)

还敢到处搞破坏,又烧又抢的。

还是儒家里面出来的,搞一些道家的技术,整出一个道尊,噫,千万别给国子监、孔子庙那帮人听到了,读书人骂起人来,能万载流传的,参考骆宾王。

我就不相信后面这武则天狗屁不通的台词,都是马伯庸自己写的,用脚写的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吐槽一下风起洛阳,背景设定与史实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