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吴晓乐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九个故事,每个读来都让人心疼。有多少打着“为你好”旗号的家庭教育,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长久的伤害。这些孩子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和自己、和父母和解。我又开始思考教育的初衷,一开始面对一个嘤嘤啼哭的软糯小婴儿时,难道不是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这辈子健康快乐就好?从什么时候开始,当父母的想要的越来越多,以至于于无形中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所有物,企图引导甚至操纵孩子走上自己设计好的人生、或者弥补自己未完成的遗憾?

不曾被好好疼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人。爱是一种能力,然而,爱的方式需要学习。有些爱,可以如练习曲,在一遍一遍的演练中,逐渐完备。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却不允许有练习,因为,至亲的爱虽然很牢固,但亲情的伤痛也很顽固,父母每一次错误的爱的试验,都可能给孩子烙下永恒的暗影,埋下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有时我们会努力不够,有时我们会用力过度,但更多时候,我们可以放下姿态,寻求和解。就算绕过整个地球,亲情的微光,总还是会在密林幽深处,闪烁引路。你伤痕累累,但返乡不会无解。

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长,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亲子关系。为人父母的初衷,从来都不是给孩子带来伤害。在养育子女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负重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带着忐忑与期待,在曲折的路上砥砺前行,试图一起到达未来。所以,作为子女,我们要学会宽容这些父母无心带来的伤害,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并接受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并且及时做出调整,让亲子关系更亲密无间。

前两天和队友散步的时候,他问我,以后我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时候,会像我父母教育我一样吗?我说,首先我充分肯定我的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我的无限的爱与耐心,还有我爸在我成长路上对我的引导与默默守护,让我成为一个吃穿不愁、不会被物质诱惑的女孩子。这些是我一定要恪守的事情。其次,在我父母的基础上,我会充分地尊重我的孩子,会好好听他的想法,比如说,他告诉我,我对他的鼓励太少了,我一定会反思,而不是无条件地反驳回去。还有,不管我的孩子是男是女,我都会更用心地培养他们的财商。如果孩子有个愿望,需要一定的钱才能实现,我可能不会直接给他这么多钱,而是引导他一起想办法,看如何才能赚到这么些钱,来实现他的愿望。无论是打工或者理财,作为一个中产二代,我不希望他和我小时候一样,认为一切来得理所当然,有什么愿望了撒撒娇就可以被悉数满足。当然如果是女孩子的话,她打工的地点,我们一定要提前去了解好,确保是安全的。

仍有不少亚洲的家长服膺权威式的管教方式,他们相信,上对下的模式有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介入孩子的私领域,也是保护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这种氛围下,强调孩子隐私权的声音往往会被压抑,甚至遭受攻击。曾有一位家长跟我说:“在小孩子无法为自己的作为负起全责之前,既然父母可能得承担小孩犯罪的责任,那就有监督的义务。看孩子的日记、往来通信,合情合理。在小孩子成年之前,他们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也是没有隐私权的。” 在这样的说法中,“比例原则”四个字不见了。

若要一一列举出我从小到大听过的最厌恶的话,那么前三名里一定有一句是“我是你老子”。这种居高临下、毫无道理可讲的话一出口,我便知道可以闭嘴了,因为再怎么多说也是徒劳。而且,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尊重。不是作为一个孩子的被尊重,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被尊重。我不希望以后我的孩子也有这种感受,我想充分尊重他。如果他不想让我看他的日记,我就不看。如果父母和孩子相处得足够好,便不需要担心日记里会记录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也不需要过分焦虑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问题。至于那些躺在日记本里秘而不宣的青春期的小秘密和敏感的小情绪,就留给他自己好了。

在这个社会上,有一派人主张:“小孩本性善良,会做错事一定是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抱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没有认真品味过童年。小孩子是一种充满恶意的生物,必须随着年岁渐增,受到礼教的规训之后,才会学习收敛,或者懂得包装自己的恶意。”

小孩子最恐惧的事情,很好懂的,那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看到蔡汉伟的故事时,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他的妈妈,亲手毁掉了他,三次。第一次是在小学的时候,因为同学间的打闹导致儿子受伤,而咄咄逼人地把老师和学生家长痛骂一顿,导致儿子的妈宝名声远扬。第二次则是在初中的时候,通过转校和逼迫女孩写分手信的方式,强行切断了儿子和初恋女友的联系,导致了两人互相取暖的纽带彻底丧失,儿子心如死灰,再无留恋。第三次发生在高中,因为儿子不肯写作业和参加小考被英语老师挂科,他的妈妈再次出动,像泼妇一般地羞辱了有镇校之宝之称的英语老师。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这位母亲是否会在做出这些举动之前,好好思考一下后果,再谨言慎行一些?

下面这句话,便是这位母亲为自己大闹儿子小学的事迹作出的归因。看起来有点让人难受,这种心痛应该每个当父母的都能感同身受,但是处理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加柔和一些?辐射的范围,是不是可以小一些?

老师,你可以试着体会我的心痛吗?就像是你精心呵护的稚嫩幼苗,却因邻人没有整理他们的花木,台风一来,隔壁的断枝恶狠狠打在你守护多年的幼苗上。

而在这位母亲大闹儿子的高中之后,英语老师也因此辞职了。她觉得自己的心理负担太重了,因为此事引发了她对教育和责任的进一步思考,而下面这一段则是她对作者的倾诉。

老师的职业需求,除了专业的授业能力、协助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得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家庭情况,建立好家长与学校间良好的沟通桥梁,等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池,庞大的责任立即会压下来。少子化所衍生的负面效应,一般人往往从世代更替、抚养比的角度出发,在我看来,他们少提了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少子化制造出一对自以为是的学生与刁钻的家长。因为只生一两个,家长习惯将家中所有资源挹注在孩子身上,把小孩宠得无法无天。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家长感到不悦,但我的个人观点是,养小孩跟投资很像,今天你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这次投资的得失心不免会非常可观。简单来说,家长们开始把小孩放在很优先的位置。

学校教育有如营养午餐,大部分的人负担得起的价位,不会太精致可口,也不至于难吃到哪里去,不想吃的学生请额外花钱去学校商店解决。换句话说,一套规则,一定有你家小孩占上风的场面,也一定有风向不对的日子,这才是学校教育,想吃高级自助餐的人请找家教、补习班或者更小班、更贵的私校定制。

你当家教的,也见识过这种家长吧:把自己的小孩打包成一团,丢给外人。满两岁丢给幼儿班,大一点丢给幼儿园,之后换成小学,小学很早就放学怎么办?别慌,有安亲班。进入青春期,怕小孩会利用闲暇时间做坏事,便往补习班送。此类家长似乎很害怕和自己的孩子单独相处,急着把小孩的时段切割成好几块,安插不同的活动,每个活动有不同的外包负责人。基本上,他们表现出来的立场,即寒暑假带小孩旅游一趟,定期缴纳儿女的学杂支出和补习费用,手头尚宽的话,再负担一两项才艺项目,便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之前,有家长跟校方提议,说希望增加课后辅导时长,我很讶异,禁不住想:你们有多么不想看见自己的小孩啊!

其实老师真的不好当。就因为他们职业的特殊性,他们一不小心就成了靶心,受尽千夫所指。而指责他们的人,还不一定是个称职的家长呢。教育永远不是只有学校或者只有家庭,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母亲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带给我和妹妹不可计量的伤害,但都无法磨灭一个事实:她很想要把我们给“教好”,她比任何人都热衷做母亲,读了很多亲子教育相关的书,也不吝啬去请教他人。有一点毋庸置疑,她确实是爱着我和妹妹的。只是她不知道该怎么爱我们——这两个出自她,但又和她不同的生命。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可以用不同的观点看我的母亲,经年以来困住我的牢笼应声而开,终于有光透进来,仿佛听到有谁在说:“从今天起,你自由了。”怀抱着仇恨是很累人的,尤其对方是生你的人,这一切将更加磨人。

真正打击到小孩的,是成绩本身,还是家长们看待小孩成绩的评价与目光?

最后一个故事,是作者好友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我的故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作为孩子也不至于太玻璃心,毕竟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是得到了很多很多的爱的。但偏偏我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没有得到建立自信心的养料,这些缺失,使我们下意识地花了更多的时间,甚至一辈子都在寻求来自外界的肯定。因为我们的成长经历,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肯定自己。我们是自卑的。我们有一个和我们不同的伴侣,他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耐心,在我们身陷自卑的泥淖之时,一遍遍地握着我们的手,轻声地鼓励我们,带着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告诉我们,在他眼里的我们有多好。想必他也很累吧。

我不禁想,我们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为这套方法教出了一个“成功”的小孩,坦白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坏的打包成一团,再归因于“父母的管教”,不仅忽略了其个人特质,也忘了把他所处的环境纳入考量。一样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个世俗眼中的成功模范,也可能将一个小孩的天赋摧残殆尽。只是这些小孩的故事没人关心,人们不喜欢失败的例子,只想倾听教育神话。

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小孩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矫情一点说吧,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有太多父母执意要小孩去临摹其他人的行为,复制类似的成功经验,去追求他们眼中的理想人生,圆满他们年轻时未竟的梦,甚至驱策小孩成为“第二个自己”。仿佛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为了满足、成就另一个生命。就小孩的立场来说,“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自己才被生下来”,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反观这几个故事,匪夷所思,但又那么真实。这些人的故事里,有人打肿脸充胖子送儿女去读私立学校,但子女却深知自己家境不如同学而身陷自卑。有人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成为了学校里广为流传的妈宝男笑柄。有人因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便把所有希望寄予孩子,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理健康。有人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而大惊失色甚至百般羞辱,试图以此扳回孩子的性取向,却让孩子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为人父母的他们,肯定都希望孩子好,他们的举动在他们自己的认知系统里,也确实都是“为孩子好”的举动。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没能及时跳出自己的认知局限,意识到这一点,才给孩子成长路上带来了大大小小的伤害。归根结底,父母还是应该充分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不把个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教育,不应该是塑造,而应该是陪伴和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