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

[当代基层长篇纪实小说]   (续篇18)

水竹凹

作者:蒋春木


长篇纪实小说《水竹凹》连载之18



18、乡企改制


   这一年,乡镇、村企业改制拉开了序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给乡镇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但是,乡镇企业一些先天性的症结,渐渐的暴露无遗。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严重亏空。

   国务院及各省、市相继下达了《关于深化乡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意见》。

   七里镇是乡村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乡镇,也是乡企改革的重点乡镇。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七里镇乡企改制工作也悄然掀起。

   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由水竹带队进驻曙光村,首先以曙光水泥厂试点,然后再在全镇铺开。

   水竹带了一个改制工作组驻进了曙光水泥厂。

   此时,曙光水泥厂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偌大的水泥厂看不到几个人,厂区内一片狼藉。

   水泥厂厂长叫余小虎,40多岁,长得胖大腰圆,挺着硕大的啤酒肚子,乐呵呵的向水竹一行做了简要的汇报。

   当水竹问到,市场行情这么好,怎么还出现严重亏损时,余小虎嗫嚅的回道“工人太多,成本太高,村里什么钱都在厂里出……”。

   水竹让余小虎拿出水泥厂花名册。一边翻看,一边询问。曙光水泥厂在册人员竟多达376人,正常上班人员仅有120人不到。

   厂管理人员多达39人,厂长一人,副厂长6人,销售部经理一人,副经理4人……连值班室也配备了一正二副。组长享受副经理待遇。

   水竹惊异的问道“哪来的这么多人?”

   余小虎扭动着肥胖的身材,有些腼腆的回道“这不都是些七大姑、八大姨吗……进来了就出不去,坐在家里也要付工资……”。

   水竹试探性问到“如果让你或其他人承包,干不干?”。

   余小虎忙不迭的回道“不行,不行,我不行!那我在村里路也走不通,这么多人,谁也辞不了……”。

   经过几天的走访,水竹对曙光水泥厂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意见:全厂解散,公开招标!

   风声一出去,曙光村炸开了锅!

   接连几天,三、五百人围住了村办公楼。之后,又拉着“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吃饭!”的横幅,闹到了镇政府,闹到了市政府。

   之后,曙光村数百人,扛着横幅标语,连续将市政府大门围堵了四、五天。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

   市委、市政府对此事非常关注。因为,全市乡镇企业改制工作刚刚起步,如果处理不好,对全市将产生深远影响。

   市里立马召开了紧急会议,并责令公安采取强制措施。当天夜里,曙光村几个带头挑事,且造成一定后果的村民,在睡梦中被带进了拘留所。

   紧接着,一张由水竹起草的“曙光水泥厂公开招标公告”贴满了村子。当晚,招标公告也上了市电视台新闻联播。

   曙光水泥厂被镇、村两级贴上了封条。就连门卫也换成了镇派出所治安队员。

   经过半个月公开、紧张、激烈的竟争。最后,余小虎以每年上缴村380万元承包费中标。

   曙光水泥厂正式开工前一天,余小虎捧着大红的邀请函来到镇政府,邀请水竹镇长参加开工仪式。

   水竹戏笑道“你不是说在村里走不通路吗?”

   余小虎头一昂,拍了拍大肚子,自豪的说道“哈哈,我现在真的不敢出门了,求我的人太多了……”。

   几天后,一份由水竹起草的“关于推进全镇乡村企业改制的决定”印发到各村。

   这份《决定》阐述了乡村企业改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镇村企业改制提出了明确的改制方式和措施。

   《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政企分离、权责分开、市场运作、自负盈亏”。

   《决定》的主旨就是“宜转则转、宜租则租、宜包则包”,特别强调“一个不留”。

   很快,这份《决定》被江东市委、市政府转发到各乡镇。

   自此,七里镇乡、村企业改制工作全面启动。

   当年,七里镇所有镇、村企业全部完成了改制。

   七里镇企业改制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水竹当年也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