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朋友圈里最火的文章是南方周末的《刺死辱母者》:一个小伙子,不堪忍受讨债者对他和母亲的百般侮辱,情急之下挥刀乱刺,导致讨债人员1死3伤。
这个故事引起很大震动,也引起很大争议,这里边的人情、法理,我无意多论,但其中的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思考。
这个细节就是,出借人与借贷人约定的10%的月息水平----以年化来看,这家高利贷的“回报”高达120%!
120%的年化回报,对99%的专业投资人来说,是做梦都会笑醒的成绩。而仅仅是作为一笔135万元资金的提供者,该事件的出借方就敢于在收取了1.8倍的回报以后,仍旧对借款者不依不挠、大打出手。
虽然看到此情况,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义愤填膺,但仔细反思一下,这种价值逻辑,难道不是跟很多人对待投资的态度如出一辙?
当然,绝大部分人没有这么贪心,“30%的年化,1-2年到期,没什么风险,就满足了!”
我们太专注于短期赚快钱,过分注重金钱的使用价格----利率,却把“投资”这个行为的本质忘得一干二净。利率背后,如果没有价值创造的支撑,那投资就无异于赌博或赤裸裸的剥削。
而人们投资行为的初衷,并不是赌博或剥削。
17世纪初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是历史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也是第一个将投资概念推向大众的公司。
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有超过1000人通过“投资”这一行为,成了VOC的股东,那时,股票交易市场还不发达,VOC股票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交易,而在于持有并获得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分红。
1602到1696年间,VOC的分红水平从12%到63%不等,让公司的投资者们喜笑颜开。
VOC之所以能给投资者如此丰厚的回报,是因为它用筹集来的资金,建立起了庞大的舰队,雇佣了无数身强力壮的工人。
200年间,VOC往返在欧亚之间的船只超过4700艘,工人达到100万,运送了超过250万吨的货物,开创了全球航海贸易的新时代。
时过境迁,经过几百年的演进,现代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资产也越来越多。
后来出现的一些金融工具,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回报,而这种利益的刺激也让很多人逐渐淡忘了投资的本质:一艘货船是不可能在一天建成的,更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把货物送到另一个半球。
而今天的中国投资者,就走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上:那些改革巨变带来的阶段性红利开始逐渐消失,流动性从稀缺转为泛滥,“期限短,回报高”的投资机会不再唾手可得,放眼望去,好像真的一片“资产荒”的惨烈景象,似乎找不到什么有投资价值的东西。
但是,真的存在所谓“资产荒”吗?
让我们看一组数字:
2016年,中国GDP增速6.7%,其中消费贡献64.6%,远高于2012年的51.8%;
2016年,中国每天有超过1.1万家新公司诞生,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家新企业注册;
2016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募集金额达到725亿美元,同比增长49%,交易额达到223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73%......
这些数字代表的,不仅不是资产荒,反而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股权资产池。
在这个资产池面前,会游泳的早已经跳了进去,而不敢下水的,多是因为还留恋过去“快进快出”、脱离价值创造的投资模式。岂不知,在岸上等地越久,池子里也就越来越拥挤,犹豫地越久,留给复利发挥魔力的时间也就越少。
而相比个人投资者,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早就开始行动了。
最近,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一份题为《另类资产与长期投资的崛起》的报告,报告显示,主权财富基金在私募股权的平均配置金额在 2011 年到 2016 年间增长了约 70%,过去五年中,机构资金新增投资几乎有一半都流入了以私募股权为代表的另类资产之中。
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在选择投资更长期限的资产,私募股权基金10年左右的期限惯例,在近两年也出现了突破性地延长。
例如,凯雷于 2015 年底成立了一个 30 亿美元基金,期限设立为 20 年,专注于投资那些基本面持续优秀、但 3-5 年无法上市退出的优质资产。
再比如,黑石筹资 20 亿美元设立“核心私募股权模型”,专注 20 年的长线投资,并称该基金的回报能够达到普通策略的 1.8 倍。
这些机构看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走向成熟的。
但是,这些大趋势中的优秀公司,却能在10年、20年范围内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创造无比巨大的商业价值。长期跟随它们,是未来获得高回报的必经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资产荒”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并不成立的。而这个时代我们必须适应的,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和急功近利时代的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