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陈坤 推荐指数:4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 推荐指数:5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波西格 推荐指数:5
关键词:禅 生死 儿子 当下
本次阅读用时:4小时50分(3本书) 2020/3/28
整理人:迷迭香
整体评价: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通过行走西藏,对生命的点滴感悟,真实可信地展现了一个在世间行走的普通人的心灵成长告白。文笔简单易懂。
《西藏生死书》***从上师角度写生死、轮回、临终关怀。需要对藏传佛法有一定了解阅读起来会比较容易理解。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骑着摩托车驰骋行走山水间体会禅意与技术、哲学结合之美。如果对禅和科技还有哲学零基础或不感兴趣的读者会比较晦涩。
今天读了三本书,字面上看都和禅有关。
只要你行走,就能与你生命中的真相相遇 ——陈坤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记录了陈坤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西藏过程中,对生命的点滴感悟,穿插了他成名前后生活中的小故事。陈坤动情自述从出身贫寒的“北漂”青年一夜成名到找回自我,继而重新上路的成长历程。关于亲情与友情、家庭与事业、名利与信仰的心。你可以读到他的挣扎,他的茫然和转化。这本书也不仅关乎心灵,更关乎现世人生,关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个无常世界里的命运变幻。人的本质是孤独,全然体会就好。做一个梦想的推动者和同行者。
很巧陈坤在这本书中提到了《西藏生死书》,恰巧是我选的另外一本书。还提到了禅定,这在《西藏生死书》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也提及。而这些在我选择今天读这三本书时并不知道,看来,一切的出现都不是纯属巧合。就像陈坤书中说:“巧合,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意识对于各种因素的巧妙组合。”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经典摘抄:
自信不是简单地渴望别人认可你,你要在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我可以。
走着走着,就突然走到了西藏。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阳光照射下的内心世界里。 还会继续往前走。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
你把名气、财富等等身外之物统统拿掉的时候,“拿不走”的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
外在与心灵的行走,两条生命的线索,看似毫无相交,其实彼此对应,互相影响。如果学会在外在的行走中安静下来,放松自己,与内心对话,从中获得正面的力量,我相信才是行走的真正意义。我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傻傻笨笨的人,傻人才有傻福。大家在这个社会上都在学聪明,都在学复杂,到最后我告诉你,都会自己玩自己,自己给自己徒增烦恼。
我对老天给我的幸运一直都是保持警惕,我从不认为自己可以比任何人得到上天多一点点的优待。我总是把自己打到最低,把一切情况想到最糟糕,然后从最绝地的心境里不抱任何幻想地走我人生的路。
同时我也看清了,对方骂你,正是他内心自卑的表现。当他不能战胜你时,就用赤裸裸的、刻意强加在你身上的东西来挫伤你。
爬山是跟自己的较量。你的对手不是别人,只是你自己。同时,在这个世界上,你所能依靠的人,也只是你自己。没有人能替你承受,也没有人拿的走你的坚强。
《西藏生死书》里作者索甲仁波切从他自己在西藏跟随现代藏学最重要的上师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开始,介绍藏传佛教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心性,轮回,转世,中阴,以及如何禅定,学习掌控死亡,帮助临终关怀,如何理解重生,转世等。
虽然对藏学没有研究,对密宗几乎一无所知,对藏传佛教更是一无所知,但初次接触此书,让我有很多醍醐灌顶,好像之前有很多东西已经经历,今天是一个上师在给你做梳理,答疑解惑一样。带来更多思考人生,更加淡定对待得失,全然当下,放弃执着和焦虑,因为执着的对象,本质就是不可执着的。是一本可以也必须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本,告诉我们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爱、慈悲和智慧,世界就是充满平静、充满能量和充满美好的。
这本书以死亡开篇,讲到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人们毫无准备和对生命的理所当然,所以一旦死亡来临,同时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毫无防备的痛苦。痛苦是一个深度、自然净化的一部分。谈到对于死亡的态度和痛苦的解脱之道,就是接受它,不要排斥它,与死亡同在,因为每一个人都正在死。或快或慢,或近或远…无一幸免。在书中对于生与死的界分,可以用村上春树的一句名言来定义: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如果在脑海树立这种观念,那么对死的恐惧会少一些,也理解得深一点。
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任何事该有的一种方法呢?接受它、面对它、与它同在。书中提到,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寄居体,不必要去对这个寄居体做过多的修饰,好比路人住进旅店,有谁会对自己住的旅店进行装修的?所以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在此就显得很渺小。身体终归耗尽,但是灵魂却能永恒,精神的力量将无穷大。
“心是什么?”上师蒋杨钦哲仁波切在传授心性给当时还是年幼的索甲仁波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读到这我一下就想到了心其实什么都不是,心不是胸腔里面跳动的心脏。如果硬要比喻心,或许心就是一种念,一直潜藏的本真的自我,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包含着伟大的爱的念。如果说人是有灵魂的,把心性比喻成魂魄,那么人就是由肉体和魂魄构成,佛教所强调的禅修就是让魂魄镇定然后摆脱对肉体的束缚。凝聚然后脱离。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不为所动。因要摆脱人世间的无知、执着和恶欲,所以念才要变的如此淡然自若。
当禅修获得圆满的同时,“贪、嗔、痴”三毒都死了,起初的念也便随之消失,不复存在。达到那种全然当下纯净圆满的境界,就是真正的禅定。西藏有一句很有启示性的话:“禅坐什么都不是,知识熟习而已。”就是说禅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入。禅定不是做出来的,是当“把心带回家”到完美无缺,是自发产生、自然呈现的状态。
书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即是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明光中阴和受生的业力中阴。中阴在藏文中发音“bardo”,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之间的“过渡”或“间隔”。“bar”的意思是“在……之间”, “do”的意思是“悬空”或“被丢”。
此生的自然中阴,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是为死亡做准备的唯一而且最后的时间。此生之中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因为死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对面临死亡者做好临终关怀。第二,死亡过程中蕴含解脱的机会,要在此生中做足准备的,唯有如此才能利用好这种机会。那么此生要如何做好准备呢?中阴教法说:“最上乘的准备,就在此时 – 在这一世证悟。“
佛家有句话叫“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你得智慧的因。你用知识去解烦恼,是烦恼加烦恼,是能量的平移,你读不懂;你用智慧去解的前提,是你要知道烦恼的原因,解烦恼的同时你得智慧,智慧提升。
合上此书,告诉自己,过去已成往昔,未来尚未明确,唯有当下是我全然拥有与享受的。过好每一个当下,即使离开也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
《西藏生死书》经典摘抄:
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用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
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每一件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了解倒,我们会对自己所说、所做、所想的一切负责,事实上,我们是在对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个宇宙负责。
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只是对下辈子没有准备。
如果心这头大象被正念的绳子从各方面绑住,那么一切恐怕就会消失,完全的快乐就会来临,一切敌人:我们情绪的虎、狮、象、熊、蛇,以及地狱的守护者;魔鬼和恐怖,全部都会因为你控制了心和驯服了心,而被绑住,而被降服,因为一切恐惧和无数的烦恼都来自心。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雷电,就像激流冲下山脊,匆匆流逝。在一切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最为尊贵;在一切正念禅中,念死最为尊贵。
深广而宁静,单纯而不复杂,纯净灿烂光明,超越思议的心;这是诸佛的心。其中无一物应消除,无一物应增添,它只是自然洁净地看着自己。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神奇的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被拒稿次数最多的畅销书"。由于连续被121家出版社拒绝,直到1974年,这本书才出版。但是出版后,销售量惊人,超过500万册,成为70年代美国十大畅销书之一,目前累计销售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讲的是,一个父亲(也是本书作者)波西格带着十四岁的孩子克里斯,和约翰夫妇一道骑着摩托车横穿美国大陆前往西部旅行的故事。为什么一个中年的父亲,要带着孩子骑行这么远呢?这是我读这本书时的第一个疑问。它体裁很独特,看起来是小说,还是自传体的感觉,又夹杂游记,讲述作者与儿子的一次摩托车旅行,从明尼苏达州一直到加州,耗时17天;另还有很多借助于摩托车引发或举例展开的哲学讨论,作者剖析自己的思想,寻求心灵的答案。说实话,这本书不是很好读。波西格在这趟漫长的骑行过程中,以维修摩托车为起点,探讨了科技与反科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主观客观与良质等哲学问题,还探讨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禅与道,等等。没有一点哲学基础的人,很难读懂。
在书里面,你会反复看到波西格提及一个叫做“斐德洛”的人。斐德洛是谁?你一定会好奇,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时的第二个疑问,我甚至去百度,也没找到这个我以为是历史上的哲学家,后来才恍然大悟其实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波西格。波西格曾经正是因为思考哲学问题,最后得了精神病住院,接受了二十多次电击治疗。了解到这一点,这本书面纱背后的疑团就真相大白了。其实波西格所写的斐德洛,就是他自己,小说中的斐德洛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他曾经所经历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所写的旅行过程,其实就是精神病康复之后的作者,带着自己的儿子克里斯一起去追寻过去的过程。他一边朝前走,一边回忆起斐德洛——曾经的自己——以及他的思想主张。
文章最后主人公明白他康复的原因就是儿子克里斯。作者写道:“往往连我们都无法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他就是我要出院的真正理由,因为让他独自长大是不对的,而且在梦里他总是想把门打开”。也许斐德洛对“良质”的顿悟并不能代表什么,此时的波西格才是真正顿悟了。打开了心结,这就是“禅”。
禅与摩托车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我读本书时的第三个疑问。 读完才明白,这两个词都是象征。"禅"象征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探索,是主观哲学思考;禅究竟是什么?如果非要找一个等式,那么禅=空。禅的本质就是无。禅的目的,就是追求无。带着直觉活在当下,全然专注当下。"摩托车"象征科学技术,是客观的外部存在。在所有关乎技艺方面的工作,背后都有类似于“禅”的东西,一通百通。科技的恶果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物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暗示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将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达到一种和谐存在的境界。技术与禅是有连接的,两者是成金字塔形状,技术在最下,禅在最上,技术与禅之间的衔接依靠独立、自由、完整以及简单与纯粹,它们之间的共性在于两者之间均含有的变数与定数。这部分穿插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初步理解: 如果用心去做一件事,会让“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与“为了完成这件事本身而做有很大不同”。作者认为,寻找心灵的平静,需要感性方法和理性方法的统一。"感性"是指追求内心感受,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运行机制。比如,感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看重的是骑行的快感、旅途的美景,以及其中包含的禅意思考。
曾看到有人说看了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之后,才知道过去读得都是垃圾!这当然说的有些夸张或带有个人观点,不过在《幸福的方法》中的确多次看到提及此书,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可读性。传奇教练菲尔·杰克逊在执教公牛队时,曾送给每位球员一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希望他们通过读这本书找到最佳竞技状态。而大科学家霍金也是这本书的粉丝。可见此书江湖地位之高。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经典摘抄:
骑摩托车旅行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佛陀或是耶稣坐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过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怀着爱意的生活,一种高高兴兴、简单明了的生活。
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风一时起,一时落,不断地吹送过来......它们来自那么遥远的地方。
有些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山底下,从来不知道有这么高的地方存在。
在这思想的高原地带,你想得愈用力,走得就愈慢。
真正的大学并不听命于任何民意机关,也不是由任何建筑物所构成的,只要它自己宣布这个地方已不再是圣所,真正的大学就已经消失,所遗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砖墙、藏书和种种物质的结构罢了。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点,也没有校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属于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于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如果你对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产生狂热的态度。就拿太阳来说吧,没有人会为了它明天升起而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如果有人对宗教狂热,那是因为它对这些目标或是教义没有完全的信心。
实体的山往往能象征人们灵性长进的路。就好像那些在我们身后的山谷里的人们,大部分人望着灵性的高峰,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过,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很满足,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有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因而能够很顺利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不但没有经验,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运气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
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更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惟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物就有多少条路。
废除分数和学位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处罚驴子或者是抛弃它们,而是给这些驴子适当的环境,让它变成自由的人。
愈聪明愈认真的学生愈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愈懒惰愈愚笨的学生则愈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 但是当然,没有山顶,就不会有山的周围,是山顶界定了周围。爬到山顶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看到蓝天。
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当远方有座高山或者哪怕只是山丘,你就拥有了空间。
我在公路上慢慢地走着,不想去打扰阳光,这正是早秋的感觉。
苏格拉底曾经告诉高尔吉亚,修辞学和烹饪都是煽动人的学问----是很卑微的思想----因为它们所诉求的是人的情感而非真正的知识。
雨小多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地平线,遥远的天边有如此明显的一条线,清楚地区分开了浅灰的天空和深灰的海水。
一个人只要望着地平线,内心就能得到宁静。
往往我们对别人指责最严苛之处,就是我们最害怕自己的地方。
现在在思索,海到底究竟有多远......
这三本书提到一些共同或交叉内容。比如:
1.陈坤说人生修炼从直面死亡开始, 索甲仁波切说不要惧怕恐惧死亡,解释死亡带来真正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观察死亡,关注死亡,加深“出离心”,
2. 陈坤说了解死更珍惜生,索甲仁波切说中阴最好状态是把心带回家。
3. 陈坤提到很多和登山相关的心里活动或领悟,在波西格的书里也多次提到同样活动的启示(参见文章中斜线部分)
4. 波西格说佛无所不在,索甲仁波切也如是说。
5. 陈坤和波西格都意识到别人对自己指责时,其实是对方自己心里懦弱害怕的表示。(参见文章中斜线部分)
6. 最有意思的是陈坤行走西藏带着8岁儿子一起,波西格驾摩托横穿美国中西部骑行也是带着自己14岁儿子,两个孩子在艰辛的旅途中都遭受了不少磨难,两位父亲均是没有心慈手软,而是“狠心”磨练他们,在文章最后两位少年都挺过了旅途中种种挑战,期间有自我成长以及和父亲的共同成长,我想,这也正是生命伟大的意义吧。
读这三本书,仿佛一会儿带我回到20多年前自己第一次去西藏的情形:第一脚踏出飞机舱门的敬畏,第一次和白云那么亲密,第一次看到藏民一步一叩首的虔诚,第一次被活佛加持,第一次在成年后经历死亡的滋味。。。。。。仿佛一会儿带我也驾驶着摩托车在美国的宽阔大道或田间小径上感受大自然的朴实与纯粹,体验和天地间的亲密接触,在“有我”和“无我‘间行走穿梭。。。。。。仿佛听见梁武帝和达摩的一段对话,梁武帝问:“什么是佛教的最高真理?”达摩说:“世间空空,并没有什么最高真理。”可以这么理解:有我,有执着;无我,无忧愁。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对“禅与人生”的关系越发好奇,越发体会到星云大师在《禅即生活》中通过百余篇公案禅话通俗地告诉我们的“禅”是什么了,其实“禅”就是搬柴抬水,穿衣吃饭;“禅”就是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其实我们做事与修行是分不开的,禅即生活。禅,不但有玄妙,还有慈悲、幽默、洒脱、率真……它是生活中一股安定心灵的力量。运用禅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执念,多一些放下,所谓:“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2020庚子开年发生很多不寻常,有道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人生许多烦恼,很多是来自如何对待取舍、如何权衡得失,大地万物皆是禅机。看透这一点,那么在我们的眼里,每一个季节都非常好,每一个当下都非常好,我们就是禅者,我们从中可以更懂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变化。“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明智的取舍是一种智慧,无论在何时何地,禅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到圆满和充实,感到明澈和纯粹,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人生一回,走过烦恼,还要不恼。记着,随时把心带回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