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子絮语】说说而已(2):《诫子书》之“诫”的力量

若论智慧,能以一敌多者,莫过于诸葛孔明。要说家书家训,能与《诫子书》相提并论的,也不算多。

《诫子书》之“诫”,为“告诫、劝勉”之意。虽为家书,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训子鲤》;与曾国藩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样,都属家训。是德高望重的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此“诫”,可谓是言简义丰,字字珠玑,经岁月淘洗,历久弥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诫子书》之首,是诸葛孔明想要告诫诸葛詹等后世的核心意思。这也是他修行一生的至宝。诸葛孔明用别人无法理解的“忠”,报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父子、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别人的“静”为己治学、修身,而他则为人为国,“静”守信念,“静”守本心,将“静”修出了大境界。贵为蜀相的诸葛亮,临终遗言“掘棺材之地,着平常衣物,不配器物”,身后事从简质朴,以“桑800株,薄田15公顷”遗后人,简朴之至,无人能及。诸葛孔明哪是在以文告诫,分明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此教诲,哪有不效之理?

同为教导,不过八十余字的《诫子书》,却因诸葛孔明以身示范,流传千古。看来教育是否有效,只停留在“说说而已”的言传层面,还真是靠不住的。

然而,能让诫子一书闪耀光芒的,不仅仅是诸葛亮的“君子之行”,还有文字阐释逻辑的理性之美。

取法其中,仅得下乎。诸葛孔明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鞭策后人,强调修身养性之重要。正所谓人无德不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立身之本,亦为致远之起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此肯定诠释观点,也未尝不可,而诸葛孔明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双重否定来表达,告诫之诚恳,呼之欲出。

淡泊方能明志,非志无以成学,光阴易逝,意与日去,抓住了时间,就是明志,才足以致远。寥寥数语,道出成才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此三者互相联系,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质,而这一切,都要摒弃杂念,寡欲专一,以“静”为发端。逻辑之严密,惟有叹服。一般简单随意的说教,岂能与之比肩?

看来,说教当慎之又慎,且不可只是说说而已。可对于《诫子书》的“诫”之精妙,我又怎敢在智慧之神前班门弄斧,不过就是,说说而已。

说说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亮子絮语】说说而已(2):《诫子书》之“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