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5307 熊猫
家,被喻为幸福的港湾,但事实上这“港湾”存在很多的问题,以至于有些“船只”不愿意停泊于此,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呢?
我想把《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能由此改善我们的家庭生活。
001 本书简介
《为何家会伤人》是武志红(北大心理系研究生毕业,从事临床心理研究)撰写的关于中国家庭运行机制等内容的心理学类书籍。这本书对于过度强调孝道和中国父母如何爱孩子的国度而言,算是“石破天惊”了。书中借助心理学的理论,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家庭的那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而它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所以,这是一本有用的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以及改善我们的家庭关系。
002 推荐理由
一、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婚恋观。如果你没结婚,它能告诉你跟怎样的人在一起、如何相处才能长久;如果你结婚了,它则能告诉你如何改善婚后关系。我是婚后看的,书的第一章就让我认清了自己的恋爱取向,让我明白了自己为何会跟现在的老公结婚,而且对于我现在的婚姻生活帮助也很大,很多时候,你只有认识了本我,才能改善自我,正确处理好我与他人的关系。
二、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改善亲子关系。作为新妈妈,本书对我养育孩子的帮助也是不小的,它让我知道了很多成人的心理问题都是源自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的错误而造成的,我很庆幸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么这本书也能让你认识到你与你的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对改善你们的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或许你会觉得心理学的知识有什么好学习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心理学知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是不小的,看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认清自己的很多问题,还能帮助朋友认清这些问题,甚至解决这些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快点找这本书看起来吧!书里的内容一点也不难懂,各种案例会帮助你理解晦涩的心理学知识。
003 书中主要观点
一、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其实就现在这个大环境来说,把夫妻关系置于家庭的核心还是很难的。我的平安13个月,爷爷奶奶很爱孙子,外公外婆也老说把孩子放到第一位,就连我自己也因为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开始撰写平安周记来记录孩子的成长,而且朋友圈的其他内容在有了娃后急速减少,不知不觉中我就加入了晒娃行列,说明我自己也不知不觉中就把娃放到第一位了……只是如何改变呢?书中对于改善亲密关系(夫妻关系)给了这些建议:
1、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以前,物质很匮乏,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但现在,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2、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家不是工作的延续,也不是工作的补充,家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别对待。如果你工作处理得很好,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运用工作的那一套方法,你在家中就会一样处理得很好。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将家和工作分开。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将家庭和工作分开对待,在家里奉行珍惜规则,在工作中奉行权力规则,这是解开生命中两大主题的两把钥匙。记住,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3、孩子不是你的最爱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二、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一直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其实焦虑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现象,当我有很多工作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心里也会焦虑。我们不能消灭焦虑,只能通过一些行为来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其实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关注自身的成长。书中也有这样类似的建议:
1、给孩子空间。
如果父母包办孩子的成长,什么都替孩子作决定,那么,孩子就学不会自己作决定,就学不会果断和思考。父母只有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个人空间,孩子才会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
2、关注自我成长。
很多父母其实在按照自己的理想自我塑造孩子,但如果自己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差太远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出现强烈的叛逆心,因为他会发现,父母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
3、进化爱的方式。
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父母之爱的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以前关注物质的方式中脱离出来,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
004 结束语
这本书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里面很多真实的案例都让我对中国式家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要想将书中的观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还要继续努力,撰写这篇推荐文章只是开始,整理学习我仍然在路上……