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二十章
第十七章 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1.成人对待孩子,似乎能做的就只是说教与树立榜样,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使一个孩子顺从我们。实际上没有这种可能。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孩子表面上顺从你,但内心他根本不想顺从。蒙特梭利告诉我们,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和强迫了儿童,长久以来儿童突然发现,他不得不服从某一个人或某一位老师,这时他内在就产生出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当老师不在或者没人控制时就会爆发出来,他就开始胡闹。所谓有压迫必有反抗
2.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家长都这么认为:有两样东西绝对是成人给予儿童的,一个是知识,一个是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我们不相信自然赋予人类本身一种最伟大最高尚的精神力量,蒙特梭利说,儿童的品格、人格、智力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他自己,根本不依赖成人。儿童通过工作来建构他的一切,但这种能力6岁时就消失了。6岁以后,孩子用6岁前建构的这个基础开始接收知识,也就是说,人生这座楼房的基础完全是6岁前打下的,这个过程依赖儿重个人,不依赖于老师或父母。
这里我要说一下,通过10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蒙特梭利的这个说法还需要商権。6岁以后儿童的吸收能力不一定消失,在一些孩子身上这个时间可以延续到8岁,甚至更晚
3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4.问题的关键是,意志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通过与环境有关的持续活动面发展起来的,因此很容易遭到破坏。蒙特校利提到,在意志的形成过程中,人的精神是一座在秘密中自我构建的建筑物,它的建筑者既不是母亲也不是教师,而是儿童自己。无论是母亲还是教师,他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儿童工作,“帮助”是他们的任务与目的。
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1.顺从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能够顺从,但并非总是如此。在这个阶段里,顺从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
2顺从的第二个阶段是,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
3.第三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他突然发现能够从这个优秀的人那儿获得指导,获得帮助,从而产生了新的热情,变得渴望顺从了。当人达到某种状态的时候,顺从便成了一种渴望。儿童已经意识到教师能够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他对自己说:“老师远远超过我,因而她能使我变得与她一样聪明。”当儿童有一天忽然认识到一个成人的能力超出他的时候、他就愿意顺从了,这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结果。蒙特梭利说,顺从应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益处,若没有顺从,社会生活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4错误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儿童不知道什么是错误,他只是觉得,这次没做好,再来一次,他不断地做,不断地重复,最后,终于做好了,他有成就感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但是我们看到成人很容易抱怨,当孩子不照父母那样做的时候,父母会责怪他们:“笨死了,哪有你这么笨的人呢!你看我怎么做……”
长久以来成人有一种潜意识:就是让儿童以为你是了不起的。
5.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蒙特梭利描述过一幅图,图中央是个红色圆心,表示完善中心。环绕这个圆心的是一个蓝色区,代表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白色的区域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一层是一个区域较小的深红色圆环,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一类人,比如说精神病患者、违法者。
但是在白色圈里的人不是这样,这个圈里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很麻木,他的生命和精力都在这种自我挣扎中度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庸的人。第二种人则倾向于滑向外圈,这些人容易受到引诱,除非他们不断地进行努力,否则就会成为品质低劣的人。他们需要道德约束来使自己免受诱惑。在生活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人。比如说偷东西,有一种人偷东西已成为习惯,这些犯罪的人内在也有向上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很微弱,他常常被愤怒、报复心或其他的阴暗心理所左右,这种人被蒙特梭利称为神经病和犯罪分子。蒙特梭利曾说过一句话:不道德不是来自于道德本身,而是来自于他的意志,他控制不住自己。
2.我们不断告诫孩子,那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对自己从来都不放心,我们内心有恐惧。
3.但0至6岁心理发展好的孩子,绝对不会从众。我记得《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伟大的人都在“墙的这一面”,如果你选择这一面的话,你必然要忍受“孤独与寂寞”,墙的那一面充满了喧闹与嘈杂,你在这一面就可以听到那热闹声。当然这种孤寂”是一种美,他能和伟大的心灵对话,也能引导大众。”
4.小说《嘉丽妹妹》里有个说法:有的人天生就在墙内,有的人通过努力,可以到达墙内,有的人会在墙头上,有的人终生努力都到达不了墙内。这恰恰与蒙特梭利所说的一模一样。面对一件事,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总在同自我作斗争,而那些没有同自我作斗争的人,却把全部精力放到了一件事上,他克服各种困难,这件事就成功了。
所以蓝圈里的人与白圈里的人截然不同一一蓝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完善自我上,白圈里的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自我挣扎上。
蒙特梭利说,总之,从品格的角度而言,白圈里的人很多,他们需要用拐杖来支撑自己。如果教育仍然一如既往,人类的水平还会下降。
5一个人的低能完全来自于0-6岁受到了成人的控制。
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他人格的完善,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没有障碍。
6.如果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1.6岁以后孩子“吸收性心智”基本消失了,开始接受“知识”,也就是开始接受通过“知识”的形式传递来的东西。6岁以前他不接受抽象的知识,他只是自己选择一些事物,不断发展他的潜能、创造力。知识和技能对6岁前的儿童来说往往像照片上的食物一样,是一种间接性的东西。
2.蒙特梭利说的,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个性就很僵硬,他一成不变,他就没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个人一旦处在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你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否则你永远无法感知你的孩子。老师就是这个环境中流淌的河流,如果老师不断地发展自己,整个环境就变得有生机。
3.儿童在富有生命的环境中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一切浩能。如果你创设的环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环境,这个环境会制约孩子的发展,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你感知不到孩子的成长,“老师必对生命采取开放的态度”。如果老师的生命是在成长中,那么她就会对自已、对儿童、对整个生命状态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会用一种等待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这个老师的生命是静止的,她看不出孩子的变化。
4.你如果一直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别人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5.万物以发展为法则,为什么人的心智不再发展反被看成是正常的呢?不发展意味着精神的堕落,意味着我们对世界不再有感觉,意味着我们不再有真正的喜悦。没有这些如此本质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对孩子又意味着什么呢?
6.能发展自身是从事这个教育最关键的部分。你只要不断发展你自己,你就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蒙特梭利说:“教师是否能够参与不断变化中的儿童生活,是其中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