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追风筝的人》后,只感觉到一股莫大的悲凉向我袭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是一本关于友谊、背叛和赎罪的书,它更重要的价值是描写和揭示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本道德书,但它丝毫没有一丝说教的气息,一切都在时间中娓娓道来。
01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曾是哈桑表达对阿米尔不计回报的友谊的肺腑之言,在故事的最后,却成了阿米尔救赎之路上的承诺。
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小他一岁的兔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从小一起长大,他们都是自幼便没有了妈妈,阿米尔的妈妈生阿米尔时死于难产,哈桑的妈妈在哈桑出生几天后便跟一群江湖艺人私奔了。两个小孩吃同一个奶妈的奶长大,拥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谊。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阿米尔的荣誉誓死要抢回风筝,却被几个彪悍野蛮的无赖欺凌时,阿米尔目睹了哈桑被欺辱的场面却选择了退却。
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即使他由于害怕自己挺身而出可能会招致阿瑟夫在他身上施加的暴力,他也仍有机会站出来,主动放弃捡到这个风筝的机会。
勇敢,还是懦弱,人性很多时候就是在关键时刻展示出来的,一次就够。
他转身离开了。阿米尔深知自己的心理,为了获得爸爸的肯定,牺牲友情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制,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也许,这两个小男孩的友谊,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身份、地位、种族的巨大悬殊,似乎也注定了哈扎拉仆人哈桑在这段友情中将投入无以复加的忠诚,而阿米尔也有了滥用这段友谊的筹码。
哈桑也知道,阿米尔目睹了他被欺辱的场面后转身离开,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为阿米尔奉献自己。反倒是阿米尔内心充满的愧疚感,使得他不愿意继续正面面对哈桑。我相信,在阿米尔转身离开的瞬间,他也一定受过良心的谴责,只不过赢回父亲的宠爱压过了一切,为了赢回风筝,尊严、荣耀、友情,是他必须妥协的筹码。而这些,他都能接受。
他唯独接受不了的,是哈桑忠诚的奉献。
这种愧疚感和哈桑一如既往的忠诚,让阿米尔彻底崩溃,他开始设法栽赃哈桑从而逼走他,来讨个“眼不见心不烦”。
哈桑对阿米尔的指控全盘接受,他如此得爱阿米尔,以至于在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诋毁时,他仍愿意挺身而出,捍卫少爷阿米尔的荣耀。他最终离开了他生活了12年的“家”,跟着父亲阿里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土地开始新生活。
奉献者付出的越多,他越在乎这份关系,而接受奉献的人越会觉得心安理得。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事?你从一开始就明确表明不会帮助一个人,你偶然的一次帮助就会让他很感激。但如果你对一个人的求助每一次都无条件接受时,偶尔又一次,你帮不了了,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够义气,甚至会将你之前所有的帮助都全盘否定。
故事写到这里,如果之后仅仅是阿米尔对过往行径的忏悔,也不足以说明这部小说中友情的深厚,与残酷的背叛。
多年后,阿米尔移民美国并成了知名作家,在这个自由的国度娶妻立业,一切顺风顺水,并拥有很有潜力的未来。
但偶然的一通电话,让他再次踏上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并指望能为好友尽最后一点心意。但随着这次回乡展开的,是另一幅震惊的画面。
哈桑为了誓死守住阿米尔爸爸的家,和妻子通通死在了塔利班的子弹下。多年过去,忠贞如故,没有一丝动摇。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妻子的。
02
欲望和嫉妒,是悲剧的开始。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是一直就有争议的话题。其实,善与恶可以并行存在于人性之中。
阿米尔出生贵族,家境优越,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一个。但他出生后就失去了妈妈,从未感受到母爱,这让他无比渴望父爱,但他似乎从未得到过父爱。
他几乎从未得到过父亲的赞许,父亲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叹息父子俩独处时的沉默不语,压得阿米尔喘不过气来。
但父亲对哈桑却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他记得哈桑的生日,会给他零花钱,甚至会夸他好孩子。
这让渴望得到父爱的阿米尔嫉妒之情油然而生,他开始“恨”哈桑,无视他忠诚的奉献,将他当做赢得父爱的工具,背叛了这段从小情同手足的友谊。
但背叛哈桑的不只是阿米尔,“爸爸”对阿里和哈桑何尝不是一种背叛。
他和阿里的妻子有私情,生下哈桑,却又不敢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他背叛了和自己情同手足的仆人阿里,一生都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两个儿子。我时常在想,如果阿米尔知道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事情不会不会变得不一样。还会有背叛、欺骗和侮辱吗?
阿米尔爸爸心怀愧疚,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他开始用自己的财力和物力来帮助哈桑,和其他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正如拉辛汗所说:“你父亲的深切自责带来了善行,真正的善行,他施舍街头上的穷人,建了那座恤孤院,把钱给所有需要的朋友,这些统统是他自我救赎的方式。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
尽管阿米尔父亲选的不是一条最佳之路,但无论如何也谈得上是勇敢者的道路。相比之下,心怀愧疚的阿米尔为了减轻这种愧疚感,他开始了逃避与背叛,诽谤与无端指控。
阿米尔知道,他身上有阿瑟夫的影子,所以才会梦见阿瑟夫对他说“我们是同一种人,你和我,你和哈桑同一个奶妈,但你是我的孪生兄弟。”
但阿米尔毕竟不是阿瑟夫,他本质上还有善良的天性,只不过在处理和哈桑的亏欠感这件事上剑走偏锋,以致由于自己无法对哈桑报以同等分量的回报而在一条不归路上迷失自我。
亏欠感是我们最不愿意有的一种心理,如何处理这种亏欠感很多时候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也决定了阿米尔的人生色调。
03
阿米尔怎么也无法预料到,一个惊天秘密竟在等着他。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想起自己过去的行径,他更加无法接受这一切。
生活就是这样,命运这个编剧多么厉害,有时候桥段比电视剧电影荒唐的多。
但目前侄子索拉博所处的情境并没有给阿米尔很多接受的时间,他必须去,无论是因为哈桑和阿里一辈子对他家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忠诚,还是因为他们之间那流在血液中、刻在基因里的兄弟之情,他都要去,义不容辞。
阿米尔毕竟是阿米尔,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你懦弱,这是你的天性,这并非什么坏事,因为你从不强装勇敢”。但良心的忏悔让他选择了一条勇敢者的路,因为,这才是一条通向好人的路。
为了救出索拉博,阿米尔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是他罪有应得的惩罚。为了让自闭的索拉博恢复往常,他必须耐心等待。到那时,他的自我救赎才算最终完成。
他最终还是走向了一条好人的路。
当很多人感动于哈桑对阿米尔无以复加的忠诚和爱时,当被封面上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而感动得潸然泪下时,我的心生疼。难道这份忠诚,这沉甸甸的爱,只能在不平行的时空,在对方的自我救赎中得到回应吗?
读完这本书后,再翻到封面上的这句话,从开始的感动,到后来的悲痛,再到最后的释然,我为哈桑的忠诚而难过,为命运没有因为他的正直和纯良而多给他一些温暖而潸然泪下。
愿生活中的每一个“为你,千千万万遍”都能得到同等的回应,愿每个人都能选择一条好人的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