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想说,这本书的名称名副其实,我也很希望我的父母,包括我先生的父母,曾经读过这本书。

这是一本帮助人们把不好的原因家庭的一切尽量终结在父母一代的书籍。如果我们读过,我们就会想去改变自己,就会能去改变自己,继而让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负面的自我,不再传承给孩子。

所以,作为孩子,我们是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但作为父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亚历山大。可即便这样,我依然坚持读完了这本书,因为我希望,等孩子成家立业之后,再教育他们的子女时,一切的教育方式都是顺其自然的,而不是需要矫正之后再传导给孩子的。

不得不说,读完这本书,我很羡慕那些生来便拥有一个和谐家庭的孩子。我羡慕,也替自己的孩子羡慕。可我知道,绝大多数的人,和我一样,没有一个完美的父母,完美的家庭,这似乎是悲哀,但既然无法选择生,只能选择面对。

Part1

今天,我们就跟着这本书,一起来面对,我们内心最深处受到的家庭影响。在书中的第一部分,讲到了亲子教养的传承,整个内容阐述了过往经历可能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以及面对那些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修复。书中提到了两个办法,那就是自我对话,以及不要轻易的评判好父母和坏父母。

自我对话,书中举了一个示例,对示例中的步骤进行了分解,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书中的步骤,找出那些负面声音,不予以理会,争论,而是去做与这个负面声音相反的事情。最终,你会得到与那个负面声音相反的结果,进而干掉那个负能量。当你觉得无法坚持去干掉它的时候,可以想象,这个负声音的能量会传递给孩子,给她带来危险,便能促使你坚持下去。

好父母和坏父母,请不要轻易在内心定义自己是坏父母,因为我们看不到所谓那些好父母的背后,是否真的如他们暴露出来的那么好,而我们所了解的坏父母,是我们做得最差的时候的下线。不要用自己的下线去与别人的上线比较。并且以同理之心去对待孩子,不用自己了解的孩子的下线去与别人家孩子的上线比较,并做出评判。

Part2

注重孩子成长的环境。当我们在思维定式下讨论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有什么特征的时候,我们总是重视了孩子的家庭结构。然而,结构并不是决定孩子性格的关键因素,而是,结构变化带来的相处方式的变化。

如果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依然能够正常的较好的相处,我们看到的结果,将与大多数人通俗理解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思维定式不一样。父母不在一起的时候,相互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懂得传递对彼此的爱、善意、关怀与尊重。争论的时候,不用事实网球的方式,为自己找理由,学会培养善意,回应彼此的需求。这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而不是父母不在一起,就老死不相往来,或者渐行渐远。也不是父母在一起却貌合神离。

第三部分,回应孩子的感受。这一部分讲解了学习如何包容感受,确认感受的总要性,否认孩子感受可能带来的危险等。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妮丝与约翰和他们的孩子卢卡斯的例子。卢卡斯,一切看上去都是一个很正常的孩子,却在一次约翰偶然折返回家的过程中看到险些跳楼的卢卡斯。约翰夫妻碍于工作较忙,把卢卡斯到处托付,他们不知道,在卢卡斯的内心,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父母的累赘。这就是不确认感受的危险。

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书中告诉我们几个方法。修复关系而不是冷战,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去处理情绪。也就是不要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试图制止,而是去感受。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各种情绪,因为我们不是时刻快乐的,如果没有悲伤,我们势必感受不到喜悦。没有负面的感受,就没有正面的感受。

Part4

最初的孕育,可能很多读者,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都已经进入了孩子的养育阶段,而非孕育阶段。但我们依然需要了解,最初的孕育,特别是育。

作为一个生育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对书中的很多表述,深表赞同。比如,第112页提到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书中讲了夏洛特的故事。夏洛特曾表达出自己在某个瞬间,想要伤害孩子,当她晚上哭个不停的时候,夏洛特想要把她扔出去或大力摇晃她。后来她像姐姐倾诉,得到了姐姐的呵护,进而,她觉得自己那些曾经可怕的念头和行动慢慢得以淡去。

大多数的妈妈,可能在产前或者产后,都会有轻微的抑郁情绪。因为,她们都在想尽一切的办法想要去呵护自己的孩子。而此时,如果身边没有几个或者一个呵护自己的人,妈妈就会变成一个不断输出自己的正能量的人。只有输出没有输入的日子长了,自己的能量就会变淡变暗,以至于情绪就变差。所以,守护好孩子,前提也是要守护好自己。

这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值得大家一读的。比如,强迫性的哭喊,会让你理解孩子哭闹的行为。书中的举例,也让我印象深刻。即是一个换位思考,让我们试图像婴儿一样,躺在那里,不能用语言表达,不能翻身,不能爬动,更没办法坐或者走。想想,你会用什么方法吸引别人的注意?尝试过这个,你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的观察孩子、感受他们的感受。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克制自己的情绪。毕竟,我们比起孩子,还是容易了许多。我们能够预先计划事情,预先料想事情的结果,而孩子,不能,一切对于他们都是突如其来的。

Part5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整个部份,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2个字,交流。问题是,什么是交流,是有效的交流?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否存在问题,在哪里存在问题,在什么时候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存在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书中都一一给了解答,比如书中说到互动,即是交流。而互动,应该是我们与孩子交流中,最大的问题所在。一是孩子是否想互动,二是互动的时候,我们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我们是否在玩手机,我们是否在三分钟内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给孩子会带去什么负面影响?

当我们开始讨厌孩子,是否反思过,讨厌的孩子是如何被我们培养出来的?那是因为,孩子意识到,即使是讨厌的互动,我们能够与他互动,也好过我们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不动。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问题,再慢慢学习却培养孩子稳定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又得注意,是帮助,而不是拯救。主动权,得留给孩子。因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是应该懂得良好的沟通交流,懂得处理负面情绪或者说拥有较稳定的情绪,能够逐渐的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

Part6

我们应当意识到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这样,我们才能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第一个榜样。接下来,有一句话,让我特别受用,先考虑当下可行的状况,别想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我曾经真的如书中所说,担心孩子戒不掉安抚奶嘴,而不敢使用;在工作中,也总是为未来的结果与责任忧心忡忡;夜晚,总是为第二天将会发生的紧急状况而不能入眠,这是无法活在当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没有想过,这样的心态,也会在亲子教育中用到。

可什么行为才是社会所接受的,书中提到了得体的行为的四种能力,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同时又提到了不得体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为了培养得体的行为,避免不得体的行为,我们可以采用早点时间投入,用语言表达感受来进行改进。

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严宽适度。在书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是严格管教,什么是宽松管教。而作者最喜欢的,是合作型管教。书中给出了面对孩子几种特殊情绪或者重要问题事项时候的处理方式,几乎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的,比如孩子发脾气时,孩子莫名其妙的哭闹时,孩子撒谎时,以及反常的青春期。

整本书,有一个特别值得大家尝试的内容,就是某些小章节的后面,会跟着一个行为练习,帮助我们去找到某些自己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产生的原因,或者是帮助我们去处理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如何去管理孩子。

这本书,我觉得还可以成为某些刚开始写作没有写作素材的小伙伴,每一个练习,都可以成为一个写作素材。甚至是每一个观点,都可以引发我们对自己孩子教育的一场深刻反思,成为写作的素材。甚至包括对我们家庭成员的一场剖析,促使我们有更多的换位思考,进而改善家庭关系。

【无戒学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