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大伯

        换好课,第三节课后便匆匆忙忙赶往火车站,午饭也没有时间享用了,挤上了火车,知道没有座位,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多的人,比春运还要爆满,静静蜷缩在狭窄的过道一角,脑海中浮现出大伯慈祥的笑容……

        那时应该是十二岁了,天天和本村的几个好伙伴打成一片,除了学习啥都整,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坏蛋”,父母忙于生计,于是便把我转学到武汉市郊区县一个临水的小乡村就学,正是大伯所在的村子,而且大伯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哥也在那所乡村中学任教,其实那时真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把我送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先乘车到沔阳县城,再转车到沙湖镇,然后步行好一阵子,在一不知名的桥头上船,带乌蓬的机动船至少行走3个小时,上岸再挤公车近一个小时,再乘坐小轮渡过通顺河,到达此行的终点曲口村,已是傍晚时分,儿时的感受是从没走过这么长的路程。现在回想方知“孟母三迁”皆为子的良苦用心啊。

        大伯是远近闻名的铁匠,每天都叮叮当当的忙碌着,一件件农田及生活用的铁器物件就在这敲打声中炼就而成。打铁是个技术活,那时休息日作业写完没事,喜欢溜进小小的匠铺,看着大伯拿着铁锤不停地击打着烧得红红的铁块,不一会功夫,铁块变薄了,再放在炉火上,风箱一拉一推间,火势又旺起来,再经过大伯灵巧的敲打,就变成一把镰刀模样,然后放在水池中,“嘶”的一声,一阵白雾渐渐化成一缕青烟慢慢消逝,最后打磨刀口,加上木柄,一把田间地头适用的“神器”就诞生了。伯父也很满意自己的“作品”,会仔细端详一番,那动作看似漫不经心却又小心翼翼,从容不迫中蕴含着小小的得意,反正我是非常佩服,也曾幻想求大伯打造一把小宝剑,刻上我的名字,甚至还画过图纸呀,多么值得炫耀的事,只是从不敢开口提起,要是被大哥晓得了,那我不就玩完啦。

        大伯少言寡语,和我父亲一样,但是脸上总呈现出纯朴的笑,非常和蔼,我调皮犯错误了,也只见大哥的训斥或伯娘的唠叨,伯父是从不会批评的,有时还帮我说几句好话。

        两年后到初三就转回老家仙桃四中上学,接着便是三年高中及后面的武汉求学,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有回到那个临水的村子,伯父一家也逐一搬到城里,逢年过节偶有见面,但时间都很短暂,因而我脑海中伯父的印象一直是面带微笑憨厚实在的清瘦面孔。

        只是今天,我匆匆忙忙赶过去,却再也听不到他老人家爽朗的笑声了。三柱清香,余烟袅袅,凝望着大伯的遗相,胖了些许,微笑依在。

        送行的车队缓缓的前行,窗外的景物依稀似曾见,只是河水却没昔日那般宽阔,渡口没落了,一座大桥替代了轮渡,打铁的小铺早已没了痕迹,物是人非。社会发展的如此迅速,但为何我却感觉那时的小村远比现在要充满生机与朝气呢?

        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魂归故里,故里有你,封上盖板,与您阴阳两隔,但记忆是永存的,有记忆便有思念,有思念则不会遗忘。

        再次走进昔日的校园,杂草丛生,标语还在,依稀曾见操场中奔跑的我、教室内双手背后认真听课的我、食堂里排队打饭宿舍旁站在大盆踩衣的我……

        流年似水,浮生若梦。时间洗刷往日尘事,唯有那些沉淀下来的人物事件,永著心头!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怀念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