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今天问这个问题,自己去看吧,现实生活就这样!

《平凡的世界》,路遥为何要把秀莲和晓霞都写死了?有意为之?


这是路遥在写自己,他和他的妻子婚前彼此扶助,日久生情,婚后却被柴米油盐折磨的两不相见,最终以离婚告终。

其实我感觉很现实,这是中年农村的大部分现象,你没有生活在农村,或者生活很久在农村,你真的没有办法感觉,作者自己的感觉写入也有那么点,不过接近现状。晓霞不去世,就会跟少平在一起,而这与当时的现实格格不入,时至今日放在一起两个人也是不可能,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这就是物极必反。平凡的世界写了平凡人的人生。书中的人可以是身边的某个朋友或村邻居,生活中像秀莲像晓霞这样结局是必然的,秀莲是劳累过度,晓霞也不是事业狂吗?这样的生活注定了她们的结局。

月圆必缺之,花艳必催之。确实如此,田晓霞毫无缺点,在那个年代,她就像是出现在孙少平身边的天使,帮助他完成生命中的升华,最近也在看《平凡的世界》,很多感受,从刚才作者的回答中也可看出出众的文笔,可以多多交流。

作者估计也矛盾,一方面妥协后的少安和秀莲过着平凡的生活,一方面不甘心的少平和晓霞不知道能否冲破世俗,是否最后还会走少安和润叶的老路。如果作者认可少安和秀莲的路,那么就是对不起内心底的润叶。如果作者认可晓霞和少平能够走在一起,那么在当时的世俗,阶级,和门当户对来说,却又是那么的不符合。

所以让平淡的秀莲和完美的晓霞去世,最后留下经过世事折磨和尝尽生活苦楚的少平,少安,润叶。可能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写照,社会现象。秀莲代表女人那种坚韧、忠诚、勤劳、善良以及对男人无私的爱,可惜这种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所以会被死去,然而晓霞代表大多完美主义男人的想象,也是自己对这种爱情的憧憬,梦里的情人不会在现实存在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路遥先生告诉读者:不管理想多么美好,都要接受现实的考验,理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心理反差就愈大,人挑战现实的欲望就越强烈,结局越悲惨教育就愈深刻,对社会的领悟就愈深刻。

润叶和少安之间的小小差距都不能结合,更不要说晓霞和少平之间了,看看晓霞身边的追求者就知道少平最后肯定也没法和晓霞结合。但是我还是希望小说中他俩能够结合,哥哥做不到的事弟弟可以完成,也给人一种希望不是吗?否则少平那么努力的实现他的理想最后还是认命和嫂子好了,也太可惜了。

读这部书时,还是看好晓霞少平的恋情。觉得冲破一切,两个人好就好了。放屏幕上,再视觉上还是接受不了两个人的现实差距。终究写死了,人世间不该有晓霞一样的人,也不会有。丑陋的现实社会,不会有晓霞的。

对于两个家庭背景差距巨大的青年人,在如此激烈的社会变革中,他们的命运只有两条:要么相互背离,要么煎熬而终。不可能梦想成真。这是现实主义写真,路遥是社会思想的先驱,不可能将现实写成梦幻。

说实话,路遥把秀莲写死,我觉得是败笔,秀莲和晓霞不一样,晓霞是女神,她和少平的感情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两个独立个性的人,生活在一起,注定是悲剧。而秀莲和少安是经历生活磨练过的,正要修成正果,却死一个,这是对生活的不尊重!

这两个女人和小说中两个主角是两对有缘人,刚好也是在她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两个男主角通过自己努力改变了家庭命运,如果安排他们在一起,这一切看似来的也太容易了,但这两个女人其实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平凡的世界,怎么会有神的位置,呵呵!

为什么现在人没有那么真情,没有那么拼命?看了这个就知道,爱情没有结果,拼命挣得幸福生活没有命去享受。理想永远被现实打破,谁还去真诚,拼命得去追理想,不仅过程痛苦,结果也痛苦,还不如享受当下。估计很多人看了这种书都有这种感想。

几十年前看小说,对于田晓霞的死,有些想不通,而当看到小说扉页做序时慢慢的体会到了为什么田晓霞必须死。记得扉页是这样写的:当长江和黄河汇流在一起的时候,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那就是一个汹涌澎湃的场面。对于顾秀莲的死,作者扉页有这样的暗语:杨七郎被乱箭穿心而死。后来想想,长江,黄河,永远不会交融在一起,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城乡差别,在那个年代十分明显,人们在压仰已久的内心,寻找着怎样压缩城乡差异,生活在黄土地的农民,怎么可以找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生活,当孙少安日子正火的时候,顾秀莲的去世,无不揭示:理想之光是美好的,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根本原因是门不当户不对!其实还是国人的一种思想,也是现实的一种现象,俩人结婚还是讲求门当户对。这是几千年来的一种观念,现实也必须这样去做,如果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所有的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不一样,婚姻很难维持长久。

其实客观点评价,路遥为什么安排田晓霞死,从初三就看了《平凡的世界》,一直都不明白想不通,后来仔细想了想,很大原因在于路遥是沿用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路线,他要塑造孙少平的形象,而田晓霞就是冬妮娅少女时的影子。

读者也希望孙少平和田晓霞能够永远在一起,我想路遥也希望这样,但是孙少平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走工人阶级的路线,保尔.柯察金是修路,孙少平是挖煤,而田晓霞就变得可有可无,路遥已经没有办法再处理这段感情。并且大家有没有发现,冬妮娅后来嫁给了一位军官,她非常鄙视工人阶层,所以说在《钢铁》里后来的冬妮娅跟死了没有区别,而只有田晓霞死掉,孙少平才能更专注的走工人阶级先锋队路线,他的形象更能得到升华。

还有一条线和《钢铁》极为相似,保尔.柯察金在后来和一个女工人在一起,把她培养成了书记员,《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是在照顾惠英嫂。所以总结下来,《平凡的世界》和《钢铁》有几条线相似:一是穷小子爱上公主,孙少平和田晓霞相爱,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相爱,二是女主死去,田晓霞死了,冬妮娅跟死了没有区别,三是男主当上了工人,走工人阶级路线,孙少平挖煤,保尔.柯察金修路,四是后期都和一位阶级底层的女人结合,孙少平照顾惠英嫂,保尔.柯察金和一位女工人在一起,把她培养成书记员。

路遥忠于现实,没有迎合大众心理,把现实写成大圆满的童话,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本来如此,充满着悲欢离合,交织着幸与不幸,我们惋惜之余也不觉得意外,给予读者更大的震撼和感动!

秀莲的死开始的部分就埋有伏笔,当时孙少安去相亲,孙说自己生命线短会活不长,秀莲咬破手指,把自己的血画在孙的生命线上,说用她的命给他续。

晓霞的父亲也是寒窑出身,可以说孙少平走着一条田书记曾经走过的路,它代表着一部分已经觉醒的农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而田小霞的死我觉得是作者出于提高故事张力的需要,增加小说的戏剧性而已,何谈阶层?平凡的世界,与其说是部小说,不如说更像一本纪实文学作品,真实的反映了一段特殊时期不同身份人们的思想冲突和社会的剧烈变化,通篇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冀和美好祝福,这是一部正能量的作品,虽然对人性深层次的探讨不多,但仍不失为一部好作品。

晓霞是黄土地走出来的二代,对于黄土地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她博学广闻汲取了西方的平等自由独立思想,在没有被金权充分侵蚀的那个年代,与古代文人的松柏卓然品性相契合,形成了自己遗世独立的价值观,这是超越时代超越礼法的。少平虽然代表了黄土地的新生代,但在思想上是配不上晓霞的!所以晓霞只好慷慨就义了,值得一提的是晓霞就义前的念头让晓霞从神回到人!摩拜路遥老师,《平凡的世界》带给人的不只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故事,更主要的是思想的碰撞!

现在的年轻人自足吧,看看那个年代的人多么艰辛,多么努力,多么向往和热血,多少人为了生活而拚命,今天的美好都是前辈们用血汗努力,拚命才有的,秀莲晓霞是当今女孩的模范,少安少平是青年人的榜样,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敬重那个年代,敬重他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某人今天问这个问题,自己去看吧,现实生活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