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提起契诃夫,应该并不陌生,小学课本里选过他的 《万卡》,中学以后,又有他的 《变色龙》和 《装在套子里的人》,相信大家都读过。讽刺幽默的人物特质,使 “变色龙” 和 “套中人” 成了一种象征和标符,时代变迁这么久了,还让人无法忘记。
但说起契诃夫,只是大致地知道他善于写些短小精干、让人发笑的故事,除此,没有更多了解,他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被搹置到久远的记忆边缘。
九月,读了他的《第六病室》和其它,感觉我错过了不少精华,对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了重新的认识。
带着对作家的敬意,让我们走近契诃夫和他的创作人生。
①契诃夫小说享有世界声誉
在世界文坛,有一位罕见的奇才,列夫. 托尔斯泰曾给他极高的赞誉,称他 “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 而且还说: “ 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远比我高明。”
他,说的就是契诃夫,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剧作家。
自他之后,世界各地的评论家想对某个短篇小说家表达认可的时候,就会不约而同地用“某某地的契诃夫”来评价。
比如,爱丽丝 . 门罗是加拿大的契诃夫,雷蒙德 .卡佛是美国的契科夫等等。
后世的短篇小说作家也很乐于被称为契诃夫的门徒。
契诃夫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不仅因为他高产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几乎凭借一人之力,更新了短篇小说这个文学体裁的文学地位。
在契诃夫生活的时代,19世纪末期,短篇小说并不主流,在俄国,短篇小说常常被看作“不入流的小玩意”。尽管很多著名作家都写短篇小说,但这些作品大多是试笔,或是长篇小说的构思尝试。在契诃夫之前,从来没人能凭借短篇小说跻身经典作家之列,他的出现改变了状况,契诃夫走通了一条从来不曾有人走通过的道路。
② 代表作品《变色龙》
《变色龙》, 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估计大家对这个故事一定不陌生,因为太熟悉了。
小说的内容极富戏剧性,广场上,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引发骚乱,警官奥楚蔑洛夫出场,欲要公平断案。此后一系列的滑稽情景: 一开始他摆出架势,扬言要给狗的主人-点颜色看看,但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几次变化,他的表情态度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当他最后听到人说这狗“不是将军家的,而是将军哥哥家的,” 他就立刻换了嘴脸,对那条狗赞不绝口,夸它机灵,能一口就咬破人的手指头,并声色俱厉地训斥被咬的那人说“ 我早晚要收拾你! ”,在众人的一片哄笑声中,离开了广场。
作者几乎没有写他的外貌神态,却神似地展现他的特性,夸张、精准,在短短几分钟的办案中,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诛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
作者截取这么一段小事件,以警官偶然处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廖廖几笔,就极其简练、锋利地勾勒出一个面目可憎、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形象。
在辛辣讽刺的笑声中,透着一股悲怆的现实。奥楚蔑洛夫媚上期下、专横跋扈的“走狗奴才”本性,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以自然界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改变肤色的 “ 变色龙 ” 作比喻,画龙点睛。此后, “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专指代名词,用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可耻人物,対他们来说,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
③ 深刻作品《第六病室》
契诃夫的小说,没有风花雪月的景物描写,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安排。我们来看这篇最重要的 《第六病室》。
在《第六病室》里,作者平静地叙述着骇人听闻的事实,“第六病室”住着5个精神病患者,重点交待了其中的一位病人,他们被囚禁在室内,并受着看门人粗暴地虐待。
这时一个医生来了,作为新到的院长,这个医生并不真的关心病人的疾苦,也不认为医学有用,他只是到医院例行公事,高兴时拼命加点地多工作,累了就闭门休息,读书、喝啤酒和按时吃饭,一丝不苟又昏昏噩噩。他不关心任何人,对医院内的种种弊端在心里深恶痛绝,但绝不会表露在表面上,苟且、应付、机械的每一天,
然而,契诃夫笔锋一转,让这个医生同第六病室的一位病人聊起了天,而且医生觉得病人的观点非常有意思,进而迷上了这种聊天,他在病人对他的指责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问题,于是开始反思,开始积极地探寻人生的意义,他不再迷恋读书和啤酒,他开始转变。
他的这种改变,在别人的眼里却变成了反常。人们开始认为这个喜欢和“疯子” 聊天的医生,精神也不正常。于是,他的朋友们开始为他想办法,给他治病,带他出行。最后,所谓的朋友和手下亲手把他送进“第六病室”……
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病室外部的环境:生锈的屋顶、半歪半斜的烟囱、毁坏的台阶,这里的景完全是一种悲惨阴沉的气氛。而病室里面是:腐烂的恶臭、铅灰色的地板、冰冷的铁窗、这一系列描写构成了阴冷、压抑、恐怖的气氖,令人仿佛处在一个窒息的绝望的封闭的黑黢黢的洞窟里,美好生活的一切在这里完全隔断。
这些景物描写,应衬故事的内核,定下全文的基调。
我们读着,仿佛走错了地方,疑惑起来,这是医院吗? 治病救人的地方,不该是井然有序、洁净安全,飘荡着消毒水的气味,怎么感觉像监狱,甚至比监狱还恐怖。
病人的食物也是糟糕的,每天都是白菜味的东西,如作者说“一个圈养动物的畜栏。”
《第六病室》破败的环境、肮脏的病室,五个可怜的 “ 疯子 ”,到拉京医生莫名其妙的“被疯与死亡 ” ,都令读者有着一种窒息般的难受。
谁是医生?谁是病人?谁被诊断为精神病人关在“第六病室”,一切都取决于毫无根据的偶然性。
我们很容易找到这篇小说的象征和隐喻,“病室”暗示 “俄国社会” 这个大监狱;“医院”代表公共事业;“医生”代言人类良心;“精神病人” 代表个人命运。以此为坐标,再看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契诃夫的意图很清晰,指向性也很明确。
契诃夫以第六病室为特殊存在, 揭开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腐败和无望。
我个人认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一一“拉京医生”和“病人伊万” 也表达出当时知识分子中的,那种置身混沌黑暗里的思考与觉醒。
这点通过作者巧妙安排了“疯子”伊万 同“ 健康人”拉京医生的一次次争论,借着他的话,表达了他对当时大部分俄国知识分子的不满。
伊万说:“ 你没有见过生活,根本就不了解它,而对现实,您的了解是脱离实际的。”
契诃夫不动生色地让人们从 “第六病室” 的生活中,体验到专制暴力的可怕与严重。有良知有思想、敢于直言者是“疯子” ,只有昏昏噩噩、麻木不仁者才能保全自己。
他把对 “第六病室” 的思索,引申发挥为对全人类所进行的关于人性、关于未来新生活的探索。
作品荒诞迷惑、构思巧妙、大胆创新,震慑人心,进而达到了一个更深的思想高度。为十九世纪末现实主义创作开辟了新道路。
我承认读后,有种无以名状、挥之不去的压抑和恐慌,情节荒诞中的真实让人不寒而栗。
怪不得当时 《第六病室》发表后,立即轰动了整个俄国,年轻的列宁读了这部小说,顿时“ 觉得可怕极了 ” ,觉得 “他自己好像也被关在第六病室了。”
④《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单纯的滑稽故事,到文笔巧妙、夸张幽默的讽刺小说,再到对 “ 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 的共鸣,以及以笑抵抗和面对压迫和扼杀,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写作风格和情感的变化。
我个人更喜欢是他的《套中人》,故事套故事,借猎人的口吻讲的一个故事:
希腊语教师别利科夫,被称为“套中人”,因为他一年四季都穿着棉大衣,带着雨伞,还在鞋外面套着防水的套鞋,看起来就像是被套子套进去了一样,此外,他“还极力把他的思想也装进套子”“力图给自己围上一层外壳,制造一个可以使他同人世隔绝、免受外界种种影响的套子。”
别利科夫遵循一切规矩,厌恶所有不合传统、与当局意志相违背的事物,不管看见什么,他都会说一句:“可别出什么事呀!”在他的影响下,整座小城的人都染上了“恐惧癖”,开始害怕一切。
当故事的进展像别利科夫一样让人觉得压抑的时候,讲故事的猎人话锋一转,说这个“套中人”,居然差一点娶了老婆。他迷上新来的地理教师的姐姐 一一瓦莲卡,居然动了结婚的念头。
在别利科夫和瓦莲卡的相处中,契诃夫再次运用了大量对话。在对话中,瓦莲卡不止一次发出了“哈哈哈”的大笑声,这样的笑声除了能表现这个人物开朗的性格,还会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抗“套中人”带来的压抑的放松情绪。
有一天,别利科夫看到瓦莲卡在骑自行车,很震惊不适,他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传统、有伤风化,就去跟地理教师谈话,希望纠正他和姐姐的“伤风败俗”行为。在对话中,别利科夫一遍遍地提到要向领导、校长、当局报告,“以免出什么事情”,地理教师被激怒,他愤怒地把别利科夫从楼梯上推了下去。别利科夫滚下楼梯后的狼狈相,恰好被瓦莲卡看到,于是,瓦莲卡再次发出了欢快的大笑声:“哈哈哈”。
这楼梯口的一推、别利科夫的狼狈像和瓦莲卡的大笑声,极富戏剧性,让人忍俊不禁,终于有人敢当面回击了。
这笑声结束了别利科夫的爱情,击碎了他的套子。一个月后,别林科夫死了,躺在棺材里的别利科夫似乎露出了愉快的表情,因为他终于被“装进了一个他永远不再从其中出来的套子”。
有意思的是,大家对他的死并不悲伤,周围的人仿佛从压抑中获得了自由,想到童年摆脱大人管束时的心情,“自由!哪怕有一点儿类似自由的东西,哪怕有可能自由的一线希望,就会使人的心灵生出翅膀来。”
尽管,生活很快又恢复了老样子:“一种未经政府通告禁止、但也未获得充分许可的生活继续着。”
契诃夫不愧是名医生,他知道,所有的苦闷忧郁都是身体不健康的征兆,与其沉默着压抑着,不如用笑声、用一串串爽快的大笑声去驱散痛苦、抵抗压制。 作为作家,契诃夫认识到,与恐惧对抗最好的武器就是“笑”,于是,在这个阶段,契诃夫作品的内在变得更加深刻,而作品的表层却带上了他早期标志性的幽默感。
《套中人》是契诃夫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把深刻的思想与幽默的表象结合得最好的小说。
⑤ 英年早逝,留下不朽的艺术品
契诃夫英年早逝,44岁就溘然辞世,作为医生的他并不能使自己健康长寿。出生的贫寒、命运的多舛、身体的疾病,没有阻挡他创作的坚持和热忱。
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作家能把讽刺文学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笔下,大量篇幅短小、旨意深邃、讽刺幽默的短篇小说问世,写遍了社会大众每种人,上至高高在上、炙手可热的交通部将军,下至命运悲惨的学徒;无论是唯唯诺诺、阿谀谄媚的拜官主义,还是愤世嫉俗、敢于抗争的激进派、抑或囿于一方乐土、安于现状的庄园主…… 这些微小但又性格鲜明的个体生命,凑成俄罗斯社会全貌,人间百态众生相。
我惊异于他的高产和付出,左手作家、右手医生,一边写小说一边还看病,他免费看了不少病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一直如此。所以,他是俄国作家中少有最悲悯、善良和正直的小说戏剧家。
我特别欣赏的还有,年轻时的契诃夫创作时也会不自信、否定自己,在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学大环境的影响下,尽管他会赞叹别人巨大的声誉,钦佩他们作品的优秀,但仍然坚持开拓属于自己的作品之路,不为权威而盲从。
我欣赏你,但我不模仿你。
虽然,时代已不同,但契诃夫的小说仍然值得今天的读者珍视,因为它们触及了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
例如:渴望建立合理的社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在世界上追求意义和幸福的心灵流浪等。
2021--10月 (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