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多元合作共赢的教育体系,是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通力共赢的体系。在此组织架构中,政府提供免费的教育;行业协会高度自治,不仅代表企业利益,更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教育标准、提供部分企业不能承担的实训教学并切实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企业提供实训实习就业岗位和双元制学徒教学。

多元参与的双元制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行业协会的作用尤其巨大,德国有各种行会(含分会)30多万个。行会负责制定各专业教学标准,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会获得两张证书: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张证书的含金量很高,有了这张证书很少会失业;还有学校颁发的证书,用处不大,只是表明完成了一个学业而已。除此之外,行会还切实参与到学生的实训教学中。我们参观的考察科布伦茨手工业行会,就包含了130多个手工行业的各类实训室。除了像西门子、大众这样的大企业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其他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提供用于培训的各类设备。于是,就由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实训平台,企业提供不了的东西,由公共实训平台来满足。因此,可以说多方参与的教育体制成就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为工匠精神培养提供了土壤

德国的教育实行精英教育和双元制职业教育双轨制。德国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就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进入文理中学,走上通往大学的精英教育道路。四分之三的学生则流向了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实科中学,这部分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或者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按照德国政府相关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使得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企业或者工厂和行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第一手的应用型知识。学生在此培训阶段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学校的理论知识指导下,通过企业的实习和培训,取得职业认证资格后实际上就成为各个岗位上合格的技师。在这一过程中,工匠精神在行会和企业的训练中得到细心培育,可以说,正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高技能技术人才。

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

目前德国工匠精神得到了我们的推崇,但德国并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在德国其实是一种职业精神或者说职业性。在德国随处可见工匠精神的体现,宾馆卫生间整齐划一、洁白的地砖缝;大街上整洁完好的道砖;精致厚重的下水井无不表现了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细致,更不用说众多的德国中小企业在世界某个细分领域上的隐形冠军。如果从根本上寻找“德国制造”的灵魂,应该是一种工匠精神。可以说,正是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制造。

然而,德国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有悖于我们的常识。我们谈到“工匠精神”,往往会想到大国工匠,那些国宝级的工匠对自己的产品或技术几十年如一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变成了一种个人情怀和理念。而德国把工匠精神理解为一种国家精神,培养所有的劳动者都具有的一种严谨、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它是一种职业要求、职业操守和职业标准。而且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动手能力,多数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成绩优异学生。同时,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随行翻译说,如果一个技工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解雇,将很难在行业内再次就业。如此严苛的要求使学生从培训之初就一丝不苟,潜心修炼内功,从而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标准化成就了工匠精神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有标准可循。德国的职业教育透明度很高,是2年的培训还是3年半的培训,传授的知识、能力可以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都是透明的。学生们知道自己参加这几年的培训后会得到什么,企业也知道这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干些什么,到什么程度。德国行会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制订统一的职业标准,做一个统一的企业培训框架指导书,质量监控则由各行业协会分会来执行,最后由行业协会来发放证书。学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和项目计划书执行,完成一个项目,从最初的项目设计开始就参与其中,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实施的记录。这种标准主义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能力,更是作为一种特征根植于其职业教育中。正是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文化建立的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的工艺流程培养了工匠精神,成就了德国职业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国双元制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