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第一课》:建立理财新体系,不走冤枉路

看理财方面的书籍的人会带着三类心态,一类是想要的是通过一本书就可以赚大钱;二类是建立了理财意识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三类是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实施途径,就想借鉴下别人的思路。

虽如此说,但实际大部分人都是前两类,因为书籍是最廉价获取知识的方法,真正有财力的人已经找到专业人士进行搭理或咨询,所以请首先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异想天开或痴心妄想。

就像《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中帅健翔提到的,本书的任务是,帮你降低花钱能力,提高赚钱能力。但请千万别先被这句话诱惑,他把前提和条件都放在了书里,你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但并不代表你就能够照葫芦画瓢获得他的经历。

那为何还要选择看这本书呢? 有三点。一是了解金钱观本身;二是弄清理财的做法;三是学会规避风险。这也是接下来我要讲看《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你也许会问其他理财书籍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吗?有,但他们都概念模糊,并没有直接指出,反而是从理论跨到方法,可以说地基不稳,越往后面走会产生越多疑惑,这就是二者区别。

图片选自网络

金钱观

在《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开头帅健翔就说了一个他母亲给他钱买东西的故事。内容很简单,就是朋友来了,母亲给他钱让他去招待,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不同的是,他的母亲跟他说,钱很少,但剩下的可以自己留着

《财务自由第一课》

花钱的“回路”

小孩对钱是没有概念的,但他能感受到用钱的快乐,同时也知道钱的限制,而这部分是父母给予的。

其实这本应该是好事,让孩子不乱花钱,但也在给孩子造成害怕和恐慌,让孩子潜意识感知到“钱花完了就没了”,于是将来孩子长大后每次用钱都会想起这种感觉。

而他母亲这样说后,会产生一个非常良好的花钱“回路”,让小孩不仅获得了花钱的快乐,也感受到存钱的快乐

所以回顾自己原生家庭留给自己的金钱观很重要,在不知觉中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却忘记了判断正确,而如今我们成年了,是有能力可以将不对的地方就慢慢改变,不破不立。

日常生活

在很多家庭中,因父母的关注点不同,抚养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注重外在眼光的,会节衣缩食只为买几件好看的衣服,。比如重视吃饱穿暖的,会更注重自我感受上。

因为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不同,不作过多评判,只说在《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中帅健翔提出的关于金钱的用法建议,即改变生活的标准,才能降低消费

“衣”的标准是“舒适”,而不是“名牌”。

“食”的标准是“健康”,而不是“贵的”。

“住”的标准是“安全”,而不是“宽敞”或“豪华”。

“行”的标准是“到达”,而不是“快捷”或“高端”。

“电子产品”的标准是“够用”,而不是“最新款”。

这也是存钱的方式“存小钱,省大钱”。懂得消费时更理性,才能赚钱更理智,自己也会更勤奋,明白一切都是慢慢来的。

正确的金钱观

上小学时学校里有家小卖部,那时零用钱少,经常看见别的同学天天都在买零食,好奇之下问了以后才知道他们是偷的,于是为了一己贪欲也跟着他们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偷。

其实那时父母教育过我不能乱拿乱碰别人的东西,但只是口头教育,让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行为是多么恶劣,直到某次我在店员的诱导下差点买了一堆护肤品,对于当时还在读书的我只能找父母要生活费,但他们知道这件事后对我一顿责骂,自尊心和羞耻心让我意识到了金钱的使用规则之一:它不能靠占便宜,或偷、偷懒等行为得到的,即使得到也只是短暂的,唯有实实在在的凭自己本事获取才是长久之法。

比如每次双十一我们总以为自己凑单减免占了便宜,但其实商家早就把这部分损失算在了你的头上。这就是利用人的占便宜心理。

再比如你买一样东西很贵,发现店里其他东西价格很低,于是顺手也买下,看似你赚了,其实是你又买了一堆不需要的。这就是商家惯用伎俩,用“相对性”让顾客衡量价值做购买决定。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在购物时发现对方少收或多返还给了你钱,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对方的错,自己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心会被这些小“贪”滋养,胃口会变得越来越大,将不劳而获成为生活的目标。

理财就是理生活

无论你看任何书籍或视频,他们首先教你先记账,于是你照做,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对你并没有什么帮助。其实并不是没有帮助,只是你没搞清楚为何做的目的。

《财务自由第一课》

记账看似是让你看清自己的消费,其实是让你看清生活状态。比如外卖居多,身体自然缺少营养;打车居多,晚睡和交通成为了你存钱的阻碍。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总是希望看到存钱的数字不断上升,但却没搞明白自己花钱的方向,在《财务自由第一课》帅健翔就提到三方面:情绪管理、财富支配、人际沟通。

情绪买单

如果你有觉察,你会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在为情绪买单,举几个例。比如从小家庭限制你这不能买那不能买,等你成年拿到第一份工资后,你会报复性消费,大多数东西可能你根本用不上,但你就像享受这种感觉。

还有一种,每天辛苦工作以后,你会让自己放肆吃一顿,看似是抚慰自己,但实际上你是为了消除那种“痛感”——对工作的不满或遇到的烦心事。

最后一种,看着大家都在买,觉得自己如果不随众很丢脸,于是为了掩盖这种情绪去花费。

在《财务自由第一课》中有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最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区分开。”而大部分人以为生理年龄是区分成熟的界限,其实财富年龄也包含在其中,少部分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的财富年龄超越了实际年龄。

财富支配

说回记账,大部分人以为自己有了钱,就有了选择权,但其实只是停留在买与不买这个意识层面上,所以记账对他们来讲,作用甚微。

理财的本质,在于扩大自己的选择权。即转换思考习惯,换一种选项,换一种用法。比如买件便宜好看但只能穿一个季度的,还是买质量好但价格贵可以穿几年的。再比如每次双十一买各种东西,可不可以但把这笔钱存下来以后出去旅游。

钱是你的没错,但钱的使用是否能用在刀刃上,才是理财的真正目标。

人际沟通

钱是流通货币。是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交往的桥梁。但不擅加控制有害无利。

在《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中帅健翔就提到富人有钱的直接原因是足够重视和珍惜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们都是社交冷淡。但放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社交是一大助力,这里暂且不多讨论,仅指出看清自己社交的真正目的。

普通人无法社交冷淡普遍原因,太闲或离不开肯定感和存在感。如果是这两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你现在并没有在做可以增加自身价值的事,你的时间是不值钱的。

所以会出现“时间成本”这个词,但重点不在时间,而是成本。值不值得花时间去交换,值不值得花精力去浪费,因为钱并不会随年龄增长,但人的年纪会增长,越到后面人的精力跟不上,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让时间成为叠加的复利。

赚钱能力

我相信所有对《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都是希望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花钱效率’远高于‘赚钱效率’”。

明确这一点后,就不要再自我欺骗说,只要赚足够的钱就可以存到钱,而理财就是为了重新处理“赚、用、存”三者的关系

1.存钱的重要性

首先存钱是为了抗风险。你觉得自己钱少或有潜力赚更多钱就不存钱,当你生病或遇到需要靠钱来解决的事情,你毫无抗风险能力,即使有朋友有家人可以帮助你,但你要明白这份帮助时有限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其次“有钱”的关键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守住钱。这也是许多理财文章中都会提到的,就像支付宝里为什么叫余额,而不是总额,因为只有用完剩下来的钱才叫储存。

最后,现在开始存钱,也不会晚。即使你没有关注时代的发展,也能感受到钱是处于贬值状态,如果没有超过通货膨胀的能力,就要现在开始存钱,至于存钱的方法书中有详细叙述,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2.用钱的必要性

看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奇怪,用钱还需要什么秘诀?只要高兴就好了。如果你还记得文章开始作者帅健翔和他妈妈的故事,就明白用钱也是需要脑子的。

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这里是用钱而不是花钱。在《财务自由第一课》就写道,“‘用’是主动选择,‘花’是被动重复。‘花钱’是买东西,‘用钱’是换价值。

其次我们总是看到别人在赚钱的时候,不要盲目跟从。因为我们通常只是眼红这个结果,却不知道为了复制结果,会产生新的原因,又会产生另一个结果。

而且,你要意识到很多购买的冲动,都是可以被设计的。就像淘宝上那些好看的、可口的、美丽的图片,是根据你兴趣被摆在首页的内容,都是勾引你下单冲动消费的“魔鬼”。

最后也是考验你对财富的敏感度。再次要提起记账这件事,你要观察每笔金钱的进出,它们是否可以用一种方式代替,或者用书中的话来说,“牺牲小满足,换来大满足”

3.赚钱的可能性

赚钱当然是必要的,但为何我会说是可能性呢?因为大部分人想要快速积累财富,而这种贪心会被有心人趁虚而入,反而损失更多,所以不要存侥幸心理。

可是该如何赚钱更快速呢?用《财务自由第一课》中回答,“提升自身价值的最好办法是给他人带来价值。”

这跟快速有关吗?当然,没有啦。

醒一醒,哥们。

用《请停止无效努力》中的话来解释,学习每样东西分三个区域,而每个区域的资源分配是不同的,想要获取回报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而世界上多数人都在努力,只有少数人才尽全力。这是其三。

而且就像书中所说,“人都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人都希望自己进步,但又不想学习的过程太复杂。”这应该是普众心理吧。

是不是看到这里很消极?但我想说先急着气馁,办法马上给你。

1)快速找价值。看清你在擅长、热爱、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重合区域,再思考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作为行动出发点。

2)快速开始。大部分人的问题就是从不开始或半途而废。而高手是从低难度帮自己开始。

3)快速输出。输出的目的是不断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抓住重点,解决问题。就像许多人看似把工作流程摸清,但实际根本不了解每个流程的关注点,于是问题出现时,无法立刻解决。

规避风险

看《财务自由第一课》最后一章,大体讲的是如何钱生钱,这本应该是我最感兴趣的,但读完后发现它们对我这样的普通工薪阶级的人来讲实用性不大。

《财务自由第一课》

但看完这章节后我产生了另一个想法,对于大部分想要努力赚钱的人来说,表面上是为了生活富足,实际上是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抵抗风险。因此学会利用把每次用钱“消费”变为“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在《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帅健翔就从“个人基本层面的建设”上分了四个板块:健康与风险、学习与成长、朋友与交情、办公与效率。

每一个板块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晓。比如保障健康,除了锻炼身体,可以选购医疗险、重疾险等;比如学习成长,发展你的优势,大力投入;比如明白经营关系,花费时间和金钱是必须的;比如想要提高效率,投入办公用品或购买会员也是一种办法。

例子永远举不完,就说到这里吧。你只要知道它们最终的核心是,你得学会让钱为你服务。

以上内容就是我从帅健翔《财务自由第一课》这本书中的所获,尽管还不够全面,但我觉得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算是给出了一个系统化的理财构架,还想深入学习的朋友可以自己买书深入研究,毕竟书还是自己读最好。

——完——

作者简介:疯华绝代的四喜,写作者,阅书写感悟,希望所写内容帮助人成长,给人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务自由第一课》:建立理财新体系,不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