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件事,让我深有触动。
一件是武志红在《圆桌派》中,他说:在东西方的养育之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异,东方文化是他制他律,父母制定规则,让孩子从小围绕着父母的意志转。西方文化是自律自制。他律他制导致我们总想破坏规则。
他还说:溺爱是中国父母发明的一个谎言。
自律的前提是:在自己的尝试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之后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在规律与秩序。溺爱不就是凡事包办,不给孩子形成自律的机会吗?
一件是柴静采访卢安克,问,何谓教育?卢安克安静的说:教育就是让孩子拥有内在的秩序。
一件就是最近关于教师惩戒权的讨论。
从官方言论来看,教师的惩戒权应该立法处之似乎是大家都一致认可的事情,但怎么罚,如何罚,由谁罚等细则却还存有巨大讨论空间。
光明日报说惩戒要有尺度,要爱意,有温度。虽谨慎辨证,却也言之过泛,身处一线的教师就知道,期间惩戒尺度如何把握,对孩子的影响如何,家长们不会怒而反之,等等都是一件极其难以把控的事。
我似乎觉得,这三件事情似乎在指涉教育任务的一个重要维度:
自律与他律。
何为自律?通俗来讲,是指个人自己内在的秩序。一个人一旦建立了属于自己内在的秩序与规则,就会懂得自我约束自己,自己给自己定规矩,自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么走,这样活着,人才有意义感。在自我约束中,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可以说,自律才是意义人生的起点。
何为他律?是指一个人行为处事,不得不遵循的一些外在的,由他者规定的秩序与要求。
自律具有主动性,自发性。他律具有强迫性,社会性。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由他律逐步内化,并学会反思他律,最终形成自律的过程。
所以,一个人成长,少时习惯他律,长大渐渐学会自律,而一旦自律建立起来了,独立的人格才建立起来,人才真正的建立起来。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自律,也学不会自律。
而中国式教育,习惯了他律,习惯了一切包办,一旦等孩子长大成人,内在没有办法建立起自律,没有办法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自然很多教育怪现象就出来了:高考前,都是老师安排着学,一到大学,自己学就不知如何学,放任自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啃老似乎理所当然。还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孩子竟反手杀人者亦有之。而广大中国的父母们,也根本分辨不出溺爱与爱,其度何在?为何有些“溺爱”的孩子长大后知道孝顺父母,而有些溺爱却变成谋害孩子的杀手?
身处教育领域,我亦对此常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我们重申教育的目标之一:教育应该是要培养一个具有自律性,拥有内在秩序的人。那么拨茧抽丝,很多观点就可以拨开云雾见天明:
包办教育不是真正的爱。
关怀与体贴永远不嫌多,但爱孩子不是一切包办。
在年少时,甚质一直到初中阶段,他律很重要,秩序与规则很重要,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很重要,因此私以为惩戒必不可少,但实施他律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孩子以示警戒,从而强化或弱化某种反应,而更应该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自律。
这就要在惩戒过后,既让他们明白惩戒的后果,同时还要作通思想工作。
但有些思想工作,为何效果不佳呢?
比如苦口婆心式:这是为你好。
比如恩情感化式:你这么调皮,你的父母在外含辛茹苦,你对得起他们吗?
比如未来威慑式:你这么任性,将来长大了出了社会就会吃大亏的。
这些理由,说一次两次,还有些效果,再后来就要打组合拳了。再后来,说多了,孩子们就学会了一边听道理一边却偷偷翻白眼。他浑身不自在,甚至有种想要逃离的冲动。自然效果就差了。且遵循边际效应。
为什么这样的大道理说多了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都是他律,都是外在的要求。而不是他自己内在秩序意识的建立,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觉得外在秩序意义重大。
记得当年新接手初三,孩子们很是不服管,纪律有些乱。
我停下来,跟他们讲了一个电影院的故事:所有人都坐着看电影,其中有一个人想看的效果更好,所以就站起来看电影,其他人看他站起来看电影,自己也站起来看电影,最后的情形是,所有人都站起来看电影。站起来看电影的效果如何呢?所有人都昂起头来看电影,结果也就是把电影看完。但和坐着看电影相比就是:所有人都很累。
当我把故事讲完,他们就都安静不说话了。在他们心里,应该有所意识到外在秩序对于他们每个人自身的价值何在。
而对于孩子们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内在秩序,这应该是个深远又系统的课题。
我朦胧的感觉,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又或者所谓的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猜,自律的形成,除了他律的内化之外,最要紧,应该是自己去动手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建立,而不被别人所代替。在步步试错过程中慢慢的建立起自己的掌控感,能力感,以及秩序感。
在《告别卢安克》中,卢安克如是说:说教没有用,行动有用。
私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