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行为主义强调,人类一切行为都有学习而来,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可以支持社交技巧,习惯态度。均是透过学习历程习得不良行为,比如脾气暴躁,反抗权威,恐惧害怕,不做作业,破坏公物,也是个体在学校家庭或社会情境中学习而来,学习是一种立场,涉及因素很多,把它还原为增强原理,虽然无法100%来解释人类上述行为,但在说明大部分行为的形成上,虽不中亦不远矣。每个人都喜欢被戴高帽说好话,不仅子女在家里这样,就是学生在学校也是这样,身为成人的父母师长,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想,当你整日被人批评指教,何等难堪,何况只是幼稚孩童。一般人,特别是孩子对旁人给予肯定的评价和令人鼓舞的重视,都会心中暗喜表现得更好,有些家长和老师或许会说,我天生没有这个嘴巴,其实不然当孩子站起来跨出第一步时,你不是拍手叫好喊着再来一次吗,当女儿开口叫妈妈时,也是高兴的招来另一半鼓掌拍手。这些都很正确,只是后来忘掉忽略了,不知道继续使用这些方法在小孩子身上。心理学家早就在研究人类行为。结果指出,出现反射动作如光线的强弱使瞳孔收缩或扩张;闻到美味,产生唾液;葱汁入眼引发泪水等不受个体心愿所控制外,其他行为几乎都是个体心理所控制,所以称之为操作性行为。比如鸡在地上觅食,孩子在客厅游戏。

需要的满足,有的在于自己,但有的在于他人,家长和老师若能掌握这种原理加以应用,对子女和学生行为的塑造改变,有很大的帮助,孩子某种行为值得注意或复合期望时,立即给予奖励,满足他的需要,获得奖项后,就会重复该项行为,以期待再次获得更多的奖励,有些老师以为学生帮老师擦桌子,行为极为平常,认为是应该的,何必小题大做,忽略了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其他孩子学习时总会碰到困难,无法解题,求助于家长,许多家长没有耐心,直到帮忙多教几次,就会一次提高半音,终成雷声,吓坏孩子。如果你幽默的说孩子比他的爸爸聪明,孩子当然乐于求学。

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多夸比多批评要管事的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