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烟囱

        突然很恐惧自己忘记,小时候的烟囱,青色的砖坯一块一块砌筑的直通云天,或许是儿时的眼光,总也找不到再比那烟囱还高的建筑。

        去塘里捉了一下午的鱼,没有大人们垂钓来的出息,总是一小碗小虾米和鱼仔,不过已足足的欢心,暮色已至,我最忠心的大黄,哈达哈达的跑到我身边,嗅到满碗的鱼腥,也是一阵摇尾谄媚。我俩便心怀得意的满载而归。

        奶奶虽是不屑的看着我的“大丰收”,也还是大费周折的拌面,淋进锅里一点点油,待麦秆哄哄的燃起,呲啦一声,鱼儿虾儿入锅后的那香,我是不舍得加任何修饰词的。连麦秆燃烧的味道都被感染了,此时我总是撒欢似的跑出院子,远远的看着家里的烟囱,灰白色的炊烟冉冉升起,美妙的像极了西游里悟空的那团雾,忘乎所以。待奶奶一声催喊,拔腿便又跑进了灶屋,本就不大的鱼仔虾米,依然决然的裹进了面团,几不见了踪影,但是口水还是不争气的垂涎又欲滴。若干年后的我吃惯了再多的鱼虾海鲜,总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记得上了小学之后,每个假期才能回老家一阵,奶奶总会把鸡圈里那毛发稀疏的弱鸡捉将出来,一通磨刀霍霍之后,鸡子也跟着一命呜呼了。我的上一世或许是佛家,见不得鸡子被放血蹬腿的过程,奶奶一声高喊杀鸡嘞,我便找个借口出门耍上一会,便也鲜见那给鸡子沐浴拔毛的过程,待耍了一圈回来,鸡子已经入锅,鲜血淋淋的肉块裹着些许面粉,这个时候却已经忘记了所谓的血腥场面,因为那香已经相当放肆的垄断了你的心。不敢耽搁,我又一次撒欢的跑出院外,靠在麦垛上看家里的烟囱,烟囱应该是刚刚修葺过的,青砖已经被麦秆泥裹得严严实实,只有那靠近树梢的几块裸露,也已熏的黑黑呦呦,颇像村头二娃子的茶壶盖发型。“吃饭了!”,伴随着铁门吱吱呀呀的声响,又是奶奶把我从懒洋洋的闲情惬意中呼唤出来,还没来得及打盹,睁眼又看到了家里的烟囱,那炊烟已经悉悉索索。跑回灶屋,奶奶做的熬炒鸡已经入盆,给我盛上满满一碗的鸡肉,奶奶却不知其实我最爱的是那鸡汤。

        多少年过去了,我也偶尔来的闲情,在家弄上两只肥肥的鸡腿,剁蹦剁蹦,噼里啪啦一通折腾,出锅,那八角还是那八角,那葱姜蒜还是那葱姜蒜,那鸡子还是那鸡子,各是各的味道,却总也找不到那种混着糊面疙瘩的鸡汤味,那奶奶的鸡汤味。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每年才能回老家一趟,有些时候忙的甚至一年也没得回去一趟,回去之后,我心里总是特别想奶奶给我来一锅熬炒鸡,炒一盘小虾米,可是或许是条件好了,或许是家人也很想让我感觉到丰盛,满桌的鸡鱼牛羊肉,一家人随也其乐融融,却总是感觉少了什么。

        深夜将至,饥肠翻滚,脑海里又见那烟囱稀虚的烟,又飘过那鲜血淋漓的鸡块,那浓浓的混着糊面疙瘩的鸡汤,那糟碎的小鱼仔面疙瘩,泪目依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家的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