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三、译者序、引言、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1、2章节
推荐序一:勇气的心理学
在这个篇章中提到“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些都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还有讲到书中呈现的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
推荐序二:自我的枷锁和解放
这个篇章中说:本书就是这样一个“禅师”和“青年”的故事。 “禅师”是阿德勒,而“青年”是一个图书管理员,他们的相遇——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于是禅师和青年就恰到好处地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
阿德勒的人生很励志,他本人就是战胜自卑、逆袭成功的人生典范。他出生于1870年,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
认为“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及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 ination theory)。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
比如来访者:心事重重,怨念颇深,觉得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会幻想换种活法。可一说到改变,他们就会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办呢?
生活中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推荐序三: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有勇气
篇章中的案例:当来访者在讨论到自我价值的问题,她告诉咨询师说:“我感觉自己一直不如别人,我怕自己对别人没用。”
如果我们去看看她的人际关系,似乎总是有着某种纵向的规律: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没有一种关系体验是“我不出众,但很平等”的合作式关系。 所以,来访者会感觉孤独。在关系中一旦失去优越体验,她就会有“我没有价值”的感觉,就会有担心关系瞬间崩塌的恐惧产生。
或许,如果这位女士能够在更早的时候阅读到这本书,便可以终结她用“牺牲自己,讨好他人”获得价值感的病态模式。而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感,阻断“自卑情结”,体会到“共同体感觉”,从良好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存在。 当然,也唯有在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了让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气。
这种关系在竞争中非常的常见。比如说在职场中,同事升职加薪,而自己的工作表现却没什么起色,就会感觉到嫉妒,或者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这种竞争模式让我们没办法保持平常心去祝福升职加薪的同事,而沉浸在自己的自怨自艾里不能自拨。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在推荐序三中说到,本书以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形式,答出了三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哪里”。这本书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译者序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他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
阿德勒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译者渠海霞老师说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而且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例如,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本书在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
又比如,就人际关系这个常常困扰着我们生活的问题,本书在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同时,还给出了“课题分离”这一具体解决办法。
引言、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1、2章节
这里说到: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初创立的“阿德勒心理学”——被称为“另一种哲学”。
阿德勒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年龄相仿,是平等的研究者关系,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把弗洛伊德视若父亲一样仰慕的荣格。且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
青年:为什么人人都期待改变呢?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无法改变。也就是说,人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哲人反问:为什么你会如此固执地主张人无法改变呢?
书中例子: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作为朋友我可以担保他是一位非常认真并且对社会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青年认同:朋友在“过去”有些心灵创伤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结果,他无法再到外面去。
假设成立: “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原因决定论
即,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哲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结论: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也就是说,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