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父母老了要不要去养老院?顾佳的答案让人泪流满面

三十而已-片段

有一天晚上顾佳睡到半夜突然惊醒,着急忙慌地给自己独居的爸爸打电话,打了手机又打座机,直到电话打通才安心,原来她做了个梦,梦到爸爸心脏病发,周围连打120的人都没有。

在与爸爸商量搬到自家住不成后,老人家说想去养老院,不单是因为顾佳操心自己,也因为有一天自己四岁的孙子将手上的儿童手表取给自己,说可以定位可以呼叫,让外公一定要戴。

顾佳爸爸觉得不能让一家老小为自己操心,一起住不自在,装监控请保姆又不合适,去养老院是看似最好的选择。

父母老了,对子女意味着什么?

当顾佳爸爸说出想法后,开始被顾佳严词拒绝。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没想过或者没去成养老院,其实细想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思想:去养老院的都是“无后”的。

曾经,养老院都是公办性质的,到里面的人,都是没儿没女的老人,有的地方俗称“五保户”,就是无后的人。

很多老人会觉得,去养老院意味着自己被划归这个人群,无法接受。

三十而已-片段

四岁的孙子将手上的儿童手表取给独居的外公

2、帮子女照顾家庭,减轻子女负担。

因为生活压力,子女家里的家务和孩子的照顾总是全家人牵挂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是双方父母帮着照料,对于在外地工作的子女,甚至父母会千里迢迢和子女一起生活。

3、怕影响子女名声。

记得看《奇葩说》,也讨论过父母养老的问题,说起父母不去养老院,陈铭说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理由:怕孩子在外面名声不好听。

奇葩说-父母去养老院该支持还是反对

就像传统观念一样,父母去养老院,外人首先可能是评价子女不孝,父母总是最爱孩子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不会选择去养老院,是出于保护子女。

其实,如果站在父母的角度,尤其是在城市里,老人家退休后生活都会很单一,辛劳一辈子,做家务带孩子同样辛苦,如果可以,也许他们也希望有同龄人可以相处、一起生活在一个圈子。

如果条件合适,去养老院或成为未来的养老大潮

在剧中顾佳那个年纪,都是八零后,这个年代多是独生子女,婚后除了自己和孩子,还有双方四个老人需要照顾,职场的残酷、自我的焦虑,导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赡养老人,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身体健康那么简单,况且有的家庭要实现这也很不容易。更多的,是老人心理上的感受。如果子女做不到耐心、陪伴、细致,若是家庭条件允许,养老院条件合适,父母想去养老院,未尝不可。

而且,随着生育率的大幅下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任务的加剧,可能未来养老院养老会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大潮。

三十而已-片段

1、父母去养老院,生活条件要保证。

公办的养老院,是很难符合条件也很难申请的,在选择一些商业养老院的时候,子女要对养老院的条件进行严格的调研和筛选,不说像顾佳一样看月均几万的养老院,也要尽量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挑选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条件不错的,口碑是关键

2、父母去养老院,不是不管不顾。

老人在养老院生活,是换个同龄人更多的环境,并不是被子女遗弃,子女也一定要顾及老人家的感受。

工作之余,周末假日,对老人的看望和团聚不能少,曾听过一个在养老院工作的朋友说,在养老院里,老人之间会“攀比”,比谁的子女来得次数多,比谁的子女带的东西好吃,比谁的子女买的衣服漂亮……都说老小老小,人老了就会像孩子一样,不能贴身照顾,用心惦记不能少

3、父母去养老院,不是一成不变的决策。

因为各种原因,对于父母去养老院,子女都会很顾忌,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难道去养老院就是把老人封印在那吗?

三十而已-片段

并不是!

可以当是旅行住宾馆一样,有合适的,就去体验体验,感受一下同龄人在一起的生活,要是不喜欢,就回家再从长计议。要是条件不合适,可以找更好的地方。

总之,就是不要关闭通往尝试的大门。

其实,要是从人内心想法来看,可能大部分人都希望晚年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可如今的生存环境,有时确实实现起来太难。

两全之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养老环境和生活状态都会发生一些改变,与其把父母放在家里洗衣烧饭累死累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在一个轻松的环境,跟同龄人聊聊天、下下棋有什么不好呢?

像剧中顾佳说的,人老了,孩子大了,总有些话没法开口跟女儿说的,就可以告诉一起住的老伙伴,至少有人听。

我就当送我爸去了个寄宿学校”

就像当初,父母送我们去寄宿学校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而已》:父母老了要不要去养老院?顾佳的答案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