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有德就是历尽千帆心如稚子》中原焦点团队段静辉坚持分享849天2022-02-25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今天读《道德经》五十五章,感到有很多收获。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和谐的道理就称为知晓真常之道,知晓真常之道就称为明智,如果不以常道养生,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遭到栽秧,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情过于壮盛了就会走向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死亡。

        本章老子把具有深厚道德的人比作初生的婴儿。一个具有深厚道德的人,他的内心状态和出生的婴儿确实是很相似的。我们所说“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依旧少年”,我们说“怀稚子心”“发稚子问”,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天生的质朴纯真,但是,大多历经人世沧桑还能保持一颗淳朴之心的,都是历经千修万养,千锤百炼的过程。

        所谓德,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东西,小婴儿初来人世他的德又从何而来呢?怎么会把那些千修百炼才获得深厚道德的人用小婴儿来比拟呢?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人们通常给的定义是善恶的善,并且哲学上还有人性本善、本恶之争。但是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个善并非善恶之善,它是完善之善,指的是完善、圆满。人之初,自性本自完善、圆满,也就是说,一个婴儿来到世界上他便具有完善的德,恰恰是越来越多受到社会习气的熏染之后,这些德才逐渐的减少了,也就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所以说那些缺少德的人并不是后天学到的德不够,而是其先天的德逐渐的丧失掉了。而那些习得了深厚道德的人,是在世事磨炼、人情漉沥中修身养性,最终达到了“止于至善”、“明明德”、“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等类似于婴儿的状态。

        我们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婴儿都是非常熟悉的,那我们参照婴儿的状态,是不是也就知道了悟道之后的状态,对于这个道是什么,上德是什么,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了呢?

        其一,我们知道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他以为他跟这个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他就没有欲望,没有欲望也就无所谓得到失去,他就不会患得患失,没有成年人常有的诸多恐惧、忧虑、敌对等情绪,那么在他眼里,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我们看到婴儿的眼神是那么的纯净,婴儿的笑声犹如天籁,这都是他内心祥和的外显。而成年人呢?因为有欲望,有得失之心,我们对周围的一切往往会用一种带有情绪的眼光去审视,人要区分出你我友敌,环境要分出好坏优劣,对上位者心理上不自觉产生出重视,对卑微者不经意表现出轻视,对重大的场合我们会紧张,遇到危险的情况就会产生恐惧。我们跟婴儿有如此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认识这个世界,一切以对我有利还是有害作为判断的标准,因此,失去了那种与世界一体的情怀,失去了无欲无求的内心祥和的状态,失去了看待世界的和平眼光。而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自我意识的狭隘格局,放下对世界、对他人的分别心,那么我们内心就不再发生那么多冲突,就能够更多得到婴儿般和谐的内心状态,这样我们也就不会总是被外在环境所左右,也就不会那么多的陷入恐惧、紧张、悲喜、爱恨等情绪当中,这种状态,可以看做向婴儿状态的一种回归,也许就是一种相对有德的状态了。

        其二,婴儿看似柔弱,却充满力量。我们看婴儿,看小朋友,他们总是那么精力充沛,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而成年人看似强大,很多时候感到疲惫不堪、无力无助,成年人将自己的精气神分散了,特别是分散到了没完没了的思虑和情绪之中。精神上的思虑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所以很多人亚健康,很多人感到累,这都是精力过多分散导致的身体反应。所以,在这方面,婴儿给我们的启示是,将复杂的世界看得简单,放下纷纷扰扰的思虑和情绪,我们便会拥有更为旺盛的精力、更充足的力量去做事去生活。

        这样看来,循道修德其实就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捡起我们本来就有却后天丧失的德,获得完善、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道有德就是历尽千帆心如稚子》中原焦点团队段静辉坚持分享849天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