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与“撑花儿”

1573与“撑花儿”

夏日炎炎,我们到了泸州。泸州人火一样的热情像1573如此大的阿拉伯数字,让我们热得无话可说。国窖肃穆,烟雾升腾,嗅觉偾张,欲飘欲仙。讲解员温家作坊的故事引出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故事。我好事,以此草一对联。上联:酒好不怕巷子深,下联:人好不如温老板,横批:1573 。众人捧场,都说好。其实我又不喝酒,哪里敢在国窖面前乱来呢?光是闻一下都熏得作惊作怪的。但是,1573对喝酒者来说,应该是珍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表现出现代的飘逸。总之,不管喝不喝,都记住了1573 。

 除了酒之外,泸州还有一件物什,可以聊几句。就是那个被当地人喊为“撑花儿”的物件。其实,川南的人都喊它“撑花儿”。为什么有如此好听的名字,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说白了,就是雨伞。旧时的伞既要挡雨,又要遮阳。笔者儿时在川南见的都是褐色居多,伞下是头缠黑帕的妇女,拦腰裹一黑色布袋,里面一只小脑袋,原来是她的小乖乖。随着时间的推移,伞的颜色开始变化,有了图案,有了花色。到了赶场天,街上摩肩接踵,伞一撑开,就像花儿开放,煞是好看。于是乎,“撑花儿”应运而生。当时没有今天的化纤材料,伞是用竹子做骨架,油纸(涂上了某种植物油,有人说是桐油,笔者尚未考证)是防水的,粘在骨架上。后来的伞再不用竹子做骨架,而是用钢丝,防水用防水布,印上鲜艳图案,现代图画。但泸州人没有放弃做伞的绝技,尽管老物件的使用不如现代伞方便,耐用,但传统的技艺,图案,让人不忘记历史,或者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家庭作坊仍在顽强地制作“撑花儿”,只不过变小,变精致,成了纪念品,成了旅游纪念品。现代人家把它撑开,放在厅堂里,以做装饰。

 现在再来说黑布袋里的小乖乖。小乖乖或睁开双眼,扑闪扑闪,满是新鲜和好奇;或耷拉着小脑袋酣睡,梦见自己已经长大。精彩的是那黑色缠布裹成的“育儿袋”既不在母亲的前胸,也不是后背,而是在母亲右边的腰际。此时, “撑花儿”方显英雄本色,母亲当年基本是将“撑花儿”的杆扛在右肩上,而不像当代人单手支伞,以示洋盘。因为母亲深知,腰际是乖乖,左手还要提赶场买的东西,单手撑伞走十几里山路或几十里山路是不可能的。扛在肩上的“撑花儿”或给乖乖留下一片阴影,或挡住无情的雨滴。由此可见,当年的“撑花儿”的直径是比较大的。它,任凭风霜雨雪,任凭世事艰辛,保护着母子,孕育着希望。。。。。。我们想念你,“撑花儿”。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1573与“撑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