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迁的是什么?

在中国教育史上,孟母三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再嫁。早先,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认为这里得环境影响了孟子的成长,所以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在这里,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子的妈妈知道了,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离开集市,住到一个屠夫的旁边。结果孟子又学屠夫杀猪宰牛的样子。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决定这还不是理想的环境,于是再次搬家。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个月的一个日子,官员到文庙去祭祀,行礼跪拜,礼让进退,孟子都记下来练习。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在这里长期定居了。

在我国,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各朝代的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这个典故有几个方面的教育意义:

首先是告诉我们,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这个意义很容易理解,对现在的父母依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学区房”的价格一路走高就是缘于此。

其次就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学习什么样的习惯,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知道这一点,但在自身却经常忽略。

他们知道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也知道孩子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在他们自己遇到问题需要学习成长时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因为没有“为人父母”这一门课,所以很多人是在自然状态下成为孩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这个时候,他们需不需要学习?他们需不需要学习的环境?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他们没有想到如果孩子到了要上补习班的程度,父母在教育上已经存在严重问题。此时如果说孩子要补习,那么父母更应该补习。

给了孩子尽量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结交好的朋友固然重要,父母去结识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和这些专家成为朋友,受到这些专家的正面影响是更重要的事。

所以,学习孟母三迁的故事要学到故事的核心,就是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自己要学习要成长。

不能拘泥的是,为孩子提供好的环境是地理上的,而父母对自我的提升可以是心理上的。

住所往往会固定一个,是要便于孩子的学习和起居,环境要好,还要尽量方便。

父母更多的是要和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多接触,这种接触可以是面对面的接触,也可以是通过阅读、音频、视频、沙龙、讲座等多种方式的接触。接触得越多,受到的正面影响更大,效果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母三迁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