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厌恶症”......
世界上真的会有这种“病”吗?
不知道。
这个名字是我自己给自己取的。
自从2017年10月份游览了欧洲8个国家之后,我似乎患上了“旅行厌恶症”,已经有两年没有出去旅行了,包括国内和国外。我不想出远门,以前那些出国的白日梦都实现了,我更喜欢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相比之下,阅读里的世界好像比现实中的世界更加值得品味。
先生为此表示抗议,说要出去走走,这样每天呆在家里不好。有时候我们会做计划,可每每到了最后关头,我又会反悔。最近一次他实在受不了,自己一个人去了迪拜。我还因此暗喜:他终于肯自己一个人去旅行了。
也许大部分人都喜欢旅行,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吃不同的食物。以前的我也是这样。回想2012年自己一个人游玩英国的情景,那种兴奋之后不再有过。也许,“兴奋”是每个人对某种追求的粉剂,当这种粉剂尝试过几次,就不起作用了。从欧洲回来那会儿就发誓,以后要去旅行就去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沙漠、山谷、原始部落。人类聚集区的车来人往,熙熙攘攘,真的是有些腻了。
前几天被先生拽着一起去了趟潮州和厦门。这是两年后第一次“走出家门”。因为是计划之外的出行,时间也短,我没做什么安排,连潮州有什么景点都没查过。厦门就更不用说了,去过两次,该逛的,该看的,也都试过了。我以一种“陪君走一程”的态度踏上了这趟旅程。出门的那一刻还想,我要不要带电脑去写稿呢?最后也没带,轻装上阵,有意识地把自己从墨守成规的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方式中抽离出来。这也是我们婚后第一次在国内旅行,才发现我们以前想到旅行都是往国外跑,不想在公众假期在国内人挤人。
由于没有计划,反而处处有惊喜。
到了潮州才知道当地有座古桥,还有条旧牌坊街,还有个很新颖的休闲书吧。婚后的旅行多数为走马观花,亲人聚会,绝对不会出现在一个短暂逗留的地方捧起一本书阅读至完。而在潮州我却这么做了。
我偶遇了《散步去》这本漫画,一本能把我带入平静,并且坐在书店里把它看完的书。(过段时间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这本书,一本非常棒的漫画。)真是刷新了我在旅途中的经历。以前的旅行怎么不会这样坐下来阅读一本书呢?
因为赶。也可以说,我们之前的那些都不算旅行,“到此一游”的成分会多一些。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在“旅行”上还真的需要学习。那一刻,我也意识到“做计划”会把人框得很死。
站在潮州的广济桥上,听着潮州话、普通话、闽南话的歌曲,不需要“赶”的感觉真好。这大概才是旅行的“第一学”。
旅行,真的要到那个地方最出名的景点吗?似乎这次旅行之后,我对“著名景点”没有什么苛求了。可是,我又问:那我来这个地方是为了什么?
我既不是为了吃,也不是为了玩,旅行于我应该是为了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刺激一下自己的感官。
在旅途中会遇到很多事,交通的,吃的,看的,和人的互动的等等。我们的生活,乃至生物钟被打乱,从而身心需要走出舒适区,应对一些平时里不会发生的事情。也许,我这两年不想出门,就是怕自己被打乱。这害怕的背后是我想抓住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从事写作工作,确实需要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不然是没法写出东西来的,特别是要进行连贯性的创作的时候。村上春树喜欢旅行写小说,但他每次都要到一个地方住下来,等整部小说都写完了才离开。我想,写作是需要一定的沉静的。我害怕失去这种沉静,所以我害怕出门。
而这一次我这么“爽快”地答应出门,是我有意识地需要自己做一些改变。两年了,是时候和这个世界重新建立联系了。
这一次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高铁。一路上看了很多风景,也正值清明时节,加上高铁的位置一般都比较高,可以鸟瞰铁轨两旁的空间。
窗外最吸引我的是各种坟墓。
“喜欢看坟墓”大概也是个另类的喜好了。我却觉得它们给坐火车的时光打发了不少的无聊。对于出生在粤西,生活在珠三角的我来说,粤东的坟墓我还是第一次见,可以用“整齐、大气、干净”来形容。粤东的坟墓规模比粤西的普遍要大一些,而且修理得很整齐,墓地扩开的范围比较大,所以显得大气。同在一个省份,同样是对于“死”的尊重,东部和西部还是有些不同。
去程和回程我都这样数着一个个坟墓度过在高铁上的时光。看着坐落在不同环境里的坟墓,我会想象那具遗骨生前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她是否喜欢后人为他/她选的这块地?这让我想起了爷爷。
爷爷还在世,身体健康。有一次清明扫墓的时候他叫了爸爸和叔叔们去看自己选的墓地。一个生着的人已经想到了自己死后的归宿。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显然爷爷没有因为这样而感到沮丧。我听得出他们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语气比任何时候都要礼貌、谦卑和尊重。虽然只是个“提前的安排,虚拟的落幕”,大家都因此而变得和和气气。是啊,人的一生,落幕的时候,还有什么需要计较的呢?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那些生着的时候还要计较那么多?
思绪飘渺,旅程中,“坟墓”竟成了主角。
也许,真正的旅行是脚走在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心由此而产生了各种“话语”。也许,这就是旅行的“第二学”。
上一次到厦门已经是7年前的事,现在的厦门是更有魅力了。只是,高楼大厦多了总觉得有点拥挤,特别对于我这种生活在小镇里的人来说。
在厦门的时间其实都在和朋友的交谈中度过,连著名的鼓浪屿都没去,真有一点“换个地方换些人聊天”的感觉。而我和先生都没有因为没去著名景点而感到可惜,反而是短暂的相聚让我们觉得还没聊够。
前两次来厦门我都没有和它建立亲近感,甚至会有点淡淡的忧伤,因为在这里有过不好的回忆。而现在对它的感觉完全不同了,是因为和我来这里的人不同了,在这里能聊天的人也不同了。
有些人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确实如此。
不管多么美丽的景色,如果没有了“人”,多少只是个空壳。“人”是一个地方的灵魂。这应该是旅行的“第三学”。
说到这里,我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了。前面的我排斥人,不想到人多的地方,现在的我又喜欢人。其实,这并没有矛盾,我喜欢的人,拿这次在厦门见的一位朋友说的话,是那些“可以聊灵魂深处的故事”的人。
当我们在旅途中遇到这样的人,即使你不去著名景点,不去吃最出名的美食,你也会觉得很饱满。
两年后,我似乎开始重整旗鼓了,知道以后该如何两个人去旅行了。“旅行厌恶症”虽然是我自己取的名字,我想有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往外散发的能量太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收敛,物理上需要固定在一个区域,有规律地做着一些事情,让那些外散的能量回归。当这股能量有了足够的沉淀,等下次外出,我们的视野、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喜欢自己休整之后的状态。我期待以后到烟稀少的地方——沙漠、山谷、原始部落的旅行。荒漠里,山谷中,原始部落那些听不懂我的语言,把我当成怪物一样看待的人类,在这些地方应该是最能回归自己的场域。这应该是旅行的“最高学问”。
现今时代,“诗”和“远方”好像要同时出现才显得出走有些质感,而“出走”并不代表“旅行”,真正的旅行,应该是:
让人平静的,而不是让人烦躁的。
让彼此陪伴的人感到舒服,而不是感到束缚的。
生命中可以用来刺激思考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显摆我去了哪里哪里的。
一种修行。走在路上,心也要跟上。
-本文完-
▼文章中提到的漫画,是这一本。
夜莺
一只用文字唤醒人们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