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台灣

篇一,台灣人.

初到台灣,印象最深刻的台灣人便是機場入境安檢的工作人員和班車司機。安檢人員將一個個遊客的行李一件一件用盒子裝好過機,一邊不停向每一個旅客道「謝謝」,雙手接過你的行李,再用雙手返還你的行李,高效,禮貌,友好。儘管已是深夜,夜間大巴站台上仍有工作人員會幫你把行李放上車,同時給你的行李貼上標籤,以防弄混。聽說第一次到台北,工作人員連忙告訴司機我們要在哪一站下,而下車時,司機一邊下車核對並搬出行李,一邊指路告訴前面的路口要向左拐才能到目的地。台灣人的友好,突然讓人有些不適應。

後來幾天的感受就更加令人感動起來。便利店稍微慢一點即刻會說對不起,地鐵排隊也會互相謙讓,隨機問路都是非常熱心的解答,甚至在象山步道碰到一個素不相識的路人,加了聯繫方式後,也會在晚上幫你總結並整理他的觀光攻略發給你,目的只是「希望能幫到你們」。去台灣大哥大辦一個手機號卡,結果店員主動提出來要幫著把手機擦乾淨,甚至還要幫換貼膜,台灣人的禮貌和友好體現在方方面面,呆得越久反而越感受不到,甚至習以為常。你會忽然發現自己說謝謝的頻次越來越多了,禮讓的行為也越來越多了,潛移默化地在不停地向台灣人學習。

台灣路邊的垃圾桶是極少的,以致於一開始很討厭這種不方便。但是因為台灣潔淨的道路,我從不敢亂扔垃圾。台灣的垃圾分類只有兩種,一般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基本不會搞錯啦。收垃圾的保潔人員會感謝你每一次正確扔垃圾的行為。

台灣機車使用率非常高,一開始我還在想怎麼這麼落後,但隨著後來自己租上電動車,才知道這個出行模式真的很方便,不會像汽車那樣過度佔用道路資源而造成交通擁堵,又可以穿梭於每一個大街小巷,停放起來也不會佔據太大地方。由於台灣人的高素質,機車的停放永遠都會整整齊齊,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也見不到一個人不戴頭盔騎機車,正是因為這些規則的制定並得到良好執行,才令機車反而比汽車更具優勢,高密度人口的城市,不可能人人出行都自駕,而機車真的可以解決很多交通問題,同時又服務於人民。

台灣禁煙工作非常出色,在馬路上沒看到有人吸煙,到處都是禁止吸煙的告示,在台灣這麼多天,還沒聞到過尼古丁地味道。

在台灣,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感覺每一個人都是朋友,感覺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到幫助,感覺整個社會充滿了溫度。

有位的士司機講,台灣人的友好來源於60年代開始的國民教育。溫良恭儉讓,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被寫入國小課本,也深深植根於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處不在,以致無所不能。我還有問過一個台灣年輕人,為何你們都這麼有禮貌。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人少,所以要抓住每一個機會」,他其實並沒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種社會風氣和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對於他來講早已習以為常,並不是需要他思考和深究的文化課題,環境造就了這裡的一切。

如果你有幸來到台灣,體會一下有著同樣祖先,同樣文化傳承而來的社會。儒家思想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綻放出了怎樣的生命力,你會非常欣喜,原來我們的傳統美德從未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看到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