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作者:意公子
第一章 很久很久以前
1、远古绘画
这些远古时期的人相信:
- 我画下了你,我就占有了你;
- 我伤害了你的画像,也就间接地伤害到了你本人。
2、知识储备
(1)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看起来人物繁多,剧情杂乱,但其实脉络还是特别清晰的,无非就是“神的起源、王位争夺、宙斯的情史”这三个部分:
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神——大地之母盖亚
。
她无性繁殖出了三个神:海洋之神、天空之神和山脉之神。
盖亚和天空之神乌拉诺斯
又生了六男六女,统称为“十二泰坦”。
但乌拉诺斯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孩子 ( 大概是因为近亲繁殖导致后代颜值太低的缘故,不过谁知道呢 ) ,就把他们监禁在地狱之下暗无天日的深渊里。盖亚很生气:你都把他们关起来了,我干吗还要继续生? ! 盖亚毕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神,招也比谁都狠。她将一把镰刀交给了小儿子克洛诺斯
,让他在“恰当的时刻”斩掉他爹的“小弟弟”。克洛诺斯不辱使命,手起刀落后随手一抛,就丢进了海里。没想到,那东西竟然和海水的泡沫起了化学反应,二者融合在一起,女神维纳斯从浪花中诞生 !
克洛诺斯干掉了父亲兼哥哥后,顺势坐上了神界的王位。但他毕竟做了亏心事,时刻担心遭到报应,就决定“从娃娃抓起”,直接吃掉自己的孩子。他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把最后一个孩子调包成石头。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天神——宙斯
。
宙斯整日拈花惹草,很多艺术作品都是以他“撩妹”为题材的。
(2)圣经
《圣经》就是一个“人与神 ( 即上帝 ) 不断约定”的故事。
3、古埃及艺术
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埃及壁画是很有特点的。你会发现他们笔下的人体有着共同的特征:一只正面的眼睛和侧面的头部,正面的上半身连接着侧面的腿,同时还有两只左脚。这……不合逻辑呀。但这个不合理恰恰就是古埃及绘画艺术的典型特征,我们叫它“正面律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管你的画是不是符合逻辑,我只管怎么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中,表现出一个身体最完整的样子。
除了“正面律”之外,古埃及艺术还有另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程式化
。在画面中,主人要比奴隶大,男人要比女人大;在颜色上,前者也要比后者更深;坐着的雕像必须将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每一个神也都有一个固定的外形,比如太阳神贺拉斯就是一个鹰的形象。如果有一组泥刻板族谱,你一个字都看不懂也没关系,看颜色就行。泥刻板的下方有四个颜色很浅的小人,一看就会知道,她们是这个家族最后的四个女孩。
4、古希腊艺术
为什么古希腊这么伟大——因为他们建立了一种美的方程式。
古希腊人的生存结构决定了他们对美的追求:更加男性化
、更加健美。
咱们现在再回头看看“断臂维纳斯”,你会注意到,古希腊人把她的髋部变窄了,胸部缩小,还展露出了带有肌肉的线条感。他们把女人的身体男性化,最后得到了一个他们眼中完美的维纳斯。
5、古罗马艺术
(1)继承希腊
在当时,古罗马的精英分子依然在使用希腊语,并会把孩子送到雅典去上大学,或者雇希腊奴隶来做家教。这种一代代有意识的培养,让古希腊文化得以保留下来。所以,我们讲古罗马时,总是形容它为“希腊罗马风格”。
诗人爱伦 · 坡曾经讲:“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例如在庞贝这座著名的古罗马城市中有三座神庙。
(2)特征
这个阶段,他们对艺术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为政治服务。
后来,基督教慢慢从犹太教的异端发展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方艺术也从此走上了另一条路——为基督教服务。这个状态持续了千年之久,直到文艺复兴才重新找回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美。
除此以外,建筑物的骨架也特别重要。古罗马人有个绝招——运用水泥
,也就是我们今天造房子用的钢筋混凝土。
第二章 文艺复兴
1、介绍
我们在历史课上都学过“文艺复兴”,它发源于 13 世纪末的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被写作“Rinascimento”,也就是“重生
”的意思。为什么是重生呢?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里,服务于宗教的欧洲艺术已经变得“死气沉沉”,这促使艺术家必须将古希腊和古罗马那自由、恢宏的艺术风格找回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艺术终于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方的文艺复兴其实有点像中国的春秋战国,在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中世纪艺术
世纪就硬生生地挤在这两座大山之间,卡了整整 1000 年。 1000 年是什么概念呢?在这 1000 年里,中国经历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直到明朝初年。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欧洲依然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传教者也发现了,与其大费周章地写一堆教义教规,还不如画些图让教徒们理解更简单有效。
在这幅画中,人物样貌相同,表情和动作都很呆板,和古埃及的绘画一样扁平而程式化。按道理说,中世纪在古希腊之后,作品应该更为生动,怎么反而退化了呢?究其根源,在中世纪,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传播教义。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宗教艺术几乎完全取代了世俗艺术,这才成为了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丑萌风格”。
在基督教教义中有一条规定:禁止偶像崇拜。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但是你窥探不了他,所以不允许把神的形象画出来。艺术家就是用这种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来讲出完整的故事。而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是情绪都不需要体现。
所以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家与工匠无异。
(1)乔托
1、贡献
乔托
使用了一种被他称为“短缩法
”的技巧,并注重对光线的把握,在适当的地方加上阴影,营造出空间层次感。从此以后,西方绘画创作开始有了明显的体积感、空间纵深感和透视意识。
不过,如果只是技法上的突破,乔托恐怕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他最伟大的贡献还在于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
《哀悼基督》是乔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让中世纪画中的人物第一次有了表情。
2、影响
马萨乔、米开朗基罗、达 · 芬奇……这些文艺复兴时期鼎鼎有名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乔托的追随者。
他的“短缩法”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透视法”。
他让艺术突破了当时的宗教限制,转而关注人的情感和思想。自乔托起,西方绘画将目光重新投向人性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当宗教和神权的影响开始逐渐被削弱,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回到了“人”身上,真实的情感得到了表达,美的作品才纷纷得以涌现。
3、文艺复兴艺术
(1)文艺复兴三杰
1、达·芬奇
代表作 《蒙娜丽莎》,还有同样享有盛名的 《最后的晚餐》。
2、米开朗基罗
凭借他毕生中最负盛名的雕塑——《大卫》,米开朗基罗稳当地坐上了最伟大雕塑家的位置,与 50 多岁的天才艺术家达 · 芬奇平起平坐。
如果米开朗基罗的才华仅止步于雕塑,恐怕我们还不能拿他和达 · 芬奇相提并论。在他无数的杰出作品中,最令世界惊叹的,就是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他受教皇委托,只身一人在脚手架上,挺着脖子昂着头,花了整整 4 年的时间,才留下了这幅面积大约 500 平方米,超过 300 个人物的史诗级巨作。
3、拉斐尔
一位年轻的画家刚刚来到佛罗伦萨。他亲历了米达二人在佛罗伦萨市政大厅的世纪之战后,立刻变成了两人的粉丝。不过这位小粉丝当时没料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也将和自己的偶像一样,成为佛罗伦萨的明星艺术家。这位年轻人就是拉斐尔。
最为人所熟悉的画就是他的圣母画,他笔下的玛利亚已经成为圣母形象的标杆。与宗教画那些严肃呆板的宗教画不同,拉斐尔的圣母流露出来的是浓浓的母爱。
直到现在,意大利人如果要夸一个女性长得好看,还会说:“你简直是拉斐尔的圣母。”
1509 年,拉斐尔到梵蒂冈去创作一幅湿壁画,名叫 《雅典学派》。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罗马的那些先哲和诗人因为出生早于基督教的形成,无法接受洗礼成为教徒,是必须要下地狱的。但到了拉斐尔所处的时代,教皇居然要求他画“异教徒”的题材,而且是画在教皇自己的官邸里。由此可见,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把控有所松动了,他们会去接纳甚至崇敬人类自身的力量。
4、小节
后人在评论“文艺复兴三杰”时说:“达 · 芬奇画出了人的神秘,米开朗基罗雕刻出了人的强壮,而拉斐尔画出了人的美丽。
(2)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几乎资助了当时所有的重要艺术家。美第奇家族的祖先只是个放高利贷的,直到 14 世纪末,乔万尼利用银行将家族身份彻底“洗白”,才开始踏上了合法的“土豪”之路。虽然家族的声誉变好了,但《圣经》里明白地写着:放高利贷的人死后会下地狱。乔万尼自知罪孽深重,于是开始和当时的富人一样,通过出资让艺术家为教堂画画,来向神表示自己的诚意和悔意。就这样,乔万尼成了美第奇家族中首位艺术赞助人。除此之外,他还想介入房地产行业——赞助教会修建教堂.
米开朗基罗更是终生都和美第奇家族有密切来往。他 13 岁时就显露出艺术天分,洛伦佐慧眼识珠,一下相中了他,将他接进宫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他。在那段时间里,米开朗基罗接触到了数不尽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艺术品,还结识到了不少学者、诗人……有人甚至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伟大的米开朗基罗。
有趣的是,今天我们对希腊诸神的形象认识往往就是从这些画上得来的,而我们记住的样子,其实也许只是美第奇家族的某个人而已。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的巅峰,同时也是美第奇家族的巅峰,直到 18 世纪因再无子嗣而消亡.
4、北方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此处众星云集。不过,在位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其他地方——法国、德国,以及一些北欧国家,艺术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称其为“北方文艺复兴”。
(1)南、北方文艺复兴的互相交融
南北方文艺复兴在艺术风格上有很大差异。一个是南方拉丁民族的浪漫主义,一个是北方日耳曼民族的写实主义,它们相遇并相互交融,又不断影响着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并持续到现在。
(2)丢勒
说到南北方文艺复兴的交流融合,就不得不说到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丢勒。他从德国到意大利去游学,是南北文艺复兴的交流大使。
1、贡献
如果没有他,意大利画家可能压根儿不会知道还有油画这回事儿,而北方画家也想不到可以运用“透视法”“解剖学”让画面变得更为立体逼真。
丢勒被称为“自画像之父”。自中世纪以来,在基督教艺术里,画像、雕塑只能属于神,人是卑微丑陋的,自画像不仅被认为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对神的不尊重。更何况,在当时的社会,画家只是被视作低下的手工艺人,或者干脆是体力劳动者,完全没有资格把自己的形象放进画里。因此自画像在西方早期绘画中非常罕见。后来到了文艺复兴,神可以被画成正面,但人只能是侧面。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里为自己披上了圣徒的外衣,《雅典学派》中的拉斐尔也只能露出半张脸。丢勒又一次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习惯和观念。
从意大利回来后,丢勒针对绘画技法做了大量的研究,还专门写了一本《比例论》来总结他对人体解剖和人体比例的认识。
他的版画是西方版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水彩风景画开创了西方画家户外写生的先河。
第三章 巴洛克、洛可可与新古典
1、历史
巴洛克
艺术是欧洲 17 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
“巴洛克”一词最初确实是使用在建筑上的。有不少房地产商喜欢用“巴洛克”来标榜自己,借此彰显格调的奢华。
在巴洛克艺术最鼎盛的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花重金建了一座极具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凡尔赛宫
。
路易十四死后,贵族们纷纷离开了凡尔赛宫。人虽然自由了,脑子里却只剩下纸醉金迷的沙龙。精美到有些颓靡的洛可可
风格应运而生。
盛极必衰,资产阶级的革命家实在看不下去这些贵族的臭德行了。法国大革命,随着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就如同国王的脑袋般滚落进历史的尘埃里。革命派艺术家又重新捡起波澜壮阔的古典审美,曾经用来歌颂宗教英雄的戏剧感画风此时被拿来渲染革命英雄,这便是新古典主义
了。
讲到这里不难看出,为什么洛可可艺术和新古典主义这两种时间距离很近的艺术形式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既然要宣传、推广革命,洛可可那种带有奢靡气息的风格当然不适合了,而且还得坚决摒弃,甚至指责那是封建贵族的邪恶统治。只有像大卫这样具有革命激情的艺术家,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才是正确的道路。
(1)蓬皮杜夫人
有一个女人,她不是艺术家,却对一整个时代的西方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蓬皮杜夫人,正是她让洛可可艺术走向了极致。
不同于古代中国,当时的法国贵族们可谓是风流成性,国王的情人更是数不胜数。许多贵族女子都以被国王看上为荣耀,甚至是她们的丈夫也无耻地希望妻子成为国王的情妇,来为自己和家族谋取利益。
蓬皮杜在一场化装舞会里和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相遇,不久后便宣布了离婚,正式成为了国王的情人,被加封为蓬皮杜侯爵。
很快,蓬皮杜夫人成了宫里的时尚风向标。她发明了一种把前额的头发弄蓬松的新发型,类似于猫王的标志发型“飞机头”,结果大受欢迎,被命名为“蓬皮杜发型”。
不过,蓬皮杜夫人可没有只停留在自我装扮上。在建筑和室内装饰风格上,她也要留下浓浓的“蓬皮杜风格”。她还创办了“塞夫勒瓷器厂”。不仅如此,蓬皮杜夫人还为自己兴建了埃弗勒宫,也就是今天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2、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家
(1)贝尼尼
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
对女人的刻画,贝尼尼具有天生的敏锐洞察力,这是他对亲密关系和情爱的表达。
如今,漫步在罗马街头,处处都是贝尼尼的手笔,满眼皆为鼓舞人心的艺术奇迹。
(2)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既是文艺复兴的最后一位艺术家,也是巴洛克时期第一个为人熟知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凝结了现实的逼真感和故事的戏剧性。
比如《召唤使徒马太》。这道光就是卡拉瓦乔最著名的撒手锏,被称为酒窖式光线,或者直接叫卡拉瓦乔光
。
《水果篮》也被尊为静物画的典范,给后来的静物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候,卡拉瓦乔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艺术特点,就是“写实”。
(3)伦勃朗
17 世纪,随着勤劳的荷兰人垄断了海上的经济贸易,一批新兴资产阶级开始活跃,艺术的消费群体也在悄然转变。它不再专属于有钱有势的贵族和“为神灵代言”的教会,生活水平提高的普通人也开始接近艺术,不仅买画成为了一种潮流,还有很多人会请画家来记录自己富庶的生活。
在这幅被后人称为《夜巡》的画作中,伦勃朗用到了他最擅长的光线布局:一束斜射下来的光把主角的右侧照亮,左侧则陷入黑暗。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让人物棱角分明,立体感十足;同时又通过弱化民兵身上的光,使画面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时至今日,“伦勃朗光
”仍是摄影师必学的布光法则。
他至死都不愿为了迎合客户而丧失作为艺术家的主动权,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他用一生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艺术家眼中的艺术,真正伟大的是他的灵魂,是这种不屈的艺术精神。他是荷兰之光,也是世界绘画之光。
(4)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是一名宫廷画家,因此他的画作也多为贵族肖像。
他的画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逼真,他只画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事物。
代表作《宫娥》。
3、新古典主义艺术家
(1)雅克·路易·大卫
大卫对于革命是充满热情的,他用自己最擅长的画笔投入革命,因此他还有一个外号叫“革命画家”。
他擅长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题材和风格来创作鼓舞人心的作品。他曾经画过一幅《荷拉斯兄弟之誓》——一个父亲高举三把利剑,将它们分发给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让他们投入战斗。就在他的身后,母亲与妻子相拥哭泣。
还有雅克·路易·大卫画的这幅《马拉之死》就是一幅描绘革命者被暗杀的作品。
法国大革命之后,其他帝国主义担心这种革命的野火会烧到自己,英、普、奥、俄等老牌帝国组织了反法联盟,宣称是“帮法国国王平定内乱”。小个子拿破仑发挥神勇,率军打赢了 50 多场大型战役,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至于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形式歌颂这位伟大的将军,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也正是为拿破仑所作。后来,拿破仑重蹈覆辙,想要恢复帝制,贝多芬气得把《第三交响曲》改成了《英雄交响曲》。
但大卫不但没有生气,还成了拿破仑当皇帝的积极参与者。如今,在巴黎卢浮宫里,人们还能看到一幅巨型画作《拿破仑加冕》,这幅画便是大卫为拿破仑画的。画中的拿破仑英俊潇洒,正在为自己的皇后戴上王冠。而大卫,也从革命画家变成了新皇帝的首席画家。
(2)安格尔
安格尔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
他的厉害之处,恐怕就是他笔下的女性题材作品了。就算是从现在往前再推 300 年,女性古典美的最高峰也是安格尔。
安格尔其实画过许多幅土耳其后宫题材的画作。因为当时 18 世纪的法国贵族圈子流行着东方艺术,他们喜欢中国瓷器,也对那具有浓烈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后宫生活极感兴趣,这可能是贵族们无所事事之余生出来的“偷窥欲”。以至于表现土耳其后宫闺房的艺术作品,在那个时代成为一种潮流。安格尔也紧跟市场画了好几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幅《大宫女》。
《大宫女》画的是一个背对着我们的裸体女人。长久以来女性裸体在古典绘画中都是颇受喜爱的题材,但这让不少评论家吓坏了,他们捂着眼睛破口大骂安格尔,说他伤风败俗,说他侮辱古典艺术。因为安格尔画的裸女并非来自某段古典故事,而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女子。真正的古典美正是像安格尔这样,去纯粹地欣赏和热爱“人”这件天生伟大的艺术品。
需要注意的是,大宫女的腰确实被安格尔人为加长了,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可能就是因为这段多了三节脊椎骨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假如我们把这三节骨头拿掉,让大宫女完全遵从正常人的比例,那么她可能就仅仅是千千万万幅裸体女性油画作品中的一个,而不是一幅举世名画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安格尔归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而不是一位纯粹模仿古人的工匠。在他那颗热爱古典艺术的心中,也藏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第四章 浪漫与写实
1、历史
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和深沉质朴的现实主义。
要说起来,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由理性和感性共同支配的,而全人类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经历了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在欧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崇。但物极必反,渐渐有人开始反思:情感和想象力难道不重要吗?这种反思带来了一种极具诗意的思潮——浪漫主义。
这个浪漫,当然不是恋爱时送情人一朵玫瑰的那种。“浪漫”在英文中写作“Romantic”,它的词根是“Roma”。没错,“浪漫”与古罗马有关。浪漫主义其实是一种激情。所以,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实际,或者漫无边际。恰恰相反,它关心的是生命遇到重大灾难和危机的时刻,是人的内心。生命被压迫得越厉害,反抗意识就会越强,情绪的反映也就越强烈。这就是浪漫主义的表现基准。
这时候,有一个人突然站出来,他既没有画这样的史诗级场景,也没有模仿古典主义去画什么宗教和神话,更没有画那些浮夸的王室贵族,而是去画那些“毫无看点”的农民,着实把所有人都怔住了。库尔贝带着他的现实主义来了。
2、浪漫主义艺术家
(1)拉克罗瓦
大多数历史教材在讲到法国“七月革命”时,都会用这幅《自由引导人民》做插图。
“我不能为这个国家战斗,但是我可以为这个国家作画。”
3、现实主义艺术家
(1)库尔贝
库尔贝结识了很多文人学者,接触了各种民主和自由思想。他看不起新古典主义,认为那些把精力放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和五谷不分的贵族画像上的人都是装腔作势,而浪漫主义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库尔贝回应道:“我不会画天使,我根本没见过她。“库尔贝下定决心,只画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
库尔贝所坚持的写实,不只是把眼睛看到的东西画下来而已,他描绘的现实带有他个人所秉承的一种批判。他想通过这些画让人们看到社会中真实存在的,而又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不平等。
这幅画原名叫作《现实的寓意:在某个方面决定了我七年艺术生涯的画室的内部》,名字太长,所以简称《画室》。但是,原标题中“现实的寓意”似乎更能表达画面上所暗含的意义。这是现实,更是寓意。上学时,老师常会讲到一个词——缩影。《画室》也是一个缩影,是画家身处的法国社会的缩影。库尔贝用自己的主观想象营造了这样一个缩影:在他的画里,有支持他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朋友,也有对此毫不在意的人,而更多的,则是贫苦百姓,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老贵族们十分不满,资产阶级也嘲笑他。有人指责库尔贝说,怎么能把这种“下等劳动者”带到高贵的艺术里?库尔贝则宣称,他要抛弃几百年来固有的“高雅趣味”,为思想自由而画。
库尔贝始终追求的是真实,而不是好看。
他画了艺术史上最与众不同的《世界起源》。画布上,只有一个女人下半身的大特写,没人知道这个“人类之母”到底长什么样子。世界之源应该是来自人类,来自女性,甚至来自女性生殖器,这就是他对生命的思考。
小节:
从库尔贝开始,艺术不再是故事的艺术,而是现实的艺术。正如法国评论家所说:“没有库尔贝,就没有马奈;没有马奈,便没有印象派。
(2)米勒
19 世纪 20 年代,法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工厂里都是轰隆隆的机器,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有钱人到处圈地建厂,工业的风头完全盖过农业。可是这时,米勒却反过来,关注那些好像已被时代抛弃的农民和乡村的生活,认认真真地描绘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生活。
有人说,《拾穗者》是米勒对剥削者和地主的控诉,你看,地主骑着马督促着雇农收割他成山的麦子,农民却在这里辛苦地捡遗穗。但是,地主完全不是这幅画的重点,这幅画的主角就是吃不饱的农民,她们为了一点点麦子弯下腰,这个场景也许令人伤感,可它的目的却并不是批判和控诉,而是纯粹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出于深深的敬意。这是一种隐忍,同时也是一种尊严,超越了任何政治隐喻。米勒自己讲过:“一个搞艺术的人干预政治是不明智的,艺术就是艺术”。
(3)罗丹
即使你不了解雕塑艺术,也一定见过罗丹的《思想者》。《思想者》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雕像,它只是罗丹《地狱之门》中的一个人物。《地狱之门》这个大工程是法国政府在 1880 年委托罗丹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的装饰雕刻,罗丹用了 30 年才完成。它有两层楼高,大概两个三人沙发连起来那么宽,对于参观者来讲,单是尺寸,就足够震撼。这个作品灵感来自但丁的《神曲》。在《神曲》地狱篇,但丁从地狱之门进入了地狱,看到 9 层地狱里各种身负罪孽的人遭受折磨和惩罚的场景。这道“门”上刻画了 186 个形象。《地狱之门》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是那些扭曲痛苦的形象,而是这个在群像里显得冷静、矜持的“思想者”。他坐在地狱之门的门楣中央。他坐在地狱之门上,看着下面受尽折磨的 100 多个生命。他正处在人间和地狱的交界,处在生死的交点。
罗丹选择学雕塑,是因为他买不起颜料。
第五章 印象派
1、历史
人们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去看这群轻狂的年轻人搞了些什么名堂。结果看的人越多,反对的声音也越大:“这些无名画家拿来一块画布,用颜料和画笔胡乱涂抹,最后署上名字就算大功告成。这真是妄想,跟精神病院的疯子在路边捡起块石头当钻石一样。”在古典审美几百年的影响下,主流艺术圈已经养成了思维定势,认为艺术作品必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造型明确、颜色细腻。而这场画展中却没有一件作品符合这些标准。
2、印象派艺术家
(1)马奈
一说到印象派,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莫奈 (Monet) ,但其实,印象派的开山鼻祖是一位姓氏和莫奈只差一个字母的前辈——马奈 (Manet) 。马奈比莫奈早几年“出道”,包括莫奈在内的印象派画家都深受他的影响。
马奈画了一幅风俗画:《草地上的午餐》。
突破 1:这幅看似云淡风轻的风俗画彻底改变了数百年来裸女画的规则。首先,当时绘画作品里的裸女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神话中的女神,比如美丽的维纳斯;而另一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比如安格尔的《大宫女》。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仅漂亮,而且纯洁,超凡脱俗。但马奈这幅画里的裸女是现实生活中能找得到真人、叫得出名字的风尘女子,这严重有损社会风气啊!
突破 2:之前艺术家都是在一个有固定光源的室内环境里画画,亮面、暗面和明暗交界线会非常明显。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人物是真正处在自然光下的。室外光线非常复杂,除了太阳光,还有水面反射光、草地散射、树叶的遮挡等,所以人物身上会有很多不规则的光。相比画室里由不同亮度烘托出的立体感,马奈的作品会给人感觉画的两边都是亮的,人就像纸片一样,看起来不够立体。如果要做个类比的话,之前的画家作品就像是拍写真,影楼里有专门的布景和专业的灯光,化妆师和摄影师指导你摆出各种造型,照完还有后期精修。马奈这幅画就是大家野餐时,用手机拍完直接发到朋友圈里的粗糙合照。所以马奈弱化了事物的细节和轮廓,用大面积的鲜艳颜色来营造阳光下的明亮世界。
(2)莫奈
19 世纪,法国有位名叫布丹的风景画家,他在同乡米勒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学生:“画画时,往往会对物体有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个最初印象非常重要,你要努力将它保留下来。”这位接受了老师教诲的学生,就是“印象派之父”莫奈。
代表作《日出 · 印象》。
以前的画具有非常完整的造型和清晰的轮廓边沿,这就是“触觉”原则。与之相反,“视觉原则”强调物体和物体之间连成一片,不被线条分割开,让人感觉无法摸到事物的具体边界。但是,没有线条和轮廓,如何区分不同物体呢?“颜色”是莫奈给出的答案。
以前的画家往往会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来打磨一幅画,而莫奈一个月就能画出几十幅。为了能追上光的变化速度,他甚至创造了一种堪比照相机连拍技术的“连作法”——他在户外一次性支上好多个画架,只要光线起了变化,就立即移步到下一个。如此一来,他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记录下光影的变化过程。这一技法决定了莫奈后期作品的一大特点:系列化
。
比如,因为莫奈要到户外追光,几乎一辈子都暴露在炙热的阳光下,这严重伤害了他的眼睛,白内障、黄视症、紫视症,各种眼部疾病都找上了莫奈。到他老年时,几乎已处在一种“瞎与不瞎之间的”朦胧状态。直到 1917 年,他在几乎看不到色彩的情况下,已经 75 岁了,却创作出了橘园美术馆的《睡莲》系列,多达 233 幅。到达了他的艺术巅峰。莫奈画睡莲,就像古代僧侣专注于抄写经文、图绘圣像,他们全然孤独寂静,只有狂热的专注。橘园美术馆里的《睡莲》特别像东方的长卷画,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非常浓郁的东方意境。
(3)德加
德加画芭蕾舞者,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德加的这种角度,有人归纳出一个专有名词:钥匙孔角度
。这是一种类似于“窥探”的角度。
(4)高更
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一些画家厌倦了巴黎这座活色生香的城市,想要去别处寻找一些真正打动人心的主题。高更就是其中的代表。他逃离了法国,逃离了欧洲这个西方文明中心,一个人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过起当地土著的生活。他的出逃究竟为他的艺术带来了怎样的闪光点呢?
与此同时,许多欧洲国家在美洲殖民,继而无形中也受到了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当地人不讲透视法,不在乎光影,仅仅是用天真烂漫的方式把事物勾勒出来,这些异域风格的艺术颠覆了西方艺术家从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的绘画习惯和感知,他们意识到,这种返璞归真的做法让艺术有了新的生命力。
在他之后,表现主义、野兽派都受到他的影响,开始在绘画上挖掘人内心的冲动和生命力,让艺术呈现出全新的样式。
毛姆把高更的故事写成了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5)凡·高
凡·高的代表作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画自画像是一件极困难的工作,它必须与相片中的自己不同。自画像的目的在于画出更深层的自我。”凡 · 高 30 岁才开始画油画, 37 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短短 7 年的创作时间里,有 4 年都献给了自画像,平均一年画十几幅。
(6)保罗·塞尚
直到一个爱画苹果的艺术家横空出世,提出“艺术是自然的平行体”的理念,西方艺术从此进入了现代艺术的历史阶段。这位不经意间承上启下的艺术家就是保罗 · 塞尚。
保罗·塞尚很快就和巴黎艺术界最闹腾的马奈和莫奈等人混到了一起。不过,他后来并不喜欢印象派,甚至对自己被划分在印象派这件事深恶痛绝。塞尚非常认可印象派的观察方法,但同时也认为这种对光和色只停留于表面上的追逐太肤浅了。在他看来,大自然的启发还有物体更本质的内在结构和造型奥秘,所以他讨厌印象派画面的混乱,可又被他们笔下闪烁的色调吸引。塞尚为此甚至放弃了对写实的追求,在注重形式的同时,又用规整的笔触使轮廓模糊,让画面变得质朴笨拙。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艺术产生的本质是人类的模仿天性”,这种“模仿说”在西方美术史上持续了近 2000 年,塞尚却用实际行动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绘画的目的不是单纯模仿某个物体,而是反映人在绘画过程中的思考。
这颠覆了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把个人意识融入绘画的做法愈演愈烈,比如凡 · 高和毕加索等。现代艺术的各个流派从塞尚那里得到的远远不只是技法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塞尚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理论,叫作“对具体物象的抽象把握”。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被简化成几何形状。塞尚像是一个悟道者,通过苹果这个很普通的载体,参透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这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又给后来的立体主义、野兽派等艺术流派很大启发。
(7)后印象派
但同为印象派画家,塞尚、凡 · 高和高更的画怎么看也和莫奈的风景写生不一样啊。他们三人的个性实在是太鲜明了,以至于人们有时会把他们归为“后印象派”。
第六章 进入二十世纪
但事实上,当代艺术被称为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他不仅仅改变了绘画技法、颜色搭配、观看方式,更是把绘画的基本概念都改变了。
1、“丑”画
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一定是美的吗?咱们时常都在说审美,那是不是也有审丑呢?
好看的画都是相似的,“丑”的画各有各的“丑”法。
所以,好的艺术不一定是美的。美的东西直接取悦人的感官,让人看了觉得很愉快。丑则相反,它会刺痛感官,让人不得不去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很多时候,丑比美更加深刻。
(1)例子
说到艺术里的丑,毕加索
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成名作品名是《格尔尼卡》。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
同样作为“丑”的代表,如果说毕加索的画“丑”在支离破碎,那么马蒂斯
的画就“丑”在色彩浓艳。马蒂斯成熟时期的作品看起来真的很像孩童的涂鸦,但恰恰是这种简单纯粹的线条和色彩,让艺术的感染力得以回归。
马蒂斯是“野兽派”
2、“临摹”心理
20 世纪,对艺术家而言,临摹现实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了,“临摹”人的内心感觉成了更大的目标。要捕捉到感情、情绪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还要将它画出来让别人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些艺术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蒙克
和他的《呐喊》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它是电影《惊声尖叫》系列中幽灵面具的原型,也是《小鬼当家》经典海报上小男主人公姿势的主要参考,就连手机自带的 Emoji 表情包里都有一个呐喊得脸都青了的小人儿。
蒙克是“表现主义”
这幅画就是《记忆的永恒》,作者是萨尔瓦多·达利
。超现实主义画家会把现实生活中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放到一起,构筑梦一般的场景。大概是因为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是他灵感的重要来源。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
3、行为
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门被打开,人们得以进入玻璃挡板内部,近距离地看着这个奇怪的男人,而他却只是背对人群,抱着兔子静静地坐着。这场行为的一切,包括奇怪的男人、死去的兔子,甚至是椅子,通通都属于一件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名字叫《如何对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而这个男人便是博伊斯
。
4、观念
博伊斯为艺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人们继续探讨艺术的本质,甚至还有人将艺术的边界拓展到了传统的绘画与雕塑之外,开创了“观念主义”。这位改变艺术史进程的艺术家就是杜尚
。
《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成品,也能算作艺术吗?观念艺术作品重要的部分是其概念,而有形的表现并不重要。
杜尚曾经讲过一句看似很狂傲的话:“我最好的艺术作品,是我一辈子的生活。"
5、流行
有些艺术名词听起来很吓人,比如“波普艺术”,但只要你的英语还没完全还给老师,只要你还认识“popular”(流行 ) 这个单词,就很容易明白并且记住“波普艺术”了——“波普”(pop)正是“流行”(popular)的缩写。二战后,年青一代的英国艺术家纷纷开始反思流行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波普艺术”应运而生。这些艺术家把广告册页和杂志上的商品插画、 logo 等素材剪下来拼贴在一起,用这样的作品来象征美国的通俗文化。
人们对于美的概念其实是跟着商业和消费的潮流不断变化的,与传统和现代无关。今天报纸上宣传了一个电影,大家就纷纷走进影院去欣赏;明天电视上为一种食物做了广告,人们就认准牌子去超市购买。人们再也不是跟着象征权威的学院派或者主流艺术团体去定义流行和美了。
带着这种反思,沃霍尔
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形式,并成为了后来波普艺术的重要标志——“复制”。所谓复制,就是在同一幅画中,不断地叠加同一个形象。比如《金宝汤罐头》。要知道,“复制”在传统艺术观念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我们之前讲了那么多艺术作品,它们之所以那么珍贵,就是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但沃霍尔要表现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恰恰跟以前的艺术相反,它们属于大众流行的东西,无处不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转疯了”“刷屏了”,它表现的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质。沃霍尔用这样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沃霍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恐怕就是那幅《玛丽莲 · 梦露》。
6、逼真
你可能要问了,意公子,这是谁的一寸照吗?画得这么像,简直和照片一样。这就是照相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
,这一派的艺术家会借助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画画。
写实绘画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画得像,把看见的画下来。抽象艺术呢?他们追求艺术家内心的表达,追求超越现实,超越眼中所见的世界。而照相机呢?照相机就是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完完全全地还原现实实物。克洛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他将照片中的具体对象与抽象主义中的幻想相结合,也就得到了他自己的风格:照相写实主义。
因此,从远处看,画面确实真实得过分,可走近一看,其实是由无数个毫无关联的个体组成的,就像是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的像素点。局部的细腻自成一个世界,整体的细腻又是另一个世界,这会让我们有一种真实到虚幻的感觉。
7、其他流派
达达主义(无政府主义艺术运动)。
补充
1、艺术历史的总结
还记得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吗?那不过是山洞里的一堆壁画,是对生活的希冀。就在这希冀中,西方艺术一步步前行,经历了无边无际的神话世界,经历了古埃及神秘的死亡艺术,终于在古希腊到达了第一座高峰,自“断臂维纳斯”开始,美的典范得以树立。千百年来,西方人一直在“要不要复古”这个问题中犹豫徘徊。在中世纪漫长而极端的禁欲艺术之后,艺术家打着复古旗号掀起了伟大的艺术改革,用人文精神将艺术推上了灿烂的顶点。紧接着,巴洛克时期的卡拉瓦乔抛弃了古典的理想美,寻求真实;洛可可时期的布歇等人甚至把古典美贬得一塌糊涂,老家伙们过时了,“动感青春”才是王道。你看,古希腊定义了古典,中世纪将其抛弃;文艺复兴寻回了古典,巴洛克、洛可可对古典主义进行批判。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大卫和他的学生安格尔高举古典美的旗帜,说洛可可艺术是奢靡、情色、堕落,古典美才是最好的。人类的艺术就是这么纠结,就是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摸索中前行。然而,不论风格怎么变,西方艺术还是走在“努力画得像”的路上。但是,自 19 世纪的印象派开始,艺术家突然发现,照相机不仅“画”得比他们像,还比他们快,再怎么精雕细琢也不如“咔嚓”一声来得实在。将现实世界重现在画布上已不再是这些艺术家关心的事,他们纷纷掉转船头,拼命去“画得不像”。
2、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实,所谓的“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知道吗,观音菩萨最早从古印度传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个有小胡子的男性形象。直到唐朝才根据人们的信仰偏好,从男性慢慢变成女性。但这个时候的观音,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你看到她,会觉得她是威严的神,而不是有情感的人。
3、如何欣赏艺术
然而,有些人提出欣赏艺术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了解任何背景知识,以一张白纸模样去面对作品,只依赖最基本的感官,“用心”去感受博物馆里的艺术。你感受到什么,艺术就是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欣赏方式。
那么它真的那么好吗?我想不是。我称这样的方式为“傻瓜式艺术体验”,因为它不仅简单方便,还为好吃懒做不学习的“傻瓜”找了个“高大上”的理由,让这件本身值得享受的事成为无聊枯燥、走马观花的游荡。我们可能在《蒙娜丽莎》前津津有味地拍照,也可能一味地只在自己第一眼相中的、毫无缘由就喜欢的画前驻足停留,直到看腻了,也只能得到一个体会:“嗯,这画颜色还不错,画得挺像。”然后就像一连吃了三锅东坡肉一样饱中带腻,往后再有人提到逛美术馆,你就会拼命地摇头,躲得远远的。
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这中间有个巧妙的平衡点。
4、之最
《蒙娜丽莎》《夜巡》《宫娥》一同被纳入“世界三大名画”之列。
毕加索、马蒂斯、萨尔瓦多 · 达利并称为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5、其他
“沙龙”最初是指 17 世纪的欧洲贵族在自家客厅召开的社交聚会,到了 19 世纪,则演变成了法国每年举办的官方艺术展览,代表了社会主流对入选艺术家的高度认可,是很高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