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身,文章的形——形神兼备的文章,先从形式开始

写作,投稿签约是写作变现的方式之一。投稿的注意事项中有一项是“符合平台的调性”。我的理解是符合平台的风格,这里的风格不是指的作者个人的写作风格,而是指的文章的形态。比如同一本书写书评,有的平台会要求分1、2、3点的写作布局,有的是要针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说明论证……

要求不同,文章呈现出来的样貌也不尽相同。就像狗不理包子,不少于15个褶。而天津狗不理包子,一定是18个褶,不多也不少。这就是外在形态上的差别。无论是15个褶还是18个褶,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捏褶子的基本功。基本功到家,褶子数量的变化也就不成问题了。

写作也是这样,无论是新媒体还是纸媒平台,写作的基本功打好,做调整是非常容易的。

谈到写作的基本功,一定不能绕过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两位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毕生都投入到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中。并且两位都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开的关系”。

《七十二堂写作课》《文心》就是由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合著而成。其中《七十二堂写作课》中提到:“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呼吸一样,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两种功能一样都不能少。《七十二堂写作课》兼顾了阅读、写作两方面,从文章的形式入手,详细讲解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是怎么构成的。其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讲解的最详细的,这三种体裁也是比较常用到的写作体裁。


记叙文

书中写作:“记叙文的目的在把事物的形状或变化写出来传给大家看,叫大家看了文章,犹如亲身经验到的一样。”意味着,记叙文的作者,更偏向于一个忠实的事实传递者,以文字的形式复述事实,无需再其中参杂自己的个人评价,如实报告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不参杂个人思想的如实传递是很难做到的。作者也在书中提到:“纯粹的记叙文较为少见,经常会和叙述文混合在同一篇文章当中。”

前者是静态,后者是动态。打个比方,我说这里有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这是空间的,静态的。如果我说,这杯水原来是开水,过了几个小时,变成了凉白开。这是时间的变化,是动态的。记叙文侧重在空间方面对事物的如实重复。叙述文侧重在时间方面,事物的变化。

我结合书中内容总结了记叙文写作的两个基础要点:

1、顺序

继续用一杯白开水举例。“在客厅的桌子上有一杯白开水”这个顺序是客厅-桌子-白开水,从大至小的描述。“白开水在那束花的后面“这是前后顺序的描写。我这两个举例并不高明,意在说明,记叙文需要写作者安排顺序,次序分明。

比如用记叙文的手法描写一盆花,可以由上至下从花朵、枝叶的顺序,还是由下至上从花盆、根茎的顺序。重要的排列有序,但如果在写花朵的时候写枝叶、写根茎的时候写花盆,就会顺序大乱。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变成瞎子摸象。

2、发现

小学课本有一篇课文叫《画鸡蛋》,讲述的是画家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画鸡蛋可以画出形状不同的鸡蛋。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如此,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会发现不同的特点。

好比亭子、红枫。有的人可能一看而过,有的人可能会感叹好美。诗人杜牧写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天”的传世名句。不单单是美,丑恶、悲伤、情感的写作也都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并不仅仅这么一点,书中讲解的非常详细,更多的内容建议直接阅读《七十二堂写作课》这本书。


说明文

如果把纯粹的记叙文比作机器般的复制表达,说明文就相当于人工智能。前者是事物外在的记叙,后者是作者内在的理解。

鲁迅先生在《秋夜》中写的:“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是枣树。”这一句是对场景的描述,从形式上来说,属于记叙的范畴。如果他将这一句话改成自己对此情此景的理解,就属于说明的范畴了。

写好说明文,必须了解以下六点:

一、所属的种类:将要说明的事物,要说明清楚其种类。比如,动物、植物、矿物,这三种不是同一种类。

二、所具有的特点:要区分种类相近的事物,可以说明其特点。比如月季和玫瑰同属蔷薇科,两者也很相似,可以从各自的叶片、花朵、果实等方面区分说明。

三、所含的种类:将事物包含的分类说明清楚。在本书中,作者用“书籍”举例,分别从书籍的版本、装订、文字、内容方面进行了分类。

四、明显的实例:通过同一类事物的举例让说明更加明了。

五、对称和疑似:通过对照进行说明。比如对称是:“鲸鱼的名称有‘鱼’字但不属于鱼类。”疑似是:“真题练习也是做试卷,但不能算作考试。”

六、语义的限定:对于容易引起歧义或是有多重意思的词语,添加说明,限定该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以上六点不仅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交替搭配使用。用好以上六点,说明文的写作水平会大大提高。

本书中说明文部分的内容,这六点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七十二堂写作课》全书一共72讲,18讲为一册,共四册。说明文在第三册,占据了其中的13讲,足见说明文的内容占比之多。


议论文

议论文,顾名思义,异议和论证。从说明文的角度看议论文,类似游戏通关升级。在说明文的基础上,作者的理解加以论证,说服有异议的人的文章。这种情况下,作者的理解变成了个人主张的判断。

议论文可从异议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在没有特定的异议对象的情况下,提出一个判断进行论证,叫做立论。另一种是在有特定的异议对象的情况下,对对方的判断进行异议论证,叫做驳论。可以参考《奇葩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反驳,并且要论证自己这一方的观点。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作者在书中写道:“议论文的主旨在证明作者所主张的判断。我们要下一个判断,须以理由为根据。从理由到达判断,着作用在心理学上叫作推理。议论文,可以说是推理的记录。”

议论文的推理方式分为三大类:

1、演绎法。

书中有一个很直观的举例:生物都是要死的——人是生物——所以人必有一死。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距离,演绎法更多的是从概念、理论上进行推断。

2、归纳法。

归纳法有两大规律:搜集现象或数据;这些现象、数据和主张的判断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比如“人必有一死”的判断,可以列出从以前到现在的死亡名单,或是搜集每年的死亡数据来证明。归纳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演绎法的不足。

3、辩证法。

相比前面两种方法,辩证法更实际,更言之有物,逻辑也更缜密。个人建议可以多看看《奇葩说》《你说的都对》这两个节目。

正如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所说:“这是一部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这本书中大多是讲解文章形式的理论知识,初看可能略微枯燥。书籍附录中,将书中提到的选文都收录进去。枯燥的时候,不妨翻阅后面的附录,对应前面的理论部分加以理解。

此外,两位作者在本书中也有提到,文章的分类是大致的说法,许多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含有不止一种性质。了解文章的不同分类、不同体裁,打好基本功,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的身,文章的形——形神兼备的文章,先从形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