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秘密——孩子的认知发展
经典的发展心理学一般是按照孩子年龄的时间轴来划分内容顺序的,这意味着可以给大家一个不同时间采取不同养育方案的参考。这也是精益父母提倡的理念: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一共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0~2岁属于最早的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身体运动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在这个时间段,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刺激感知觉,解放儿童的身体。”为了做到更加精准,皮亚杰把两岁以下这个阶段,又划分成了6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非常具体的发展任务。
1⃣️ 第一时段——1个月内
2⃣️ 第二时段——1~4个月
宝宝们会特别喜欢重复那些“偶然让他们感觉快乐”的动作。如,吃手指、用不同的方式吃奶、抓握物品等,这都是在练习新技能。当你发现宝宝有这样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要让他们反复练习。特别是练习抓握动作,除了你经常伸手指让宝宝抓住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来给他们抓。记住,一定要重复练习,不需要太过丰富的刺激材料,这会让孩子练习的时候不够专注。
3⃣️ 第三时段——4~8个月
这个时段的孩子会对操控物品和了解事物的新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重复一件事情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就需要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你给他一个拨浪鼓,如果喜欢的话,他就会自己用手抓着不断地摇。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如果看到宝宝喜欢听拨浪鼓,就不要只是自己在宝宝面前摇给他听,而是要不断地把这个玩具放到宝宝可以够得到的地方,或者递到他手上,让他自己摇,自己感受(这是听觉、触觉、协调能力的综合训练)。
4⃣️ 第四时段——8~12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们会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开始尝试总结经验,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你在他们附近放一些好看的玩具,他们想要的时候,就会自己爬过去拿。就算是你用手挡住,设置一个障碍,他们也会努力推开你的手,然后尝试克服困难去拿到物品。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越来越有目的性。所以,如果你想训练宝宝主动探索的能力,8个月以前可能做不到,因为他们的身体和认知水平有限,而一旦到了8~1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训练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了。你可以拿一些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然后设置一些小的障碍让他们去克服。比如说,在他爬过去拿玩具的途中,设置一个大枕头挡路,必须要他们绕过枕头或者是从上面爬过去才可以拿到东西。这就是我在前面讲的,宝宝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付出努力,不是小手一指你就帮他们拿过来,而这个时间节点必须是8~12个月才行,太小的宝宝做不到。
5⃣️ 第五时段——12~18个月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创造力萌发的时期。这时候幼儿的好奇心会达到一个高峰,他们非常喜欢探索,而且会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发散思维)。比如,你给他一个橡皮鸭,可能你给他展示的是用手捏就可以发出响声,但是他们用手试验了,可能还不会满足,很多孩子会把橡皮鸭扔在地上,用脚踩,或者是用棍子打、用屁股坐。如果同样能够发出响声,他们会非常开心地大笑,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这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家孩子真调皮,不爱惜东西。其实他们是在非常努力地研究一个目的的多种实现方式,这就是创造力的萌芽。所以,只要没有危险,就一定不要阻止孩子们的这种行为。
6⃣️ 第六时段——18~24个月
如果前五个时段都发展顺利,在第六时段,学步期的孩子会出现一种很突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表征能力”。之前的孩子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依赖实际的物品来试验;而一旦拥有了表征能力,他们就能够把外界的图像、数字、语言都放到内心进行运算操作,不需要真的做这些事情就能够想象出结果。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记忆能力开始高速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智能训练就可以全面开始了。
所有的培养,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具体有4个方向:空间、数字、分类和模仿。
【空间】
超过一岁半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区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区别。他们也像是一台“数据收集器”一样,需要积累很多关于空间的知识和数据。那么家里、房子的周围、大自然都可以成为他们积累空间信息的好场所。所以,对空间能力的训练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运动,因为限制了运动就是限制了数据采集。成年后的空间能力不佳、经常迷路或者身体控制能力弱的人,很多都是关键时段数据采集不足导致的。我们一直强烈建议不使用学步车,还有那种把宝宝关在里面的小围栏也不要用,虽然大人可以轻松一点儿,损失却需要孩子来承担。
【数字】
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开始学习一些数字的概念了,数数、认识数字甚至很简单的加减法,都可以在这个时候开始进行。
【分类】
在平时你和宝宝的对话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运用分类的概念。动物、植物的分类,颜色、性别的分类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识别。
【模仿】
当你发现,宝宝开始模仿你的表情、动作时,你要做的就是支持鼓励他们,把你的动作放慢,反复演示给他们看。他们会在你不断的演示过程当中,记住你的表情、动作和情绪。
总结
在两岁以下这个感知运动阶段,你需要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的6个时段,来实施有针对性的养育方案。在孩子18个月前,你基本上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只要注意不阻止他们的认知的自然发展即可;而18个月以后,你可以针对孩子的空间、数字、分类和模仿能力发展,提供一些合适的训练条件。
前运算阶段
2~7岁幼儿认知发展时间表
A面:大脑2.0升级
超过2岁的孩子大脑的认知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我们把2岁以下孩子的大脑认知水平看作1.0版本的话,那么2~7岁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则会直接升级到2.0版本,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把这个时期称为前运算阶段。
A1:获得符号功能
2岁以前的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关注和记忆,都非常依赖感觉线索,也就是需要看到或者摸到这个东西才行。儿童可以摆脱思维对具体物品的依赖,光凭记忆和想象就能对以前看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东西进行思维加工。词语、数字和图像都是孩子们可以用的符号。符号功能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模仿,并且开始玩那种想象游戏(也就是角色扮演游戏)。如果他自己去医院打过一次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自己拿着注射器去给小熊或者娃娃打针。
A2:理解和分类升级
第二个重要的认知升级——理解统一性和分类能力。什么叫统一性呢?这里指的是,孩子们开始知道虽然人和物品在形式、大小或者外观上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是没有变的。你把他经常吃的小蛋糕重新换一个包装,再给孩子,就算不去尝,只要他打开一看,就知道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分类的能力意味着孩子们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都会被他们在头脑里进行区分。更重要的是,有分类就有了是非观念,孩子们会把人分为“好的”和“坏的”“善良的”和“自私的”等。
这就意味着,你要开始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家风了。有了分类的能力,就意味着你可以开始跟孩子进行谈判了。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不要直接用惩罚去制止他的行为,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是可以对话的!首先,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对儿童的管理,用价值观提前熏陶,然后再做管理,你会轻松很多。
A3:领悟因果联系
两岁半以上的儿童,开始逐步明白事情之间有因果关系,特别是那种连在一起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该培养孩子考虑事情后果的能力了。你可以经常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句式,然后再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发问。比如说,吃东西不洗手会生病的,把爸爸的书撕坏,爸爸会生气的。有了这样的一些预设之后,你就可以一有机会问他们,饭前不洗手你会怎么样啊?要是把爸爸的书撕坏了,爸爸会怎么样啊?
这个时候孩子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还非常简单,他们会把一切先后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说,某天,自己被批评了,然后爸爸妈妈就在家里吵架了,孩子很容易就会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由自己导致的。
A4:同理心出现了
阶段还是同理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谓“同理心”,就是想象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而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去识别其他人的情绪,比如用很多的表情头像放在孩子的面前,然后问:“宝宝,你看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啊?”“他是开心,还是难过呢?”你也可以在和他一起看电视、看话剧的时候,问他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在生活中练习)。当孩子能够准确识别每一种情绪的时候,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行为推理了。就是最基本的利用同理心来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的训练,也是我们CBST儿童社交训练所提倡的:让孩子自己思考。
A5:数字概念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个认知水平的升级,是孩子们开始理解数的概念了。 一般到了5岁,绝大部分的儿童都能够数到20以上,并且知道1~10这些数字里,谁最大,谁最小。发展领先一些的小朋友可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计数和运算能力,主要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的文化以及对数字的教学。数学好也是一种后天训练的效果。一个家庭越重视数学,儿童的数学能力就会越好。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真正能够对孩子进行正式、有计划的培养,应该是从两岁半左右开始的。而两岁以前,除了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外,我们家长在培养上需要做的并不多。我们一直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B面:大脑2.0也有缺陷
思维局限性
B1:孩子的“自我中心”
儿童思维的第一个局限——“中心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儿童容易只关注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他们不能同时考虑几方面,所以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时候儿童的表达都是从自我出发的,两岁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飞跃,迫切地想要获得独立感,但语言能力还跟不上,结果就总是说“不要,不好”的话。我给了这位妈妈一个建议,你每次都给她做一个选择,你是现在穿袜子,还是玩5分钟再穿啊?第一逆反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自主感,满足这种感觉以后,他们反而会变得比较听话。其实,“不要,不行”背后的含义是:妈妈,这次能不能让我来做主,然后再听你们的话呢?
“自我中心主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觉得“我看到的角度就是世界的全部”。如果一对夫妻经常吵架,他家的宝宝就很有可能会认为,都是我的原因才惹得爸爸妈妈吵架的。这种心态反而像是无私地承担了一切责任。
想要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更好理解别人的观点,就必须让他们完成比较熟悉的任务(警察和娃娃比较熟悉,而三座山很陌生),而超出孩子理解范围时,他们都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理解了。如果你想要孩子更好地理解妈妈,可以在各种游戏和故事当中进行角色互换。比如,你跟孩子玩过家家,你让孩子当妈妈,让一个娃娃光着脚,然后说:“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了,你觉得光着脚的娃娃会怎么样啊?你是妈妈,你应该做什么呢?”然后把娃娃的袜子放在旁边。很有可能,她就会给娃娃穿袜子。多在游戏中模拟父母的身份,孩子更容易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B2:不理解守恒
除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外,孩子们思维的第二个局限是,还不能理解“守恒”概念。也就是两个物体,如果只是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质量没有增加和减少,那么两个物体仍然是相等的。等到他二三年级的时候再跟他讲这个问题,他就基本可以明白了。
B3:有生命或无生命
学前儿童的第三个思维局限,表现在他们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时有困难。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会跟玩具对话,甚至会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好像生怕弄疼它们一样。而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认为这些玩具是有生命的,所以如果你扔了他们心爱的娃娃、机器狗什么的,他们会伤心好久。
孩子们喜欢把所有的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们拿着一个物品可以自言自语玩很久,但晚上他们也可能害怕一顶帽子或者一条围巾什么的。
学龄前儿童的三个思维局限性:自我中心、不懂守恒和泛灵论。
理解孩子的各种童年心理发展现象,也让你不再只从自己的角度去主观判断孩子的行为,从而提出他们做不到的非分要求。如果你一定要让孩子做那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孩子痛苦、家长挫败,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养育不合乎“道”。从本质来说,儿童心理学就是一种“道”,而所有的父母,都是修道之人,修的是“儿童心灵成长之道”,也是“自我心灵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