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蛮有趣,但我不推荐你读的书

图片发自App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正如它的书名一样,在豆瓣上的评价也是在集推荐和集诋毁的两个极端中,但最后的评分还是位居高分段。首先我表明的态度是,这是一本好书,但我不推荐你们直接去读。

读完这本书,我花了近2个小时的豆瓣书评,和1天时间才缓过来。因为读完之后,真的有一种恐怖感——质疑自己,质疑生活,以及质疑宇宙世界。

在我看来,这是作者给我们套上的一个套,这也是豆瓣上很多都在诋毁这本书和辱骂作者的原因。我没有这么激烈的情绪,但看书过程我从觉得内容有趣,到事实质疑,再到深感恐惧,我觉得和作者写书时没有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有关。

他像是其中一个案例的精神病人一样,在统一读者与他的思想一致。

首先,我会去对这本书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我曾是心理专业学生。而是我的女神高圆圆曾在《快乐大本营》上推荐这本书,我很感兴趣,对她及对它。但是现在如果有人也对这本书感兴趣,我的建议是不要直接去看,可以先去豆瓣、上看看关于这本书的书评,然后再决定看与不看。

图片发自App

在作者的笔下他给了我们几点误导。

第一个是书名,写了“国内第一部精神病人访谈手记”,这也是很多诋毁作者及作品的人都是心理学者的原因。

其次,是每个案例的开头都写了“录音笔”,让人潜意识知道所有对话都是事实,但后续他也写了除部分案例根据实际之外,其他都有进行部分修改。

再者,作者在文中实在没有加入很正向,基于事实的分析和论证,而是在每个案例结尾后留下一句类似章回体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疑.

最后,是作者在文中不时插入一段对自己去做这件事背后原因,以及某些特定过程的旁白说明。以此想让读者从书本脱离出来休息一会,但好想并没有用。

在精神病或神经病的群体中,不是只有像作者接触的这些特定群体,这些群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不知作者是有意或无意,他选择的都是逻辑非常强悍的病人。正如世界上有失败者和成功者,但基数最多且构成社会主体的是各种普通人。

这点作者没有说明并强调,会让很多没有阅历的读者以为精神病人都这么清晰有条理,开始质疑他们说的话,也开始质疑,而非思考自身的世界。

另外,说来惭愧,身为心理专业学生,我没有接触过一个精神病人。只是在跟老师的项目里带过半年的自闭症儿童,说是带,还不如陪伴。现在每次在朋友圈看见他妈妈发关于他的消息我都会很愉悦:他胖了,他有孩子该有的更多正面情绪了,不像以前只有不安和害怕。但我想说的是,关于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一定不会是像这本书一样这么条理清晰,最主要的是,在访谈过程一定不会全部按照作者的节奏。

另外一个比较受读者诟病的是,在文中很多的案例过程中涉及到了量子物理领域(说实话,我是因为复联三才知道这个词)、非现实世界的一些精神病人。但是所有访谈对象的解释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理解、或者是基点去阐述,但是作者一直没有质疑,以至于请了物理专家去站台,运用权威来做背书。此时在我看来,非中立便是误导。

图片发自App

故事没有转折并不是故事,若是写到这里纠结,我估计在豆瓣上评价的四星,也可能是我梦游搞的事情。

虽然我有以上四点质疑,但是并不影响我认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判断的标准在于个人用什么角度去看,这话形式但真实。

没看完之前我发了条说说,心理学者相较他人来说有更多的同情和同理心,能够给予宽容和鼓励。这是因为心理学者要更多的去接触并了解那些看待世界“有问题”的精神病人,但要了解他们就必须暂时同化自己与他们一致的角度去看他人、事物和树立观念。我大学专业就有个老师说曾经为了了解精神病,让自己变成精神病。我相信这应该是真的,但他说现在回来了,我就有质疑了(此处有偷笑的声音)。

那么此书的好,就在于它给了一个我们不同角度去了解不同的人看世界的不同角度。你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原意接触精神病人、正常人去看世界的小众而极端不同;你也可以从不同精神病人看世界的角度来多一个关于世界的思考。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案例,一个曾经是教师的精神病人一直在观察石头,她认为石头生命太漫长了,而在石头眼里人存在的时间太短了,短到石头不愿或者没来得及和我们对话,人类就挂了,让我想起“夏虫不可语冰”。

图片发自App

有了多角度看待世界的意识之后,我们就会容易去接受周围的不同,更容易去接纳一些令人惊奇、愤怒、恐惧以及愉悦的事情。一个朋友说我读心理学的人都是比较乐观吗。我觉不是乐观,是更愿意接受一些事情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看完让我再思考不同角度看世界、同理心、同情心和宽容。

宽容他人,重要的是宽容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一本蛮有趣,但我不推荐你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