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世界,你应该知道的3个真相

写在前面:

上周五我在部门内部做了一次分享,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这次分享的演讲稿整理出来的。除了字数特别多达到了惊人了8000字以外,还会有很多比较“口语化”的表达,读起来会显得有些啰嗦。为了保证文章的可读性,我删掉了原稿中很多现场互动的内容,也补充了一些分享之后自己的新感受和新理解,还加了一点当时现场的有趣反应供你参考。最后,考虑到看我文章的人可能也会在公司里做分享,我保留了演讲稿的大结构,这也是我每次演讲惯用的结构,事实证明效果确实还不错,但仅供参考。

注意:这是演讲稿,文中的“你指的是现场听我分享的同事。

开场(故事类吸引注意)

前段时间,有个做交互的朋友在微信上找我。

她问我C4D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接私活,我当时就纳闷一个好端端的交互学什么C4D……

然后又聊了聊,发现深层次的原因是她工作已经八年了,市场上面向她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她想学点“好变现”的技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于是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应用类的技能或者说技术问题可以看教程或者通过搜索引擎解决,而这样的人生其他问题要怎么办?

提出问题

从高中毕业开始,我们就要做出很多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走向的选择。

第一个通常就是大学志愿的填报——去哪个城市读?专业是选热门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

后来毕业了进入职场了,通常还会遇到一个傻叉领导,是离职还是忍着?

工作几年要结婚了,是买个学区房还是看孩子自己造化?

好不容易有点积蓄了,这时候碰到股市大涨,是进场还是旁观?

一转眼结婚都七年了,偶然发现老公出轨了,是离婚还是为了孩子凑活着过?

……

不难发现,这个所谓的"人生",就是一场关于选择的游戏……

上面提到的这些选择题,有一个没选好,就可能让我们整个游戏后半程的体验大打折扣。

引出主题

我大概是在三年前,偶然在kindle上看到一本书的推荐。

光看书名其实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当我看到这个副标的时候,我就毫不犹疑的下单了。

是的,我就是一个“既贫穷又忙碌”的人。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有点发懵,怎么会“越忙越穷”呢?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可不是这种观点,老师家长告诉我们“勤劳就能致富”“努力就能成功”……

到底哪出了问题?

在后来的三年里,我不断看书,意图找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

从社会科学看到心理学,从心理学看到经济学……

三年后看了十几本书,我无奈地发现这些问题压根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但好在有一套“标准解法”。

而想要理解这套“标准解法”,我们要做的仅仅就是看清这个世界运行的真相。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的主题就是——《关于这个世界,你应该知道的3个真相》。

如果这个题目让你想起了你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的鸡汤爽文,我很抱歉……

进入主题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就是这个世界是一分为二的,或者说,所谓的“世界”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我们自己想象的、认为的主观世界,一种是客观真实的世界。

在大部分人认为的世界里: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好事;上班路上堵,多修几条路就好了;春节回家买不到火车票,多造几辆火车就好了;出台个政策控制房价,房价就不会涨了;只要我足够努力,我就一定能成功……

而现实的世界是:好人也一样会做坏事,哪怕他是怀着好心的;多修路也不见得能解决拥堵问题;火车造的多了,回家的人也多了,还是要抢票;政策出台了,房价涨的更厉害了;虽然我很努力,但是我照样很穷……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三段式(展现内容结构)

1、稀缺

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就是——稀缺。

我们去商场里买东西,特别是咱们在座的女同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你最看重的最心仪的那件衣服的价格往往也最高,而那些你看着也就一般还凑活的往往价格也一般还凑合……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而好的东西不仅是你想要,别人也想要。

所以好看的衣服是稀缺的,于是用来做这件好看衣服的好材料是稀缺的、好颜料是稀缺的……进一步延伸就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资源是稀缺的——水是稀缺的、石油是稀缺的、矿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些都是有形的稀缺。

与之相对的就是无形的稀缺——设计出这件衣服的优秀设计能力是稀缺的、生产出这件衣服的精密工艺是稀缺的……

去年我们去北京参加年会,有的人想多玩几天,就改签了公司买的火车票。

我们就发现,同样的北京到上海,同样都是高铁,但是票价却不同,说明好的时空也是稀缺的……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个世界上不管是有形的资源还是无形的资源,只要是被人所需要的,那就是稀缺的。

有人可能会很较真地说,空气就不稀缺,空气是无限的,不用抢。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的老板公司开在北京,却在云南买了套房?你问他,他可能会告诉你,因为云南的空气比北京好。

你看,看起来无限的空气里也分“好空气”和“坏空气”,“好空气”还是稀缺的。

反过来,那些没人要的东西,对人来说没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数量再少我们也不会说它的稀缺的。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和人之间就或明或暗地存在在一种竞争关系。

那我们就要问另外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应该用什么样的规则来竞争资源呢?

前面我们说了去商场买衣服的例子,很显然,在竞争好的商品上,人们用的是出价的方式——买得起你就拿走。

上海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放出来的招聘岗位是有学历有要求的, 有的就一定要本科以上。这说明一些好的岗位,人们要用学历来竞争。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还没有学区房,上初中都是看成绩的,分数够就能上,否则有钱也上不了。这说明在好的教育资源上,学生要用智商(智商只是粗浅的概括)来竞争。

假如今天晚上下雨了,我们打车就要排队了,这时候就看谁先叫的车,谁先叫的谁就能先打到车。

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给房子限购,用的是摇号买房的政策,那这个时候是就看谁运气好了。

……

那我们不禁要问,哪一种竞争方式才是最公平的?

但仔细一想,我们发现不管用那种竞争方式,总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不公平”。

用价格的方式,穷人会说这是不公平的;用学历的方式,学历低的人会说这是不公平的;用排队的方式,时间少的人会说这是不公平的……

有人说,那用随机的方式总公平了吧?

用随机的方式其实也不公平,因为随机很可能会把资源分配给那些没那么迫切需要这项资源的人,于是对那些更迫切需要这项资源的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那我们就不管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我们就看看现在世界上或者我们现实生活中用的最多的竞争方式是什么吧——是的,主要是用价格在竞争资源。

说白了就是——这是一个(更大程度上)“看钱”的社会。

每次说到这个,总有人会说,这社会对穷人太不公平了。

前段时间有一期《十三邀》是许知远对话经济学家陈志武。

许知远就问陈志武,怎么理解当下的年轻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金钱的奴隶?

陈志武回答说,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用钱竞争对穷人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但也正是因为用钱竞争,穷人想要竞争资源的时候就要努力挣钱,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富裕起来。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有钱也不能买到想要的资源,那谁还有积极性去创造和生产,成为富人呢?进一步,都没有人去冒险投资开办企业了,穷人哪来的工作机会呢?

当然我从情感上能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我们也得明白——“平均”只存在于那个我们想象的世界里。现实的世界不是那样的,那样反而会出问题,否则苏联就不会解体了。

前面我们虽然说了无形的稀缺,但还有一种无形的稀缺我们没有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像“都教授”那样永远的活下去。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付出——机会成本。

怎么来理解这个概念呢,举个例子。

今天你下班回家了,假如你回家一直到睡觉前的几个小时只能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学习,第二件是锻炼身体,第三件是躺在床上玩手机。

如果你把这几个小时用来学习,那你在今天晚上就永远的失去了做其他两件事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

于是我们就得到一个结论——不论我们做什么,都会失去同一时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

我们平时会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东西,主要是因为买到的东西更便宜,但在甄别这件商品的质量上,我们要花的时间变多了,买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的可能性也变大了。钱虽然少付了,但我们又额外付出了一些别的成本。

所以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应用就是——既然无论做什么多要付出机会成本,那更理性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去做机会成本更低的事情。

去年六七月份毕业季,就有网友问我,学设计软件要不要报班。

后来我就出了一期视频专门了这个问题。

我在视频中的观点是,如果你才大一大二,本身又没什么钱,那你就多看看免费的教程,慢慢学,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反正自己的时间不值钱。相反,如果你已经邻近毕业了,软件用的还不怎么好,那你就报个班,快点学成,因为一旦错过了应届生这个身份,后面找工作的难度就大了。

背后的指导思想就是——时间不值钱的时候用时间换钱,时间值钱的时候用钱换时间。

这也引出另外一个推论,就是——不同的人、一个人的不同的时间段的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常说的富人的时间更值钱,言外之意就是——富人的机会成本更大。

第二个应用就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基本看个十几二十分钟就知道这个电影好还是不好了,但是很少有人会直接中途退场。

尽管买电影票付出的钱本身也拿不回来了,是沉没成本了,不会对未来造成任何影响了,反倒是继续在那坐着,会损失其他的机会成本。

当然看电影是小事,这里我们得到一个思考问题的注意点就是——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那些已经付出的不会给未来带来机会成本的代价,放弃就放弃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虽然我现在跟你们这么说,但我自己看电影也很难做到觉得电影烂就中途退场……后来我看了一本书,书里说这个叫“损失厌恶”心理。

2、不确定性

最近股市大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开户。

这张图统计的是07年和05年两个牛市期间新增的基金开户数量。

有数据统计,大约70%的散户是在牛市期间开户的。

另外一个数据更有意思——大部分散户熊市小亏,牛市大亏。

问一个听起来很蠢的问题——为什么大量散户会选择牛市入场?

当然是觉得这时候入场能赚一笔。说的再准确一点就是,他们预期未来还会继续涨。

这就说明人的行为会受到自身主观预期的影响。

有一本书,叫《漫步华尔街》,书的作者波顿·麦基尔曾经就提出一个观点——把一只猴子的眼睛蒙起来,让它通过乱扔飞镖的方式去选股票,其回报都能和基金经理选的股票差不多。

此言一出,很多基金经理就坐不住了。当时有个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就借题发挥举办了一个选股大赛,参赛的三个队伍分别是一只名叫奥兰多的小猫、一队职业选股经理、一群中学生。

工作人员给奥兰多一只塑料小老鼠,让它往一张金融报纸上丢,丢到哪里就买哪个股票……

一年以后得到的最终结果是,奥兰多胜出。

这当然不是为了说明奥兰多是只神奇的猫,而是——再高超的技术分析也无法准确预测股市的走向。

也就是著名的随机漫步假说——股票市场的价格是随机漫步模式,因此它无法被预测。

说到这,有人可能就要问了:那你给我解释解释巴菲特这些人是怎么赚钱的?

我当然不知道巴菲特是怎么赚钱的,否则就不会站在这给大家做分享了……

但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给普通投资者这样一个建议——买一揽子股票(指数基金),放在那,等着它升值。

前段时间听我隔壁的室友说了这么一件事,她和她男朋友晚上无意中聊到个什么饼干,睡前刷微博的时候就刷到了这个饼干的广告,她觉得肯定是手机偷听了自己讲话非常愤怒。

这其实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大数据时代,也不能预测人的行为吗?

有个哲学家叫卡尔·波普尔,他在1944年就写了一本书叫《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波普尔在书中说,很多人看到物理学、天文学的成功,看见它们能够准确预测行星的运行,就萌发了“我们用同样的科学原理去预测人类社会发展”的想法,但这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部分内容其实可以不用讲的,但由于他的推理过程太精彩了,所以我还是忍不住要分享一下。

我把他的原话改的通俗了一些。

推理的第一句:知识和信息会影响人的行为。这个观点其实我们前面已经说了。

第二句:知识和信息总是在不断增长的。总有些事情是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

第三句:这些明天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是无法预测的。

就这三句话,就彻底解释了人类的未来为什么是无法预测的,你不得不感叹这种智慧的力量。

他的观点是,历史发展不存在某种规律,只存在一种趋势。

关于这个不确定性,我还想说一个例子。就是我前年在考虑买房子的时候,看了很多书和文章。

我先看了一本叫《大国大城》的书,书中的观点说,未来中国的大城市大概率也会像日本、美国那样发展成城市圈。

什么是城市圈呢?

我们拿上海举例好了,按照这个城市圈的理论,未来苏州、昆山、嘉兴等上海周边城市都会成为上海这个超级城市圈的一部分,晚上在苏州的家里睡觉,早上做高铁来上海上班……总之上海这些城市的房价是跌不下来的,如果真的发展为城市圈,周边城市的房价也跌不下来。

然后我又看了一本书叫《不适宜居住的地球》,里面大概讲的就是温室效应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未来出现类似新冠病毒的灾难性事件的频率会进一步增加、海平面会迅速上升……总之人类后面短短几十年的未来非常不乐观,那还买什么房子?

再后来我又看了一本书,叫《理性乐观派》,作者的观点就是:别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气候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另外就算很严重,到时候人类也会有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每看一本新书,都会打脸前面看的书里的观点,让我哭笑不得……但现在想想,这不就正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吗——人类的未来无法完全预测。

这个观点的第一个应用就是——任何时候不要“梭哈”。所谓“梭哈”就是“All in”的意思。

如果买房需要你掏空“四个口袋”甚至“六个口袋”……我觉得这就是“梭哈”。有人会说,我工资很高,要不了几年就能补上窟窿……别忘了,未来是不确定的,你无法保证眼下这份高薪工作能维持多久。

第二个应用就是——分散风险。

既然未来是不确定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那就要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最基础的一个操作就是分散风险。我们初中学的政治书里就讲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前面说的巴菲特给普通人的投资建议也是——买“一揽子”股票,而不是什么买某一家热门公司的股票。

你问我现在如日中天的苹果、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巨头有没有可能倒闭,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回头看看诺基亚、柯达……

第三个应用是——要事前看,不要事后看。

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喜欢看那些成功企业家的演讲。

这些企业家每次都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成功经验,然后台下的听众听完视若珍宝。

有个叫阿尔钦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一个观点叫——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

意思就是: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好像还是不明白……说人话就是,成功的人说什么都对。

那些因为特立独行而成功的企业家可能会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说特立独行的成功必备的一个品质;另外一些因为随大流而成功的企业家可能会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说随大流是成功必备的一个品质……

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品质一定是好的或者一定是差的,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让我想起上次和一个B站“网友”见面聊天。他说自己性格上有一个缺陷就是比较偏执,很难认同别人给出的不同看法,这几年就在尝试着改掉这个毛病。我说,我认同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但是我不认为“好性格”就会有“好命运”,“坏性格”就会有“坏命运”。如果你能力很强,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就特别好,好到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程度,那最终偏执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好的。)

“要事前看,不要事后看”的意思就是在做决策之前尽自己所能考虑充分即可,事后结果出来了的反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倘若事前的你能注意到这些,做出另一个决定,就不会得到眼下这个结果了。

这和我们常说的那句古话“尽人事听天命”是一个意思。

再譬如你和你的女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你想看A,她想看B,最后你们决定看A,但是看完发现A根本就是烂片而B口碑却很好,于是你女朋友说都是你的错,因为你要看A。

那这时候你就可以把咱们今天讲的东西告诉她:未来是无法预测的,选择看A,是我们根据看之前获得的有限的信息譬如预告片、海报等做出的最优决策了,所以这个结果不能怪我头上……

(当时讲到这,台下一阵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然后你们就分手了……

3、人有反应

下面来说一下最后一个真相——人有反应。

先说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眼镜蛇。

说印度政府曾经为了鼓励大家消灭眼镜蛇,就提出了一个悬赏方案,谁杀的越多奖励就越丰厚,结果眼镜蛇的数量非但没减少反而还增加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大家都去饲养眼镜蛇了。

下面这两张图,有一张是炸弹炸的,还有一张是房租管制政策导致的,你们觉得哪一张是炸弹炸的?

(当时台下很多说图2是炸的,可能是看地上的碎片比较碎(⊙o⊙)…)

1946年,旧金山开始实行房租管制。满足条件的穷人可以用低于市场的价格租到房子,于是很多房东不愿意租房了,而开始卖房。本来房租管制是为了照顾穷人,结果穷人反而租不到房子了,反而是有钱人更容易直接买到房子。

租到房子的穷人不仅不用担心房租会涨,如果自己的亲友过来跟自己一起住三个月,哪怕自己搬走了,亲友也可以继续租这个房子。

最终导致房东再也没有积极性去打理自己的房子了,于是就有了图2的结果。

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会在开头说,好人好心也一样会干出“坏事”来了吧。

最后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故事。

在我们家,家务是分配制的。小北负责洗衣服,我负责晾衣服,小北负责做饭,我负责刷碗……

前阵子我晚饭吃手抓饼吃到“想吐”,原因就是手抓饼是装在一次性纸袋里的,不用刷碗。

所以不管实行什么政策、规则,人都是会有反应的,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观点得到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分饼的方式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在一次直播中就说他在考察那些创业团队的时候,如果发现是大老板占股96%后面4个百分点留个另外四个联合创始人的,这样的团队成功的概率就很低。

原因也很好理解——这样的分配方式不容易调起其他几个人做事的积极性。

我之前的一家公司,项目做好了是有项目奖金的。但是我发现,我们参与项目的设计师就跟着大伙去吃一顿,而项目的运营和策划除了吃一顿还会有额外的奖金。

当时就觉得不公平,现在想想感觉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样的项目最终收益好更多的是因为玩法好,哪怕换个差一点的设计师得到的结果可能也差不多。

如果公司不去奖励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参与者,那就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下次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收益了。

(想起之前萌姐抱怨自己公司很多开发同事做事没有积极性,也许可以在制度上找到原因。不能想着别人都能和自己一样,能看的那么远,只要付出就有收获。那样就变成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了。)

上个月我们公司还调整的奖金的发放规则,你们应该也发现了:不同部门的奖励机制是不一样的。现在应该很好理解了吧。

第二个应用是——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别人的决策。

这个有点博弈论的思想。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了一个问题吗——大学选专业,是选热门的还是自己感兴趣的?

你觉得热门的,别人也会觉得热门,于是太多人选了热门专业,等到毕业时,且不说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个热门专业到时候是否还是个热门,就算它还是热门,那市场上也大概率会出现人才过剩,大家都不好找工作。

我记得我当年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热门专业是土木工程、英语之类的,我分数不够压根选不了。只能选择自己相对感兴趣且分数比较低的计算机。

结果等到我毕业的时候,我们计算机学院就业率最高……

最后……(主题升华)

讲完了全部的内容,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几个问题,是不是就可以用我们前面讲的知识来解决了呢?

这里一定要注意,由于每个人的天生的秉性不同、偏好不同,即便是用同一个策略工具做出来的选择也可能是天差地别的。

就好比冬天里,有人选择在冰面上垂钓有的人选择裹着毯子喝着热茶一样,最终选择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决策的过程是否“理性”。

所以理性决策的前提,是目标足够清晰。

做好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决策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如果连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没想明白,那理性决策的意义就会小很多。

但人生目标这个事……也不是说早上想一下,下午就能得到答案的。

之前就有朋友问我,大学刚毕业父母让回老家找工作,自己想去大城市看看,但是又感觉大城市压力很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那就都体验一下,哪怕来了大城市最后顶不住压力回去了,那和一开始就选择回去,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你个人的人生而言,意义完全不同。

想搞明白人生目标这件事,不仅要你有足够的阅历,还要你有足够的知识……

说到知识……

这几年特别流行一个短语叫“碎片化学习”,好像大家都很忙,然后手机又比较方便。

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在地铁上刷刷知乎,在厕所里看看公众号文章就叫学习了……

直到后面开始看书我才慢慢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即便你看到的文章里面真的有零星的“知识”,那也真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更有价值的知识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所以“要多用碎片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知识”。

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后记:讲完之后,小北还是和讲之前态度一样:觉得我讲的东西有点深了,连她这个天天被我洗脑的人也只是勉强听明白。我说,分享这种事本来就不指望别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有多深的理解,我的作用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如果能引起大家的一点点思考其实就够了。

更不是一句简单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此刻的我是开心的就好了。

看得见得失再做出让自己开心的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心”。

见过身边太多朋友“涸泽而渔”而不自知的,贷款买个“负债”回来持续吃掉自己未来的现金流,并且这个“负债”的收益也仅仅就是让当下的自己“开心一下”……

开心也是有前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这个世界,你应该知道的3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