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问题背后的心思......

      每天我们都在提问,也给自己一些设问。不知你是否发现,我们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藏着没有说出来的心思......这个会面必须去吗?我想要什么?如果我做不到会怎么样?为什么那么久没有回复我信息?还有多少天就四十五岁了?未来的房价怎么看?……

      我们的问题,出自许多隐藏的忧虑,联系着未来,联系着名声,联系着关系,联系着掌控权,联系着我们的得到和失去……

      有一些说法是:恐惧会成为我努力赢得人生的动力。恐惧使我强大。或许这是真的!假如看得见的成功就是我们人生唯一标准的话,那么,惧怕达不到这个标准而产生的巨大动力将制造出许多励志神话。试问自己的心,有多少时候,我们做事,驱动我们的其实是内心的恐惧。

      这是一个无法控制的世界,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占有资源也随时可能失去资源的时代,恐惧已然成为我们的动力。从一出生甚至更早,直到最后,我们始终开启这样的拼搏模式:拒绝输在起跑线上,防止得不到好的机会,不能缺少这项教育,一定不能没钱,只生一个孩子不够,养老的保障必须有,老了怎么过要早点想……

    这些,其实都是日常的必须。只是多少时候,这些人生原本挺好的必须,却是在我们害怕无力掌握的恐惧之中被动地进行着。除去这些基本的,我们还会想要更好,因为怕不够好——

惧怕失去所以要维护,惧怕被拒绝所以先拒绝;

惧怕过去所以拼命改变命运,惧怕未来所以努力创造命运;

惧怕被淘汰所以拼命追赶,惧怕被遗忘所以拼命存在;

甚至,惧怕失去平安而努力做点什么来让自己获得平安……

      看上去,我们做所有的事都说得过去。但总有片刻,我们会清醒地看见自己真实的害怕,一个被恐惧驱动的人生终归是被恐惧握在手中。

    当年主耶稣走进人群,人们好奇,观察,跟随,也提问。但耶稣好像常常答非所问。因为人们提出这些问题,并非出于信心,而是出于惧怕。

- 约翰的门徒来问他: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回答: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凡不因我跌倒的有福了。

- 门徒问: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就断不能进天国。

- 众人追到他,问:老师啊,你是什么时候到这里来的?耶稣回答:你们找我,是因为吃饼得饱。

- 众人问:你行什么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呢?耶稣回答:……神的粮食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 门徒说:老师,近来犹太人要用石头打你,你还要往那里去吗?耶稣答:白天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于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

……

    主耶稣没有就人们提出的问题而回答他们。他看见这些提问背后人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惧怕。而他在“回答”中,温柔地将人们引到一条离开忧虑、进入自由与喜乐的路上。

      谁是最大的?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我们会不会失去你?我们靠什么走下去?我们会为此丢命吗?……

      耶稣面对他们,就用永生的眼光,把天堂带到这充满疑虑的地上。告诉他们:若你拥有了光,你就可以不再怕黑;若你拥有了天上供应的粮,你就不再担心饱足;你若看清天上的秩序,就不再怕谁比谁更大。

      所有这一切,不再是为着解决问题而面对问题。问题依然在,但我们有高过问题的答案。恐惧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看待恐惧。是让恐惧继续驾驭我们的人生成为一时的动力?还是以一个更大的力量遮盖我们的人生,以至吞灭所有的恐惧?

    主耶稣找到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人,软弱的人,忧伤的人,在看似完全没有出路的环境中峰回路转,在看似不可能的境况中完成无数的可能!

      祂就是那一位天地的创造者,也依然掌管着一切,祂邀请你与祂同创历史,在祂的大能中翱翔。就在上帝完全的爱与接纳中,我们可以敞开破碎,交托忧虑,放下骄傲,信靠祂的膀臂。

      我们会知道,最先需要胜过的,就是自己内心根深蒂固的恐惧。我们平生的日子,真的没有什么是祂的爱无法改变的。

“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 神里面, 神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翰一书 4:16-18 )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问题背后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