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现象的浅剖

社会心理引导着社会行为,塑造与再造着社会文化,它由一定的社会环境、个人心理以及基因特征所决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本书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大多正是构建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社会心理与社会环境

环境、教育、个人等多种因素对社会心理产生多种方面的影响并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特征,本书在阐述此观点时引用了生物理论、学习理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以及角色理论等较为全面建构社会心理的形成。社会心理特征使人们达成潜在的社会共识,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群体意识则让人投身于团队合作中从而获得归属感,促进了社会分工与合作,这体现了社会心理在思维与行动上的影响。之后便引导了社会秩序、潜在规则、团体合作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社会现象。

社会环境决定着社会心理,心理特征指引着行为特征,行为取向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构建,是“物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物质”的本质体现,反映着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社会心理的重要特征。

社会知觉之下的自我认知

知觉的形成无外乎在“我”的主体上的对他人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在个人知觉方面,印象的形成十分重要,人们对人的印象有第一印象、整体印象,并受个人知觉中的偏差所影响。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一定鲜明与牢固,整体印象是基于固定认知模型而做出的判断,个人知觉容易被晕轮效应以及慈悲效应所误导。因此在我们做出印象判断时,不可轻信第一印象,不可固化整体印象,不要被感性蒙蔽,做出理性的印象评判。

在自我知觉上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包涵了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自我确认、自我表演、自我障碍策略、自我检控、自证预言和体像。在自我的认知受到他人评价、环境、心态、自我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图式的影响下很可能做出并不准确的自我认识,这需要我们保持客观态度,综合多重因素来实现对自我的客观认识。

社会认知主要在于“图示”二字,其中就包括认知的图式与图示化处理。人们的社会认知总存在着固定的图式以及图式化处理所带来的弊端,社会认知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并且给人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困扰。而就人的个体判断而言,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非依凭图式模式行事。

归因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自我对他人的行为归因倾向于内因,忽视环境的重要,却在对自我的归因时将成功归因于内因,将失败归因于外因。这反映了自利偏差在归因上带来的不利影响,让人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并不准确。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交际活动

在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中,遗传基因以及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基因与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对人类社会因为产生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两者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下促成了个人行为的产生,家长应当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文化环境。

人的社会行为有偏激有温和,其中具有攻击性的行为表现为侵犯行为。人类的侵犯行为受到温度兴奋转移、侵犯线索、去个体侵犯行为、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个体化侵犯行为,在群体情绪影响个人时,个人往往敢表现出一些自己独处时所不敢表现的行为,这个观点挖掘出了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重要,也揭示了许多团伙作案的社会问题所产生的重要原因。对此,即使我们身处一个集体当中也应时刻保持理性的判断,不要放任阴暗面的滋长。

人类的社会行为也包涵这温和的一面,即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相反,亲社会行为是从人性的善良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特点,同样与去社会化的侵犯行为相对应的,亲社会行为中也存在着责任扩散的现象,周围人分担的责任越多则会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由此,群体有时候可以带动个体的积极行为但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要做到真正的集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与个人自觉是分不开的。

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态度作为一个外化的内心感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成是一个联结、强化、模仿的过程,并具有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和价值表达功能等。态度在个人行为上往往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个人可以通过调整态度来适应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领导者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改善员工态度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业绩。其中有趣的现象在于“当人们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小的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的工作的兴趣,轻轻的惩罚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因此奖励比惩罚在态度的改变上更加有效。

人的交际活动最主要体现为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人类亲和动机以及克服寂寞的需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而个人特质、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和接近性则是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其基本原则主要有强化、社会交换以及联结。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的诱因,吸引程度不同所形成的亲密度也不同,人际关系存在着多样化的现象很大程度上由人本身的吸引特征所决定,恰当的吸引联结有助于我们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Levinger Snock提出了互赖模型,即“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共同关系”的接触过程,其中的“共同关系”即“亲密关系”,揭示与亲密关系建立的过程。其中社会渗透理论提到,“人际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水平有关,同时人们在自我展露时遵守相互性的原则”,亲密关系建立在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受社会关系的影响,自我展露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恰当的自我展露与社会原则相适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

亲密关系的又一重要表现,也是人类生命的恒久主题——爱情。激情、亲密和承诺的组合是构成不同爱情模式的基础,三个因素皆有的爱情才是完美式的爱情。,不盲目的确立爱情,负责任的守护爱情,尽全力的珍惜爱情,是人际交往中需要做到的重要一点。

社会交换以及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中书中引入了“结果=酬赏-成本”的公式,并且指出了社会交换中的公平原则(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以及平等原则)。社会影响的产生来源于文化的社会性影响,文化在自我概念、社会关系、孩子养育、人际沟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个人置身与社会生活之中,行为特点上主要表现为从众、顺众以及服从。

其中值得注意的两点是,一是酬赏在结果协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降低成本提高奖励将是取得最佳结果的优化途径。二是团体的力量对社会作用的两面性。团体合作有时可以起到社会促进作用,但旁观者效应只对个人的简单工作起促进作用,却对复杂工作起阻碍作用。同时团体当中也会因为责任分担产生社会懈怠,并且当个人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时则会出现去个体化的现象,这些现象无疑都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以及个体价值的埋没。

团体心理与行为

社会由个人组成,又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共同建设。团体中必然存在领袖,书中将领导者分为任务型领导与社会情绪型领导,向我们引入了权变模式(领导效果取决于领导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者的个人特质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决定绩效)。在团体内部沟通中也存在着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领导的主导、团体间的冲突等问题。其中发言的不平等性往往体现了团体当中的地位差别,主导发言的人最可能是团体当中占据主要领导地位的人或是与发言内容相关性最大的成员。

对待冲突的态度可分为对峙、逃避、顺应、妥协以及合作几种,团体决策也遵循一定规则(一致性规则、优势取胜规则、多数胜规则)。但是团体思考存在一定弊端,就如之前提到的社会懈怠以及去个体化会导致团体的思考过分一致。一个团体当中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其中头脑风暴、德尔菲法、具名技术以及阶梯技术对于开发成员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心理学

在概述中提到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四个特点(选择性、相互性、适应性以及不等同性),其中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观外在物品,二是价值观,最终层次是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同时文化也存在其对象(文化对生理活动、信息加工机制、符号象征文化多元性以及其他心理活动)以及研究途径(价值途径、自我途径、情境途径、理论途径)。

在中国文化与中国心理方面,传统文化的始终具有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庭主义盛行、封闭性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以及儒家思想的特征。而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转化中,书中提出“远古个人主义——集体个人主义——新个人主义”的过程,同时这两种主义的影响也表现在影响着人们的服从性、人格上的自我。

在文化的思维特性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着折衷性(中庸)、整体性以及中国人的整体思维中的联系性、变化性、矛盾性、折衷性以及和谐性。这些思维特征影响着人的认知判断、认知内容与决策行为。在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上,他们往往喜欢从整体的、全面的、固有的方向出发,这让他们在处事能力上往往能比较全面的处理问题,但固有的思维模式会囿限思维的创造性,中庸与仁爱在现代社会常常成为难以挣脱的桎梏。独立思考则显得尤为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社会现象的浅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