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总结出的7个沟通原则,原来交流可以如此愉快!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沟通的本质,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别人听懂了什么。但是,想要确认对方有没有听懂,也是很难的。

首先,沟通很难,主要是因为下面三个客观事实。

第一个事实是,每个人大脑里的信息储备完全不一样。由于每个人的大脑信息储备和处理能力不同,导致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位、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在知识储备、理解力、思考模式上完全不一样。我曾经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还不错,但自从做了老师之后,我发现与学生的沟通都浮于表面,尤其是我们职业的高要求,言传身教的作用,必须让孩子能听懂,并传达教育意义就非常难了。而这种困难本质上就是因为年龄大小,见识不同,各自知识储备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模式差异,最后造成了非常大的沟通成本。

第二个事实是,语言的传输过程是有损耗的。当双方进行沟通时,说出的任何--段语言,都会经过信息的处理和接收,这就依赖于各自的信息储备。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一定会有损耗。比如,同样- -个词,放在不同,的语言体系里,意思变化可能非常大。

第三个事实是,人们很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这里体现为四种心态:

一是觉得对方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就应该听懂,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

二是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对方应该能听懂。

三是“自尊心态,或者自卑心态”,也就是别人不理他,他也不理别人,不屑于沟通。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不经过思考,直接把问题归咎于对方。第四种心态叫道德制高点,比如,有人会说,自己什么都不图,就图公司能更好;或者说,自己就是想把这件事做好,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出发点或者心理优越感,代替沟通本身的问题。如果意识不到问题的内核,就没办法正确面对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问题一直存在。


图片发自App


分析完沟通困难的原因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总结了沟通之前要确立的7个基本原则。

第一,信息尽量透明。彼此之间做到信息透明,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沟通成本。比如,让学生充分了解你,你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和家庭环境,更能有效针对性沟通,不是盲目的一味责骂和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    

第二,移情倾听,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内容。看一个人会不会沟通,就看他打断别人的次数,以及他听人讲话的状态。很多人都没有倾听能力,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输入效率只占大脑的20%,剩下的80%人们经常用来走神。因此,听别人讲话的人很多,但拥有倾听能力的人很少。“ 倾听的本质其实是让你:的大脑高负荷运转,同时顺着主讲人的主线进入对方的世界,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讲。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很难的,必须刻意训练。”

第三,表述时要把“细节描述”和“宏观概括”结合起来,要有框架描述。所谓的框架描述,说的是既要有大方向大目标的描述,也要有目标的拆解;不要用形容词,描述越具体、越清晰越好。

第四,把沟通本身作为问题,不进行立场假设。当我们跟别人协作时,结果和预期有可能不一样,这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的是双方的沟通不到位,而不是去想“对方就是不干活,跟自己对着干”。每个人都有做事的动力,但我们也要承认,人都是懒惰的,理解能力都有局限。我们不要轻易去怀疑别人的立场,因为一旦进入立场假设,中间的沟通过程就容易被忽略。

第五,沟通技巧是可以不断提升的。沟通技巧的核心是要高度重视沟通形式。电子邮件或者微信,不能作为沟通手段,最多作为一种信息的备忘手段。发邮件或者微信,不是在沟通,而是在下达指令。另外,你也很难能确定自己有能力在邮件或者微信里,用几行字把问题解释清楚。

第六,面对面沟通最高效。如果问题很紧急、很重要,最好的方式是面对面沟通。面对面沟通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其次要带着问题来,最后是做好记录,这样效率最高。

第七,有反馈的沟通最有效。当你跟人沟通之后,要想办法得到对方的反馈,也就是了解对方听懂了什么。这样的反馈,不是对方说自己听懂了,而是沟通完之后,对方做了什么式。电子邮件或者微信,不能作为沟通手段,最多作为一种信息的备忘手段。发邮件或者微信,不是在沟通,而是在下达指令。另外,你也很难能确定自己有能力在邮件或者微信里,用几行字把问题解释清楚。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总结出的7个沟通原则,原来交流可以如此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